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思维的高度和系统性?

(2017-03-31 15:22:29)

 

如何提高思维的高度和系统性?

文/田志刚

本文系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授权“清南”发布


学习是从点到面到体,从下到上,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但解决问题时则需要从上到下,只有这样才是系统性的思考,而这里面离不开框架思维。

01

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家娃他们班组织去荣宝斋参观,在参观前老师要求查了百度百科的介绍,在参观现场要求记录令人印象深刻的见闻,并带了相机拍照。
回来后看了小孩记录的内容,在不到200字提到了荣宝斋的大楼、匾额、楼里面的环境、木板水印等等,杂七杂八涉及到了很多个方面。
如果你去一个旅游景点,回来让你写一个说明,就这个景点进行描述,该描述什么?
估计很多人都能说出一套东西来,但这一套东西的系统性一定不高,想到那里说到那里。

感兴趣的可以在留言里面说说你的答案。

为什么说不系统呢?

本质是在我们的大脑中没有关于描述一个景点的结构:该描述什么才能比较客观的反应景点的框架。如果没有这样的结构或者说框架,只能现场想到那里就写那里,系统性一定不高!

但假如你知道任何一个景点都应该包括地理坏境、人文历史、景点景观3个维度,并能明白每个维度下面包括什么,起码在写的时候就系统很多了。


02

之前写过一篇《如何判断一个男人是否靠谱》的文章(这个文章其实是在写如何找合作伙伴、兄弟和朋友),如果用这样的标题或者关键词去百度里面搜索,一定会搜出大把的内容,但大部分内容是某个人的个人感触,有参考价值但不足以支撑人去做判断。

但当我们能够将判断的标准抽象成以下的框架的时候,就简单了很多!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331/14909449369150.jpg

当然有了这个模型你还去要再细化相应的标准,譬如那些内容可以用来判断诚实正直,哪些可以用来测量个人能力等,但有了这四个维度让你思考的时候是从上到下进行的!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从基层干起来的,做事情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从点开始,从下到上去思考、完成整个项目,但这在高手眼里就成了“脑袋里缺乏大局的观念”。

框架思考则是从上到下思考,这也是高手的的习惯。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中是用来认识和认知的,荣宝斋也好、一个景点也好甚或一家公司、一个人,当我们没有框架的时候,就不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
第二个例子中是用来判断和决策的,选择男朋友、选一支股票、选择一个学校或者专业,当你纠结的时候,很多是因为你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标准框架。
除了认知的框架、判断和决策的框架,还有方法论的框架、流程的框架等内容。

只要你有心,可以总结出许多或复杂或简单的框架来指导下一次的工作。


03

不会框架思考的人,会出现以下的状况:
第一种情况是:有一个问题交给你,你不会做。交给另一个人做完了,你却发现,他比我也牛不了什么啊?

因为他用到的方法你都会,这里面缺乏框架思考是核心原因之一。

另一种情况是,你的领导、导师或者大哥,你求助他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不一定做过,但也给了你许多指导,你觉得很有道理,背后也是他在用框架思考的方式,之前已经积累了这个问题的相关框架。


04

所谓高手和新手的差异,只不过是在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高手的头脑中不仅积累了许多细节,更有许多框架;而新手具体的细节可能是知道的,但由于学习不够、实践太少或者没有进行更一步的总结提炼,欠缺相应的框架,这样的结果就是无法全面的认知、判断、实践。
所以,高手的思考一定是框架思考。因为框架思考,他们的系统性、全局性和高度都比新手高很多。

高手不满足于细节的掌握,也不满足于做过某个事情有基本的印象,他们会有意识的去总结提炼成处理不同情境的框架,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如的拿出来。


当然,这些框架除了自己总结,也可以去学习、借鉴其他人的,经过内化成为自己的。

知识工作者的学习一定是从点开始的,弄清楚每个知识点后再去学习其他的知识点,然后连接成面和知识体系。

但许多人将这个习惯也带到了认识和解决问题上,这就本末倒置了: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框架思考,从上到下

那如何训练自己的框架思考能力呢?

第一个是要有这种意识,当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一开始就去解决问题,先系统思考从上到下的框架,去找寻前辈和他人的框架借鉴;

第二个是做完事情后要去深刻的反思,自己产生框架。起码在大脑中虚拟解决类似的问题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发现别人的框架进行对比验证(当然这不可能做一次就能总结出来)。


来源公号: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KMCenter)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上半年出版。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331/14909445133588.jpg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MDEzNTIzMg==&mid=2651909403&idx=1&sn=44eb1d4abbd47d723f8191a1d4447e4b&chksm=852531b4b252b8a2a6f4e168fd426fe71ccdf26b07c07f23f78922b38fb2c1e667c411a10fe6&mpshare=1&scene=1&srcid=03304k730wiLHkfN4USrooSN&pass_ticket=TVT6kJ5ky6KD81RvdBtp+PxuuknhHplWhgU9R8BYMdXCgt0x292W+DBj4v88cJnu#r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