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这么讨厌挤地铁?
我为什么这么讨厌挤地铁?
文/Eugen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地铁是个可以发生很多故事的地方,或者说,在地铁中,我们常常被动地听到一些别人的故事。
不过,不管挤过多少次地铁,每次地铁车门打开,依然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和压迫感袭来。
可以预见的是:拥挤的人潮、冲撞的乘客、嘈杂的车厢……
为什么在人多的地方我们的心理会感到不适?
在城市里,坐地铁是不少人出行的一个好选择。笔者生活在日均客流量700万人次的城市中,对地铁运送旅客的便利性和不便性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地铁的方便之处不言而喻,能够在极短时间中将人从城市一端送到另一端。不方便的地方同样有很多,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或者地铁换乘站的时候,望着人潮如涌的站台,拥挤的车厢,嘈杂的乘客,偶尔还会有踩脚、抢座位、乃至身体骚扰、各种争吵……
这一切环绕在你身边并逐渐压迫,让人避无可避。所以,挤地铁时为什么经常会有压迫感?
一句话,你和陌生人的距离太近了。
心理学上的人际距离理论,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交往接触时所保持的相互间的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根据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提出了四种人际距离的概念,包括亲密距离、亲近距离、社交距离和大众距离,这些距离是不断扩大的。个体会根据和交往对方的不同亲密程度有不同的距离,可以把这个距离想象成环绕着个体身边的气泡,随着接触的人不同而改变大小。
在拥挤的地铁上,原本的人际距离无法得到保持,几种类型的划分变得模糊。社会交往的物理空间距离从远到近发生了变化,但是人际交往的心理是连贯的,短期内不会随两人的物理距离改变而改变。
个人空间气泡控制着个体之间的距离,当这一范围受到侵犯与干扰时会引起个体的不安。
换句话说,你会在意他人与自己的距离,当别人过于接近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来逃避这种近距离的不快感。
但是当狭小的空间挤满了人时,你就很难改变位置,于是就只能以对其他乘客漠不关心的态度来忍受心中的不快。这也是为什么当打开地铁车门的时候,你会看到几乎一整个车厢木然的丧尸般的脸。
挤在人堆中的焦虑与不快,作为乘客会怎么解决?
我相信,独自一人乘坐地铁时,你最常用的缓解不安的方法就是玩手机。无论使用手机的目的是与外界的沟通还是自己娱乐,这种方式都是封闭的、不与周围人互动的。
在地铁中,几乎所有乘客都试图通过划定自己范围、使用手机扩大与他人的心理空间等方式,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期待与周围乘客的交流。
实在没办法扩大与陌生人之间的物理距离的情况下,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这为我们建立了一层屏障,是保证我们心理舒适度与安全感的一种办法。
不过,在挤得连手机都掏不出的高峰期地铁车厢中,你还能做什么呢?
来源邀稿:大五人格
作者简介:Eugen,网瘾少女,心理学,爱足球,表情包,ACG。
公众号:大五人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jM5MjMzNg==&mid=2650070207&idx=1&sn=9a831363c13c555af66b7dfc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