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9%的人没掌握PPT的一键换色!

(2017-05-16 14:44:44)

99%的人没掌握PPT的一键换色!

文/杨小月PPT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1、什么是一键换色?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GIF图: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f25ace0ff7918572.gif?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模板来自KOPPT

是不是很厉害的样子?

这个效果就是一键换色:改变【主题颜色】,PPT的配色会自动改变。

2、一键换色有什么用?

某天,老板让你做一份PPT,有100多页。

刚开始,他觉得绿色好看,让你用绿色。

等做完了,老板一抽风,让你改蓝色。

想想,如果你的PPT不支持一键换色,就得变加班狗了。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51e68d0128f0fc2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没有一键换色累成加班狗

PPT的一键换色是通过【主题颜色】实现的,更改【主题颜色】就能全局修改PPT的配色。

3、如何实现一键换色?

要实现一键换色,PPT中的元素(背景、字体、形状)需要从【主题颜色】里取色。如果采用其它取色方式,则不会跟着【主题颜色】变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cac70673a4ecc746.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元素从主题颜色取色支持一键换色

上面这张图中,大家可以看到【主题颜色】里有10个固定的颜色,这10个颜色各有其用途: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374016de10ea363a.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主题颜色的用途

1)第一个和第三个颜色是文字颜色,其中第一个颜色可用于段落标题颜色,第三个颜色可用于普通文本颜色;

2)第二个颜色是幻灯片背景颜色;第四个颜色是辅助背景颜色,通常不用;

3)编号1~6的着色用于幻灯片中形状等的颜色;

4)两个超链接颜色可以不用管,设置成白色就行。

具体的使用方法看下面这张图: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9e73a4121cd0691d.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如何使用主题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个形状,如上面的四个圆形,则每个形状的配色按顺序依次取【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就行了。

4、如何自定义主题颜色?

下面教大家设计自己的主题颜色。

1)单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全部配置成单色。以清华大学的紫色为例,6个着色全部配置为紫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f9297e09629ebacc.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单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d0a9a826fc492aaa.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单色配色示例

2)双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分成3组,每组都配置成双色。以光大银行的紫色和黄色为例,6个着色配置为:紫色、黄色;紫色、黄色;紫色、黄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88ae3fa17dd2ece9.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双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4e008e2d14262925.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双色配色示例

3)三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分成2组,每组都配置成三色。以下面的红色、青色、黄色三色为例,6个着色配置为:红色、青色、黄色;红色、青色、黄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905f10d87fd6cb58.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三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b4ab4322301aad5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三色配色示例

4)四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分成2组,每组都配置成四色。以下面的青色、绿色、橙色、黄色为例,6个着色配置为:青色、绿色、橙色、黄色;青色、绿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10c231a385fb6650.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四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c5c9bfeed66e22f7.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四色配色示例

5)五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分成2组,每组都配置成五色。以红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为例,6个着色配置为:红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红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f2b2c89da9ab74d6.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五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059bbf9c1f931eba.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五色配色示例

6)六色配色

方法:把【主题颜色】中的6个着色配置成六色。如下,6个着色分别是青色、绿色、黄色、红色、紫色、蓝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f6775ab36fce9c5b.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六色配色示例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fb51815d9e3b60fc.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六色配色示例

上面的6种配色方法中,背景颜色默认为白色,段落标题和文本的颜色默认为灰色,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

5、哪里可以找到配色方案?

有了上面的方法,大家可以建立自己的【主题颜色】配色方案。但是,有很多小伙伴说,“我不会配色怎么办?”。

推荐一个神器:KOPPT。KOPPT有很多专业的配色方案,可以按颜色类别和数量筛选,下载即可使用。有了这个神器,小伙伴儿们再也不怕配色了。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1a44cef630dc0108.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KOPPT的配色方案

5、如何提高操作效率?

如果每次从选项卡选择【主题颜色】,至少要操作 “视图-幻灯片母版-颜色” 3步。所以,大家可以把【主题颜色】和【自定义颜色】两个工具设置到【快速工具栏】,提高操作效率。

点击【主题颜色】可以快速切换PPT 的把【主题颜色】,点击【自定义颜色】可以快速新建【主题颜色】。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9495fc80f9ecd699.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快速工具栏设置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83573f76080dbf14.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添加【主题颜色】到快速工具栏

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455433-00dd392bcf1530db.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


来源邀稿:杨小月PPT(简书) 公号:杨小月PPT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516/1494917056515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