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入社会后才明白的一些道理

(2016-11-18 14:47:04)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118/14794515584390.jpg

踏入社会后才明白的一些道理

文/余扬捷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自我介绍,大学毕业一年零五个月。
现在在广告公司上班+周末授课兼职,一年收益大概在50W+
简单来说就是如此。
那么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很多人羡慕我的收入,但是实际上来说,我觉得,是我比一般人,更早的做到了,认识高中,大学与社会之间所具有的区别。
——在高中的时候,甚至是大学的时候,很多人的成就源自于学习。

没错,就是学习成绩。
而学习成绩,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手艺人的情怀,是一种精益求精学的更好的思想,同时,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将单兵作战能力表现到极致的工种。
也正是因此,往往很多时候,现在的孩子,最擅长的,其实是研究,怎么样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怎么做到精益求精。
所以,大量的学生,还有一种闭门造车的情怀,都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但是实际上来说,这个社会,依靠的,不是所谓的单兵作战能力,而是依靠的是所谓的协同。
其实大学生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巧劲”。
没有了“巧劲”,其实一个人只能够在朴素的社会法则下成长,根本做不到野蛮成长,只能做到循序渐进,只能忍受自己的欲望,难以与自己的收入匹配。

那么我和大家说说我的故事,我也希望,我的故事,能够让你们在自己成长中,获得一定的收益。

(一)
其实对于老师老说,最辛苦的,其实是搜集资料。
特别是语文老师。
不管是搜集素材,还是评论的文章,甚至真题,以及学校的好题目,都是非常繁琐的任务。
甚至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占据了一个老师50%以上的备课时间。

那些所谓的网站,文库,只要有出售学习资料的网站上,基本上全注册一个又一个的账号,找资料之繁琐,真的是让人心力交瘁。
最麻烦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毕竟茫茫的互联网,契合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

而我和别的老师不一样。
我用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布置作业。
我会每周末给我布置一个作业——去搜索我需要的素材与内容。
比如我下周需要讲苏轼,我会叫学生自己先预习。
——在周四之前,每个人关于苏轼,找三篇真题,或者评论的文章。
必须要写自己的认识和评论,以及觉得这个文章好的原因,而最好的同学我会给予奖励。

于是,我没有花费一兵一卒,在周四的时候,我200多个学生就给我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
无论是资料的数量以及专业度还有准确性上,都远远比那些找资料找了三天的老师好太多,而且,我什么都没有做。
就一年的时间,我就远远超越了周围的那些老师,成为了当时某国内大型机构上海校区最受欢迎的语文老师。

这个就叫做借力,单兵作战,永远都比不上,众人拾柴。
找一个借口,让众生“合理”的为你服务,才是一个人,成长的智慧。

(二)
近几年打算转行。
所谓隔行如隔山。
当我想要去一个新的公司的时候,没有经验,往往很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比如今年,我想要去一个广告公司上班。
因为我自以为,自己的文案是能够有一定优势的。

但是想要踏入广告公司,其实并不容易,这个时代当中,接受一个从来没有经验的外行,无疑是一件非常离谱的事情。
因为所有公司都希望你能够快速成长,而不是白白培养给你徒添嫁衣。
然而,我成功了。然后,从小白,过了一开始最为艰涩的实习期,受到了老板的赏识与器重。

其实很简单,就是“花钱买器重”。

孔子说过一句话,叫做“举直错诸枉”。
意思就是,最快速的成长方式,是根据成功者的案例,借鉴模仿与学习
但是往往很多时候,职场的新人花费的时间,最多的,都花在试错与摸索上了。
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你又如何去工作呢?

所以对于我来说,我一开始三个月做的事情只有一件。
无所谓赚了多少钱,将自己赚的钱的大部分支出,都用在一件事情上面。
——买。

面试我在“在行”寻找了一个广告业的大牛,1200一小时,这货对我狂吹牛逼,说理念思想远景情怀,我默默点头,同时用手机录下我们之间的对话。
面试的时候,原封不动的将这些牛逼丢在hr脸上,就说这些是一个广告界小白对于广告业的观察,忽悠的面试官一愣一愣,觉得我潜力无穷,老板都惊讶,说我观察力无比牛逼。
毕竟,那些知识,都是高级的知识。

随后第一个任务是策划方法,策划寻找知乎大神@波旬 ,魔王课,动用金牌求项目解答,随后交给老板。 
老板惊呼:两个月的新人,能写出这样的策划?

随后做的,就是模仿与沿袭。
沿袭那个广告业的大牛告诉我的东西,力争将那些称之为“理念”的牛逼变为现实。
模仿波大给我的案子,第二个案子根据他给我的第一个案子进行模仿。

随后文案方面,还寻找过一些小有名气的写手,拿我工资雇佣他们帮我写东西。
随后慢慢模仿研究。
最近已经有人说我在知乎上讲的故事大有长进——之前是在是太理性干涩了。

头三个月,赚的钱不说,还每个月贴上3000-4000。
但是,老板惊呼,说我是他见过,成长最快的人。
花钱买器重,这一定是一笔,最划算的投资。

现在照着波大的案例模板,加上不时和大牛交流,我做出的策划全案,已经有模有样了。
而其实这对于我来说,只是借势罢了。

故事讲完了,我觉得你应该也听懂了。
其实高中与大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千万不要一味的以为,努力可以战胜所有的问题。
借力和借势,举直错诸枉,才是一个年轻人快速成长的必备法门。
这个,是我在25岁的年纪,没有依靠父母,收入远超同龄人,所使用的最大法门。
希望对大家的成长有所帮助。

以上


来源邀稿:余扬捷(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118/1479451499278.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71791/answer/13166659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