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你的历史知识该更新啦

(2016-11-11 10:49:43)

亲,你的历史知识该更新啦 

文/赵银龙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以下直接把结论写给大家,至于得出结论的论文,考虑到专业性就没有贴出来,这么说是想告诉大家:我不是胡说瞎扯。

 

1、三皇五帝不是人,它们本是神话中的神灵,在春秋战国时被人化了,所以,黄帝陵炎帝陵都是后人附会。

 

2、商纣王被写的那么坏,主要是周人的诽谤,据殷墟甲骨文的研究,他很可能想改革旧秩序而遭到守旧派的阻挠,然后被周人趁机灭国。

 

3、武王伐纣杀了很多人,不是孟子说的以至仁伐至不仁。孟子不相信的<尚书武成篇>,后来亡佚了,但顾颉刚考证<逸周书世俘解>就是<尚书武成篇>。

 

4、共和行政不是周公、召公一起执政,而是共伯龢一人执政,新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是明确写着。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没影的事,这是司马迁根据<吕氏春秋>写的。烽燧制度要到战国才有。

 

6、夏商周不是后代意义上的三个朝代,不是帝国,而更像是部族联合体。夏商周也不仅是前后相继的纵向关系,而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

 

7、孔子只说了五常,三纲是董仲舒加上去的。

 

8、春秋五霸也是笼统的提法,真正能左右当时全国局面的只有晋国和楚国,实际上是晋楚争霸。

 

9、秦国在战国后期才显现出来统一天下的实力,也就是在昭襄王时期。不是一进入战国就强盛了。

 

10、商鞅没有携带<法经>入秦。

 

11、吕不韦不是秦始皇的爸爸。

 

12、秦始皇姓赵,他是赢姓赵氏,秦统一后,以氏为姓,原来的姓消失,所以说姓赵。

 

13、赵高不是阉人,东汉以后宦官才全用阉人充当,他更像是家臣。

 

14、灭亡秦朝的是项羽,不是陈涉。

 

15、刘邦称沛公是用楚国的制度,楚国的县长称公。

 

16、焚书坑儒是两件事,焚书,也不是所有书都烧,坑儒主要坑的是方士。

 

17、罢黜百家主要是罢黜道家,也就是黄老之学,独尊儒术要等到汉元帝,汉武帝并不真的尊儒。

 

18、李广难封,是因为他是关西军人,汉武帝实行的是用外戚压制关西军人的策略。

 

19、昌邑王被废是因为想干掉霍光,没成,后来被宣帝封为海昏候。

 

20、王莽并没有篡位,他取代汉朝是受到大家拥护的,西汉末年有一股复古思潮,王莽成于这个思潮,也败于这个思潮。

 

21、东汉虽然也叫汉,但是确实两个不同的社会阶段,产生外戚政治的土壤是豪族社会。

 

22、曹操却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不但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还是文学家,能文能武,后来的开国帝王,少有能兼及三者的。

 

23、刘备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三国演义把他写的太好了,他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可是中山靖王有一百多个儿子,查的过来吗?

 

24、隆中对的致命错误是既要和好孙权又要占领荆州,这是不可能同时办到的事,后来关羽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

 

25、五胡乱华,主要是三胡,匈奴、鲜卑、羌。十六国也不都是胡人政权,还有汉人建立的。

 

26、隋炀帝打高丽,主要是震慑河北和辽东,失败灭国是他的后果,但不能证明他做的不对。打高丽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唐太宗接着打,一直打到高丽崩溃。

 

27、李渊不是草包,李渊的窝囊形象是李世民塑造出来的,好衬托唐太宗的伟大。

 

28、玄武门之变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李世民一党的殊死搏斗。

 

29、唐高宗很牛逼,没电视里那么懦弱,史书评价他"开边宁远,富贵宁人"。

 

30、武则天不叫武则天,可以叫她武瞾,或者媚娘,则天是她被迫退位后,他儿子给她的尊号,是个很倒霉的尊号。

 

31、无字碑,是不知道怎么评价,她既是李唐皇后,又是武周皇帝,所以就空着了。

 

32、唐玄宗时代是盛世,但是制度的调整没跟上时代,他晚年的决策是对的,但是很凄惨。

 

33、安史之乱没有把唐朝打垮,反而给唐朝重新调整的契机。

 

34、藩镇问题在宪宗时代解决了,晚唐的藩镇是黄巢之乱引起的。

 

35、五代的黑暗限于中原地区,南方比较平和。

 

36、宋代没有积贫积弱,但是宋朝没有恢复唐朝的国势倒是真的。

 

37、造成这样局面应该在宋太宗时期,这也间接导致了越南的独立。

 

38、岳飞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但是战绩没有韩世忠、余玠那么重要,宋高宗中兴南宋是不容易的。以往对宋高宗过分苛责了。

 

39、蒙古国属于世界史,元朝是中国史。

 

40、元朝的积极影响就是重新统一中国,包括西藏,如果没有它统一,中国很可能分裂成四五个国家。汉文化虽然低沉,但不绝如缕。

 

41、明朝的野蛮主要是承袭蒙元,朱元璋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也起了加强作用。建文的失败使它失去修正的机会,如果不是各种机缘出了一个张居正,嘉靖末年就亡了。

 

42、万历皇帝的抗日援朝,打败了日本的野心,这是一件影响东亚政局的事。

 

43、崇祯非亡国之君,当时袁崇焕打死努尔哈赤,后金也面临内部纷争,也想求和,如果当时能和谈,然后专心对付李自成,不一定会亡国。

 

44、史可法是个拔高的英雄,他的错误使得南明没能像东晋、南宋一样中兴。

 

45、吴三桂也有迫不得已之处,明朝已经灭亡,他不能投降李自成,只好和清军合作,晚年又反清,可以说是一代枭雄。

 

46、郑成功是个军阀,并不真心反清复明,但是拿下台湾,于民族有功。

 

47、康雍乾,雍正最重要,13年干了太多的大事,他继位是不是夺嫡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实干奠定了清朝的鼎盛。

 

48、乾隆自称天朝上国,不是骄傲,你看看他统治的版图和人民,向他朝贡的国家就知道了。他是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各种幸运,自称十全老人,并不过分。他解决了准格尔问题,从此西域成立新疆。

 

49、李鸿章没卖国,这个应该早就平反了。

 

来源投稿:赵银龙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111/14788325431164.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