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哪些诗词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

(2016-10-09 11:35:04)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009/14759840866232.jpg

有哪些诗词的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

文/西水逐流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轻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简评: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动魄惊心,确是十分精采的一笔!

八至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简评:
       此诗首字“至”字在诗中反复出现八次,故题名“八至”。从内容上说,全诗四句,说的都是浅显而至真的道理,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富有哲理意味。从结构上说,作者设置了层云叠嶂,前三句只是个过场,主要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至亲至疏夫妻”,专在针砭世情,极为冷峻。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简评:
       这首诗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遣悲怀

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简评:

        这首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来源邀稿:西水逐流(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1009/1475983915159.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69859/answer/975445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