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南听稿
清南听稿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6,881
  • 关注人气:14,6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像摄影后期—磨皮

(2016-09-02 15:04:57)

人像摄影后期—磨皮

文/永年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在人像摄影后期当中,磨皮的地位并不高,但不可否认,它是进入后期殿堂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磨皮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通道计算磨皮和Portraiture等磨皮滤镜,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做出美丽漂亮诱人的皮肤。

由于各人的需求不同,我们所采用的磨皮方式也要随机应变。有人要求光滑白皙,有人要求质感丰富,没有一种磨皮方法是可以普渡众生的,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每一种磨皮方法的特性和技巧。

网上有海量的磨皮教程,每一个步骤的功能,每一种工具的使用都有详细的解释,基本操作就不再赘述了,我在这里演示一种极端案例下的高效磨皮思路。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7906805.jpg

这张图片上,人物的面部有大量雀斑,光影分布也不均匀,所以做起磨皮会非常棘手。通常我们会选择图章/修补工具将雀斑盖印掉,然后开始磨皮,再调整面部光影,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我的选择是复制一层,直接上Portraiture磨皮滤镜: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053454.jpg

Portraiture磨皮滤镜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光影的结构,如果直接使用高斯模糊/表面模糊,面部光影的明暗过渡会被破坏掉 ,所以Portraiture用起来实在是得心应手,但是只磨一次效果并不明显,那就反复进行几次,磨到雀斑脏点消失为止: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186540.png

磨到这个程度,基本已经出现雏形了,接下来需要处理的是光影和质感。

首先是刻画光影,我选择用中性灰;新建一个50%的柔光层,然后建立一个黑白调整图层,因为在黑白状态下,光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再建立一个曲线调整图层,通过不停地调整曲线的明暗,观察人物的光影结构,同时在柔光层上进行压暗或提亮,结果就是这样: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341205.jpg

使用画笔在柔光层上进行压暗或提亮时需要注意,笔刷的流量和不透明度一定要放到很小,我一般将两者都降到5%,并且随时调整笔刷的大小,因为我虽然是用中性灰的原理在做,但毕竟与中性灰磨皮是有一定差别的,我只是要使用它来刻画大光影,如果笔刷太硬,人物的面部会出现许多色斑,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增加工作难度。

这一步要消耗许多时间,但还是会比中性灰磨皮要快得多,当然,皮肤的质感也会比中性灰磨皮要逊色一些。

光影刻画完毕后,就可以进行质感提取了。根据高低频的原理,将背景图层,即原图复制一层,并将这一层至于顶层,然后选择滤镜,高法差保留,只要一个像素即可,完成后将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有人会使用亮光或者线性光,这样质感会提取得更强烈,但我还是更喜欢使用柔光,因为柔光模式下,如果你觉得质感不足,可以再复制一层或者几层,并且在每一层都可以控制它的不透明度,这样可控性会更强。这是质感提取后的效果: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472198.jpg

到这里,磨皮的工作基本算是大功告成了。接下来,需要做一些色彩微调,比如根据片子的影调风格,再压暗一些,下颚骨有掉色的地方需要提高一些饱和度,脖子再压暗一点点,如果有头发、眼睛或者其它区域不希望受到影响,可以建立一个图层组,将不想动的地方还原等等。

前后对比: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627045.jpg

这样一张比较棘手的片子,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完成了。不算快,但也不慢。看起来在质感的层面上还有所欠缺,不过鱼目混珠也算可以了。关于质感提取的环节,有些太差的片子可能会出现一些黑点和白点,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换一种方式:用杂色滤镜添加一些杂色,再用滤镜组里的纹理添加一些细纹,也可以制造出类似皮肤质地的感觉。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8858548.jpg

步骤依次是:模糊脏点-刻画光影-提取质感-细微调色

我用到了Portraiture滤镜、中性灰、高低频,三种方法混合使用达到了目的,还是那句话,方法不重要,但是,你得会。


来源邀稿:永年(知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902/14727996154413.jpg

http://zhuanlan.zhihu.com/p/222461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