如何与我们时代的焦虑和平相处

如何与我们时代的焦虑和平相处
文/yiwen
本文系公众号“
焦虑,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情绪。
它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人际关系……
想要与焦虑和平相处,首先要对它有一定的理解,
越是能够深度理解,就越是有能力去接纳和包容,
然后,能给予最合适的回应和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2117903.jpg
-01-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这些年冒出来的名词,其实在以前我们都会用紧张、害怕、担忧来表达焦虑的感受,在熟知了“焦虑”这个抽象概括的名称后,我们需要更深度的去理解它到底包含了什么。
当自己的欲望,与周围人和环境交织,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小烦恼就从内心根部,异化成了焦虑。
简单的说,就是对未知的不可掌控的将来的恐惧。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焦虑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这是一种弥漫性的情绪感受,它会突然出现在你生活的各个方面。
说到焦虑也必须要区分清楚焦虑情绪和焦虑症。
首先,我们要明白有焦虑情绪是很正常很普遍的事情,它和其他的普通情绪一样,大可不必严正以待,不用老想着去用力赶走它,该去的时候它自己会走。
但是,如果焦虑的情绪积压过多,时间过长,就会到达病症的水平,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影响社会功能。
比如无法完成学业和工作,甚至有些人出现惊恐发作,突然昏厥等症状。
一旦有了这些影响和症状,我们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就会加大很多,容易形成恶性循坏,造成对生活的失控。此时一定要重视起来,尽快找到第三方求助。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2263598.jpg
-02-
从个体感受的角度
焦虑情绪可分为两种
(一)、能被个体和外界感受到的焦虑
在面对考试、面试、投标等压力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很快的感受到自己正在焦虑,面对这些压力时会直接产生的生理反应,如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等,
再往前到准备阶段,我们会感觉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能力下降,情绪难以控制,容易与人发生冲突等。
引起这些焦虑情绪的原因,有些我们自己知道,有些在我们潜意识里还不被觉察,但是至少我们能知道自己在焦虑。
(二)、潜意识中不被感受到的焦虑
还有一种焦虑,也没什么症状,原因就更感受不到。
有人还会生出疑虑,什么都没发生,凭什么说这焦虑?
因为,这些焦虑情绪一直在被你的行动缓解,让自己能处在一个身心平衡的状态。
比如有的人很喜欢买书,买了也不一定看,但是就是忍不住要去买,越买越多,其实就是以实物形式的占有缓解自己对知识匮乏的焦虑。
还有的人一到周末就必须进修,不是提高专业素养就是修身养性,到处上课,让自己疲惫不堪,无法忍受有空闲时间,这个行为也是用行动来防御内心的焦虑。
当然,买书也就是费点钱占点空间,老是周末去上课可能引来些家人的抱怨,能够缓解一下自身的焦虑也就罢了,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会造成一些让自己更加焦虑的后果,比如教育问题。
很多家长都会用“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而对孩子施压,表面上看觉得挺正常,让孩子多学习一点,考进名校,以后才有能力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竞争。
但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家长自身的焦虑,他会担心自己的能力没有办法一直让孩子处在一个好的环境里面,他就会把这个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去。
幼升小,小升初比高考更严峻的考验,很多孩子就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问题。
工作室的小来访者日渐增多,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症状,情绪失控、抽动症等。
细细追究下来都是家长的问题,这种时候需要家长配合做心理咨询,一旦家长的焦虑缓解了,再回馈到小孩身上,问题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为了在缓解自身的焦虑,至于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害怕什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2367548.jpg
当有些焦虑埋藏的太深,能量太强,长久存在的压抑就会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最常见就是不明原因的身体症状。
神经性皮炎,偏头痛,胃病,睡眠问题,情绪控制障碍,还有刚才我们说的惊恐发作都有可能是焦虑情绪引起。
很多人在有以上病症出现的时候,会去医院消化科、心脏科弄一个全套的检查,然而查下来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有经验的医生就会推荐此类病人去看心理科,因为这是我们最诚实的身体在发出信号:有些东西需要你的关注,长期的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2443311.jpg
-03-
焦虑本身特别的性质
(一)、焦虑的多层次性
很多时候焦虑并不是单一的,很多人会为了自己的焦虑状态而担忧,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了焦虑而焦虑,这些焦虑密密实实的层叠在一起,逐渐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有很多家长,跟孩子沟通时发现自己情绪状态很不好,但是他自己又停不下来,在一些应激状态下根本无法控制,之后就开始担心内疚,觉得自己的行为给家庭氛围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这个时候,他焦虑的内容是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太好,情绪控制不太好,而没办法关注到最开始为什么会情绪不好,这些背后的东西他察觉不到。
再比如,有个来访者来咨询室求助的原因是,开车开到一半,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他会觉得开车很危险很不可控,在这个担忧之下他不敢开车,而他的工作需要开车,这就影响到了他的职场发展。
这个时候,他的焦虑就聚焦于开车开不好怎么办?身体紧张怎么办?而通过心理咨询,咨询师需要先缓解他的表层焦虑,然后再处理他的内心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他的这个症状。
我们平时碰到的情况可能还会更复杂,很多层的焦虑,甚至平行关系的都会有。
(二)、焦虑的传染性
焦虑是如何传染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各种妈妈群、家长群,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一开始想着学龄前孩子只要玩玩就好,在群里看到别的妈妈们带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秀起了各种才艺,自己便开始焦虑起来,也忍不住给孩子施起了压;
还有在公司里,当你看到一个team里大家都在进修提升,只有你一个人按兵不动,是不是也开始焦虑了?
还有在朋友圈里看到人家晒的东西,买车买房买包包?旅游升职谈恋爱结婚生娃?都会对某些特定的人的特别情结造成刺激,然后焦虑便大幅度的产生。
这些焦虑的源头其实就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在这样的镜映之下就会越来越大。
一部分自我认同感不太强的一些人,在对比了参照物后,就会产生很强的负面情绪,焦虑就是首当其冲第一个出现的。
如果我们知道这些焦虑是传染过来的,就可以自己静下心来判断一下,区分是自己的还是外界给的,往往就能做出符合自己现状和能力的选择,不会被焦虑所淹没了。
-04-
面对焦虑我们该怎样做
所有能让自己情绪恢复,感受好的行为都是可以的。
但这其中不包括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酗酒、嗑药、自残或殴打他人,有时的确会让人感受好一些,可以暂时回避自己的痛苦根源,但这样宣泄后的内疚感又会成为一个无法被直视的痛苦根源,只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说,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放松和愉悦的爱好:运动,正念,烘培,手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此之外,想要与焦虑和平共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接纳已有的焦虑情绪和症状
针对已觉察到的焦虑,先把原因搁到一边,直接判断自己是不是正处在焦虑中。
为什么这种方法管用呢?
因为心理上的一个普遍规律:
当你陷入到一种状态,你能够抽身出来观察自己这种状态的时候,这种状态就会消失。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一句话:
你越是反抗的东西,它不仅会持续存在,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What you resist not only persists, but will grow in size.)
荣格所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当我们越是有意识的抵抗,去排除自己焦虑的时候,得到的将会是更大的焦虑。
尝试找一个机会去感受一下,如果你能时常体察到自己正在处于焦虑中,原因不重要,直接去面对你的焦虑,理解它,接纳它,做完这三步,已经可以跟焦虑和平相处了。
甚至,你可以尝试反控制。
比如前一阵子高考,很多考生考前出现了焦虑情绪,在模拟考的时候有一些焦虑发作,比如大脑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写字发抖啊之类的。
对于这样的来访者,我们肯定不会在当下挖的很深,把原生家庭、父母关系拿出来找原因并不合适。
咨询师做的最多的,就是要去教这些考生们怎么在焦虑情绪将要来或还没有来的时候,自行先去把这个情绪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每个人对自己焦虑时候的状态还是很了解的,比如会心跳加速,当你对这个很了解的情况下,你可以在考试前告诉自己准备好了,然后去呼唤它。
原本它的突如其来才会让你手足无措,而这次是你把它唤出来的,就算它来了,你也会觉得这是在你的控制下发生的,反而就不会害怕了。
再比如,某段时间感觉事情比较多,压力比较大,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状态,会让你在某个时刻突然觉得很焦躁。
就可以每天定个时间,在某个特定环境里,用意念把焦虑想象成自己的朋友一样,把它叫出来跟他对话交流,听上去有点可笑,但是建议大家试试看,说不定它带给你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方式,不要怕焦虑,不要对抗它,当你能够自如的召唤它就意味着能尝试送走它。
(二)、学会觉察焦虑源头
当我们面对一些事物时,会有莫名的焦虑情绪滋生出来,而这些情绪困扰让我们的行动和效能都受到阻碍。
说个简单的事例,在我们的职场生涯里,很多时候会遇到职业转型期,有些人就会感觉自己状态不太稳定,经常会被一些莫名的情绪所困扰,不停地怀疑自己是否能面对变动、选择是否正确……
这样的境况其实跟现实没有多大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困扰,它在不断地削弱我们的自我功能。
当我们正视了焦虑,不再停留在对于事件层面的担忧,就会明白这只是自己过往经历中的未被处理彻底的感受在作祟,其实自身能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
经过这样的梳理之后,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就会大大地加强了,这种自我效能感随着良性循环越来越强,之后和焦虑共处的能力也渐渐增强。
(三)、勇敢面对自我无法觉察的焦虑原因
最后,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去勇敢的面对自我无法觉察的焦虑原因。
当你内在有一个痛苦却不去面对它,潜意识层面你想要掩盖它逃避它,你借助各种方式,享乐发泄,抱怨指责,隔离压抑,价值补偿……
这都只会使你离自己越来越远,而那个痛苦并不会消失,它将只会越来越深入你看不见的地方,并不断以各种隐蔽的方式偷袭你,使你终究不得以安宁。
与其被它偷袭,不如早日勇敢面对。
这段话对于能明白的人,一定能听的很明白,但是如果你觉得听的不明白,这其实也能算是一件好事了。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2686510.png
后记
我们不是要把焦虑赶尽杀绝,这也不可能做到,
适当的焦虑能督促人行动,也无可厚非。
每个人焦虑程度水平都不同,
大多数都在自我功能能够控制的范围。
焦虑无处不在,但也是我们能hold住的东西,
大可不必害怕,不用严阵以待。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
去帮助自己缓解焦虑的行为,
本能的保护自己不被内心的恐惧击垮。
但对自我的不认同,才是焦虑真正可怕之处。
这个自我厌恶在潜意识中,
可能不是你自己能意识到,接纳和修通的。
所以,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它关在深处,
一旦关不住了,也不要太害怕,
只要你敢面对,就一定能与之和平相处。
精神健康的人,
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
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
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来源公号:上海山丘心理咨询工作室(shanghaishanqiuzixun)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708/1499498364481.jpg
http://mp.weixin.qq.com/s/uEq340dh6HmbCmmH1KMR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