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面对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

(2016-09-02 16:31:17)

怎样面对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

/兔子先生碎碎念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1
又到了九月,各大高校开学的时间。
最近有读者问我,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学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因此觉得迷茫失落,该怎么办?


学到不喜欢的专业,原因有不少。有些人是迫于家庭或外界的压力,在报志愿时完全由父母包办;还有些人是因为分数所限,想要去好的学校,就不得不服从调剂,于是阴差阳错进了个自己从未料想过的院系。


面对着“被父母安排”“被学校调剂”而来的专业,那感觉就好像你兴致勃勃地要去做某个电影的主角,却突然发现自己走错了片场。走错了怎么办?关键是还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每一个来找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朋友,说得最多的无非都是那几句抒情短语——
“不爽啊!”“纠结啊!”“简直了!”……

总之就是各种不满意,不快活。


2
可是抱怨也没有用呀,总要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
但凡遇到对自己专业表示不满的,我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喜欢呀?”
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因为课程太难,有的因为就业前景不好,还有的甚至因为学院里性别比例过于失调……各种理由听得多了,总难免让人嗅到几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


曾经有一次帮着朋友的弟弟做填报志愿的参谋,我问那位刚刚高考结束的小伙子对哪个领域最感兴趣,他一边低头沉浸在某款手游中无法自拔,一边哼哼唧唧地答复我说,“我也不知道额。”

 

既然不知道喜欢什么,那不妨就用排除法吧,至少别报那些自己压根不喜欢的专业。

 

可谁知道,这排除法一用,几乎把厚厚一本《志愿填报指导手册》里所有的专业,统统拒之门外了。


“不能学医呀,解剖尸体多可怕……”“不能学建筑啊,我画画最差了……”“不能学工学呀,工学是不是要学数学?我一看数学就头疼……”“我高中都学那么长时间化学了,真不想大学继续学了……”“法学是不是要背好多东西?我不太适合背东西啊……”“中文系都学些什么呀?中文谁都会讲,将来会不会就业困难呀?”……


问到最后我的耐心终于被消磨殆尽,憋了一肚子地话再也忍不住:“就好像没有哪个工作是钱多活少离家近一样,也没有哪个专业是轻松易学就业好。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不妨短视些、现实些,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如果你想要毕业后薪资优渥,那就报个职场热门的专业吧。但是,你别指望这个专业刚好还特别容易。”


同这位小伙子类似的情况,很可能不在少数。就像总有一些人,你跟他一起吃饭时,他永远不知道要点什么菜,总爱说“随便,随便”,可只要你一点菜,他就立马说出这道菜的不好来,奉劝你换一道。

 

他们总是“很不走运”地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物。只不过,即使再给他千次百次机会反悔,他依旧还是撇着嘴,说不喜欢。

 

3
出现这样的结果,个人当然难辞其咎,我们的教育模式却也有必要反思。
从小到大,我们被老师和家长耳提面命,拼尽全力考个好成绩是唯一的政治正确。十二年寒窗苦读,两朝夕高考结束。

 

走出考场之后,一下子没人再在意你背过多少古文解过多少方程式。报志愿的时候,家人亲戚朋友一窝蜂围上来审问:“你说说你喜欢什么?”
我喜欢什么?我也不晓得我喜欢什么!


在生机勃勃的社会和前路未知的人生面前,此前十八年由九门功课构建起的世界,显得捉襟见肘,不堪一击。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相比之下,那些明确了解自身喜好的孩子,总是显得“独立”“有主见”
当年报志愿的时候,高中同学智宇就是这样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当我还陷在纠结当中时,智宇已经胸有成竹地对父母说,自己喜欢金融,报志愿一定要选金融。


可是上个假期我再见到他,当年壮志在胸恨不得立刻空降华尔街的他,却变得有些颓唐。问原因,他说,直到真的进了商学院,学了金融专业,才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

 

想象中的金融,是西装革履,望着电脑屏幕上红红绿绿的股票涨幅指点江山,动动嘴皮子就有大笔的钞票入账。而实际学习中才发现,原来金融需要背这么多奇怪的定律和法条,还要掌握数不清的经济模型。“股神”永远只是个传说,现实却是推演验算了半天,最后换来一个错误的数字。

 

4
比起不明自身喜好,和错误估计自身喜好的人,那些一开始就发现“天命”的孩子,幸运得让人眼红。
如果又恰巧将天赋和专业相重叠,简直算得上人生一大乐事。
我本科时候学的是自动控制,睡在我对床的舍友还是学院里赫赫有名的大神。人家高中时就自学了C语言,大学里的理工科环境更让他如虎添翼,大一刚结束就有了自己的产品专利。羡慕不?咋能不羡慕!


而作为他舍友的我,某种程度上就是典型的“进错了专业”。作为一名程序猿,写过的文章却比写过的代码多得多。


我也曾因此事困恼许久,还跑去中国传媒大学修了第二学位。不过到后来我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当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我们总能爆发出神奇的灵感和能量,学习能力也水涨船高。而面对自己没那么喜欢的事情,我们便不再具备这种能力。


如果不是学了自动控制,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写代码,不会明白泰勒展开到底是什么,不会知道拉普拉斯变换是个什么鬼。那将是何等的缺失和遗憾?


隔壁宿舍一哥们,酷爱唱歌,我在寝室的所有时间都能听到从他那里飘来的隐约吉他声。他唱得好,唱遍了全校甚至全市。你问他为什么要学理工科而不是声乐?
他只会笑笑,“本领归本领,兴趣归兴趣,不冲突。”


若把全部生计压在毕生所爱的身上,你是否忍心?是否足够有勇气?学到自己热爱的专业,是一种幸运;没把热爱当专业,何尝不也是幸运?


你的专业只是一扇门,无论从哪里进,只要脚踏实地地走,前方就是殊途同归的世界。

 

如果你能在某个深夜,到我本科的寝室楼里逛一逛,看到绞尽脑汁码字的我,聚精会神写代码的我的对床,和隔壁抱着吉他练歌的哥们。

 

就会知道,你终将成为自己所梦想的样子。

这件事,跟你读了什么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来源邀稿:兔子先生碎碎念

作者简介:兔子先生碎碎念,时事评论,文艺风赏,生活万象。记录年轻人的故事,用年轻的视角看世界。

微信公众号:丹枫茶话(id:rabbit_story)

怎样面对自己并不热爱的专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gxOTY3Nw==&mid=2652248897&idx=1&sn=b55844c8971121f203032cfd3b547ac5&scene=1&srcid=0901STTVPrweY0fokKWd3LWb#r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