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何看待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文/ferrier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诸君难道就不盼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吗?
微博上一片“养老”、“圈钱”的声音真看不下去。
以他们诺奖、图灵奖获得者的身份,去世界上哪个国家不能养老?况且,要真论养老,中国的医疗资源目前尚不如美国吧。“圈钱”的说法就更搞笑了,如果他们打算在中国建个实验室,不管多少钱政府都会买单,他们“圈钱”干嘛?养老吗?
科学家拿美国籍被说成“不爱国”,现在换成中国籍又被说成“养老”、“圈钱”,这是要他们去火星的节奏吗?
黄晓明结婚时,适逢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前者烧了几亿办婚礼,大出风头;后者辛勤耕耘、屡建功勋,却默默无闻。于是网民纷纷评论“科学家比不上艺人”、“一生努力比不上一场秀”等等,当时我这科研民工还小小地感动了下。然而今天下午打开关于“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新闻、微博的评论,满屏的“养老”、“圈钱”,我又被震惊到了。这届观众。。。
中国多几个杨振宁教授、姚期智教授等为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哪里不好吗?就算他们年纪大了不能战斗在科研一线,但他们作为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可以带来诸如学术交流、合作、人脉等资源,可以左右政府对科研的态度和投入,可以带动年轻人对科研的热爱,可以传授他们的科研经验和感悟等等,那点“养老”钱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我个人巴不得世界所有的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都跑来中国“养老”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评论区中有位清华的同学提醒:年逾古稀的姚期智教授如今仍在科研一线,而且今天还给本科生上课。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姚期智教授在十几年前就是清华的全职教授,“ 姚期智的全职回国,填补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空白:这不只是因为他无可争议的学术地位,更因为在他所从事的算法和复杂性领域,当时几乎还看不到中国国内学者的身影。”
杨振宁教授2003年就已回北京定居,从七十年代开始,为中美建交、中国的教育、科研甚至统一大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除了那段隔了五十岁的婚姻,那些说“养老”、“圈钱”的人,有多少了解杨振宁教授对物理学的贡献、对人类的贡献、对中国的贡献?
在如今各国的人才争夺战中,中国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现在两位世界级的学者放弃外国国籍加入中国,不管是为了叶落归根也好,为了身后名声也好,这都为国际顶尖人才加入中国开创了先例,正面典型一旦树立,效仿者必定纷至沓来,这就是“风向标”的作用。
贞观初年,在科举发榜那天,唐太宗带着几个内侍悄悄地来到端门前,只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长的一队,一个接着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非常高兴,对身边的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大唐盛世由此开始。
“ 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 。”
来源邀稿:ferrier(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70223/14878168657550.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99665/answer/14765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