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就想做个和你三观不同的人
对不起,我就想做个和你三观不同的人
文/这么远那么近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上周在留言里看到这样一条:怎么都是自动回复?我不想要自动设置的回复,麻烦给点尊重。
那时我被工作搞得焦头烂额,看到这样的信息火冒三丈,马上进行回应:有自动回复就是不尊重吗?那没有回复算什么?这样的观点闻所未闻。
发完觉得还不解恨,点击加入黑名单。
过了一会儿内心平静下来开始反省自己,好像人家也没说什么过分的话,自己意气用事冒然拉黑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我在听友群把这个事一说,结果好多人都在替我打抱不平,说这个人三观不正。让我直接拉黑了事,省得以后再起事端,看到大家正义凛然的样子,我也稍微有些放心。
后来群里的某位朋友找我私聊,她说:你既然写书做节目做平台,就是把自己展示给别人,要有用容人的气度,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对于别人最好的尊重就是允许不同的声音,并且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
这段话给予我警醒,于是我赶紧从黑名单中将评论的人拉出来,并对提醒我的听友致以感谢。
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有人不喜欢你,不是因为你多糟糕,而是你的三观和他不一样。
同理,大家喜欢你,也不是因为你的三观有多正,只是恰好,你的三观和我们一样啊。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和相处,说白了都是在和三观相处。
我曾经看过许多类似的评论,印象非常深刻的有这样一条:最后一章写了那么多遍姥爷,挚爱的亲人离世心里难过可以理解,但是写了整整四篇文章未免有些矫情,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矫揉造作的男生。
当时我就觉得菲斯所思,别说只是写了一万多字来怀念曾经和姥爷相处的时光,哪怕是写整整一本书都不为过吧。
倪萍老师还写过一本书叫《姥姥》呢?是不是更是矫情?
虽然心里恨得牙痒痒,但我也没有回复。我想,道不同不相为谋,再浪费口舌也没办法改变别人的观念,就此罢了。
以前有人问我,该怎么去改变别人的观念呢?有没有什么技巧和办法?
我回答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难以改变,观念同样也是如此。人都是如此执拗的动物,一旦认定,除非自己撞得头破血流,不吃亏是不知道自己的错。
我们总想因为几句话就改变别人,改变别人的看法甚至是三观,不管对错,只在意是否顺了自己的意。
有时我们看人待事,关键在于自己。对了自己的口味,那就是三观正,逆了自己的心思,那就是三观不正。
三观无非就是我们在评断周遭人事时所用的准则和依据,而现在很多人的三观,只看是否利己。
尽管在现代社会我们有意无意地想要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期待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用辨识度来增加自我在职场和人际中的能力。
但现实却是,在面对社会道德底线和原则问题上,你要和大众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比如之前的陈冠希骂林志玲事件,在后半程,网友一边倒地支持林志玲,到陈冠希的微博下痛骂,这时如果有人说几句替陈冠希斑驳的人,就会被键盘党群起而攻之,除了情绪激烈的辱骂外,最多用到的,就是你的三观不正!
从什么时候,和大家一样的三观,才算是正确的呢?
在遇到事情时,随大流的评论就是三观正,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是三观不正,不管这些话是否正确,多者为胜,少者为败,这是现在网络上充斥的三观之道。
可在我看来,所谓的三观正,是能够在自己独立思考之下,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
哪怕这种原则,可能不是普世的价值观,也不是人人都接受的观念,但这是个人在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得出的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三观的前提,不应该是人云亦云,也不应该是盲目跟随,而是独立、理性、原则的三者统一体。
在面对各种事物里,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言,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持赞同或反对,但表达态度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辱骂和攻击他人,也不代表你可以替别人的观点判断出真正的对错。
我们都不是法官,没有真正的决策权,你可以表达,但请别武断。
三观其实就是勇于做自己的勇气,是正直和善良的体现,这才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
每个人都不断地处于选择和决定的时刻,我们都不知道哪条路才是正确的道路,表达自我很难,说出的观点被大众接受也很难,但自我的表达,不是真的无路可走。
有人曾经对我说,勇于表达的三观路走得很累,艰难的地方在于人们的摇摆不定,但我却觉得,三观的路其实也很容易,只要你坚持做了自己,不要被周遭影响,也就算是赢了。
或许有人觉得随了大流会安全,免于自己受灾,而且大家认定的就一定是对的。
但实际上,大众所认为的对,只是符合了他们自己的需求,而且你需要分辨,哪些声音是真正的观点,哪些只是随声附和的聒噪。
网络上某个热点事件的爆出后,如果你能研究下评论就可以看出,在事件发生后的前一段事件内,人们纷纷各抒己见,都有不同的看法,可到中后期,所谓的键盘党就会占据舆论的显要位置。
宣泄、辱骂、攻击、黑白不分、混淆是非的评论随处可见,稍有不同的声音就会被攻击为三观不正。
这是网络的通病,也是一种悲哀。
其实,做朋友、处对象,人的各种交往,到最后处的都是三观,合适就在一起,不合适就一拍两散。
人们都爱给人贴标签,用各种标签来认定一个人的品行,但你要知道,无论别人身上有怎样的价值体系标签,对于你来说,都是不必的,都是不用在意的。
正是因为坚持自己非常难,所以才显得很珍贵,正是表达观念的成本太低,所以网络上大量的键盘党开始涌现,因为不用负责,也不会显得突兀。
他们在想,每个人都在骂,我多骂一句也不会死啊。
随意评论的人越多,我们整个社会的氛围就会越糟,愿意思考、求知的人越多,我们就会慢慢寻找到事情的真相。而决定这个作用的,就是你可以独立理性思考的三观。
社交网络给予人最大的便利,是允许人发声,允许你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但越是在这样包容的大环境下,就越要警惕,警惕有人别有用心,警惕自己的懒惰懈怠。
生活不会轻易地放过一个人,它只会躲在这发亮屏幕的背后,呲牙咧嘴地狞笑,看着我们在浑浑噩噩的思想里,一步步沦陷。
所以,我没办法做一个这样混沌的人,我没办法做看到别人都在骂自己也凑上去的人,我没办法做不经过思考就随大流的人,我没办法做任何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人,我没办法做一个违心的人。
对不起,我就想做个和你三观不同的人。
如果因为这样,注定要成为一个不合群的人,那真的要恭喜自己。
终于有一天,这口气,这条命,可以自己做主了。
来源投稿:这么远那么近
作者简介:这么远那么近,广告人,作家,电台主播,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古器物爱好者。出版作品多部,最新作品《不喧哗,自有声》。新浪微博@这么远那么近。公众微信ID:yuanjin041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5NzU2MA==&mid=2650073689&idx=1&sn=e3a2a2ce849a1ab3a023d75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