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总是被事情牵着走?
 (2016-09-30 14:17:46)
	
			
					(2016-09-30 14:17:46)		如何避免总是被事情牵着走?
文/老显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会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你的生活片段中:
 
月明星稀。
本来想在夜里跑跑步而后约朋友去喝喝茶,却无奈时针又习惯性的指向了深夜十一点。
 
就因为整理了几份临时工作文件,或因为处理某些不在原计划之内的事,导致夜色已深。
 
然后垂头丧气的后悔着:“该做的几件事又都没做。”
而后习惯性的叹叹气,又习惯性的安慰自己,明天再说吧。
 
似曾相识的场景,其实我也曾经被事情牵着走。
 
▼
 
上天安排每天二十四个小时给每一个人,平等却有限,除去必要的睡眠和吃喝拉撒,剩下的时间里,每个人需要处理的事情有很多且各不相同。
 
城里人越来越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
 
你看那办公室的白领们左手捧着电话,右手握着鼠标,眼睛盯着电脑屏幕,脸上挂着假意的笑嘻嘻,脑子里却在想着为人不知的心事。
 
又有多少人每天都要焦头烂额地应付堆积如山的文件、此起彼伏的电话、络绎不绝的访客。
 
面对繁杂的工作,常常败给手足无措,于是很容易被事情追得团团乱转。
人生不必过得急迫,但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的紧急?
 
既然需要紧急,我这么拼命了,为什么我一刻都没有闲着却还是有一堆堆的事情没做呢?
 
事情好像永远都做不完,或者说为什么总是被事情追赶着?
怎么办?
 
——【 
 
也许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开始办事之前没有事先做好相应的计划,我们可以尝试罗列一份相应的任务管理清单。
 
而今的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早晨五点起床,刷牙洗脸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好自己今天要做什么事情,然后把这些事情编辑成一份任务清单。
列好了计划之后就是严格执行,完成一件删除一件。
 
管理任务清单给我带来的体验是:办事效率比以前没有计划时好很多,完成好每件事情都或多或少会给自己一些成就感。
 
成就感变成动力,动力激发人的冲劲,冲劲驱使人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就是效果拔群的办事成果了。
然后良性循环。
 
用心的列出思考后的行动计划是我们从日常事务中抓住重点、直奔主题、事半功倍效果的关键。
 
办事往往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假如我们做事之前没有对自己做一个事先计划,想到哪里做哪里,那么只有被迫根据随时可能出现的事情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也就是说,自己办的事要轻重缓急,次序却是完全由别人的行动来安排的,往往本应该先做A项目却奔向了B项目,可能会使两边效果都不甚理想。
 
不做事先计划安排的一个直接后果是:极有可能我们每天想做和该做的都不小心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 
 
当我们力图把每件事都处理的很圆满,好让所有人都满意时,我们却会经常陷入某种尴尬。
被许多事情赶得筋疲力尽的人会存在这种倾向:习惯接受不必要的新义务或者杂事。
 
他们并没有认真考虑这些事情所需花费的时间,他们总是担心会得罪别人,总是习惯性去顺应别人,结果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的优先顺序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其实换个角度,当我们纠结着拿不定主意,而这件事不是当下必须去做的重要事情时,可以试试委婉而坚定的说“不”。
 
目的在于把会干扰自己宝贵自由时间的杂事迅速拒绝。
果断、干脆虽然不会让其他每个人都满意,甚至会给人造成不留情面地感觉,但至少可以在生活的某一方面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起码我们能按着自己的思路节奏来做事情。
 
——【 
 
另外,是否区分好事情的重要性与紧急性也许是我们没有考虑的。
杂乱无章意味着时间的浪费。
 
有时候我们越把东西放得条理分明,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我们就越能高效的吸纳更多的东西。
 
随着我们经常性的整理,慢慢在脑海中会自然形成条件反射,面对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先计划安排妥当。
在潜意识的助推下,很容易就分得清:哪种事情该做,该立即做,哪种事情是重要的事,但却不是急事。
 
在这种环境下,既然大脑已经帮助我们选择一件最重要的事,那我们还有理由不马上用全部的精力来解决它吗?
 
看着重要的事情按着自己的节奏一件一件被消灭,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
 
——【 
 
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珍贵,那么请细心留意自己的零碎时间,并把它充分的运用起来。
 
我是个上班族,除去朝八晚五与六小时睡眠以及三餐和零碎的放松,工作之余还有多少大块时间给我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答案是很少。
 
于是我选择用半小时分割法,即把能供自己自由使用的时间分割成数块半小时并列相应计划,而后执行。
 
真正能拥有大段时间来处理事情的时候其实很少,我们的时间总被一些小事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分成零碎的小段。
 
比如无休止的闲聊,比如刷朋友圈,比如突然的电话骚扰。
我们把这些零碎时间都加起来,就会发现有效的办事时间其实不多。
 
学会利用零碎时间的好处是:你可以随时做些费时不多但在当下显得重要的工作。
 
更重要的是,消灭或充分利用零碎时间会让自己感觉像上帝一样,因为我好像真的可以把时间拉长。
 
 
——【 
 
除了做好事先计划、区分事情的重要紧急性、把握好时间管理,做事前一定要进行理智的思考。
 
理智的处事思维是最能够锻炼我们实际应变能力。
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于是让自己的思维跟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
 
当大事小事一件一件毫无章法的袭来,你是否会烦躁不堪?
当工作受挫折或处事不顺利时,你是否会灰心丧气?
 
时间往往在这些负面情绪的诱导中悄悄流逝。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认识自己处在特定情境下出现的心理意识状态,更应该努力调整情绪来帮助自己而不是让情绪牵着自己。
 
请让我们在比较适合的情绪下进行合适的工作,在情绪最好的时候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只 看 下 面 的 总 结 又 不 去 做 就 没 意 思 了
▼
 
1、事先做好相应计划
2、对拿不定主意说不
3、事情的重要与紧急
4、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5、办事不受情绪干扰
 
来源投稿:老显
作者简介: 老显,世界500强央企上班族 / 独立作者 / 解忧答惑达人/BetterMe大本营简书特约作者。曾经是亚运志愿者、在校播音员、公文撰稿人 →热衷跑步|痴迷阅读|坚持写作|擅长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
微信公众号:老显(ID:sendychiu)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NTE0OTk2MQ==&mid=2651527586&idx=1&sn=3f6b4e89d5d47ca385c21196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