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丰富的厨师分享一些日常做饭技巧
 (2016-10-26 15:39:29)
	
			
					(2016-10-26 15:39:29)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026/14774675629084.jpg
经验丰富的厨师分享一些日常做饭技巧
文/苏打汽泡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之前在一个东北和四川餐厅里学过两年多。现在为止,各式中餐已基本学会,也能出任餐厅掌勺了。时而涉猎一下西餐和摸索自创,为吃而做。
------------------------
做菜基本功很重要!基本功丰富且扎实的话,简单些的菜基本就是吃一下就会做了。
我历来非常非常重视基本功的锻炼和学习,普遍情况不钻研个半年的话,你做的菜也只是学个样子罢了。
我所说的基本功主要包括:
刀功、翻勺、火候、各类调味品功能、各类食材的预处理方法、各类食材的搭配与食材味道的关联、炸炒蒸馏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各个经典口味的做法。
这是一整套关于中餐的系统性的理念,需要经验与时间的沉淀慢慢领悟,并非一日可得。在此,我仅作为引路人为大家详细地就上述基本功逐个解说,欢迎围观探讨和吐槽。
一.刀功
会一手完美的刀法,别的不说,男生们做客丈母娘家是一项绝对的属性加成,而把刀子舞的虎虎生风的女生又怎一个帅气了得。
 
 
二.翻勺
翻勺是爆炒类菜式绝对要求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可做到随意地勾出锅中火才算是学会翻勺。不要认为不会翻勺无伤大雅,不翻勺的情况下做出的爆炒类菜式不算菜。
家用平底锅不适合练习翻勺,建议用大米和大炒勺进行练习。注意锅铲和炒勺弧度的推拉配合手腕和手肘的发力,注重找到力道把控的感觉。
三.火候
私以为,中餐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火候。与西方和中东饮食文化不同,亚洲料理讲究的是发掘食材的原味为主,酱料汤汁做辅。日韩料理剑走偏锋迈向了生吃的与炖制的漫漫长路,而中国料理则是在火候上精益求精创造了水火和食材相
结合的艺术。
青菜爆炒类注意大火高温的保持,食材入锅时既要急火,用以保证食材内部水分不会轻易渗出维持食材的口感。同时,又不可过急以致锅内温度太高冒出青烟。一般情况是小火爆出葱姜蒜香味后猛开急火倒入食材,标准现象会腾起水汽。转而适当调小火候适时翻勺制熟食材添加调味品。最后开大火根据菜式口味添加料油或红油或起锅蒜起锅醋。
 
 
 
 
 
称职的厨房师傅呢,每到一个新厨房必先尝尝灶台旁摆放的各种调味品,尝味道品咸度,看颜色辨功能。味觉和想象相联合,拿起一罐调味品,他便比较直观地知道加与不加的口味区别。一些比较常见的调味品的添加在做菜时并不需要严格遵守菜谱的要求,功能相近的调味品相互替代更是常有的事情。不要为加而加,重点在于知其功用而做选择。
 
 
 
 
 
 
 
 
 
 
甜面酱:色黑,发甜。一股甜甜的酱香味。华北经典的蒸肉里会抹上不少的甜面酱。能给肉以甜甜的酱香的同时盖住肉的腥味,又不像蜂蜜那么甜腻。本人实在是喜欢这个。世界名吃煎饼馃子酱料的主要原料就是它,你们感受一下。
果醋、米醋:和白糖一起,酸甜味菜式的哼哈二将。一般情况下白糖的甜味要稍稍压住酸味,而醋的酸味要强势地压住盐的咸味。另,需要淡淡清新爽口的菜尽可放上一点起锅醋。大火急攻时,且看那醋气升腾处爽口酸味呛满锅。
郫县豆瓣:超级咸,呛锅炒香时用,要文火炒才能把豆瓣炒香。清淡口味菜式绝对不可用。
八角大料及各类山药:祖宗级增味品。炒菜时因有料油就不需要放了。生肉过水时习惯性放上几粒。
关于调料暂时就这些,都是些比较常用的东西。其他如有疏漏欢迎指出。
五.各类食材的常规性预处理方法
所谓预处理,自然是指从买来到正式做菜前要针对该食材做的事情。根据要做的菜的种类来看变量不可谓不大。我罗列几条常见的经典的来说一说。
 
如若万不得已非要预熟处理:叶绿素及纤维含量多的蔬菜不宜过油,过水时要热水,水中加生油可以保持色泽的鲜亮:青叶类蔬菜、豆芽、芹菜、土豆等.......
高淀粉类难熟蔬菜可过油:大块茄子、大块土豆等.......
 
 
来源邀稿:苏打汽泡(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026/14774669331937.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525075/answer/128203819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