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保町 | 比拉面还长的是吃拉面的队伍
神保町 | 比拉面还长的是吃拉面的队伍
文/Kuma猫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https://pic2.zhimg.com/5b335c5f8137cb30509f181da9721079_b.jpg|
神保町,东京的文化中心。这个位于皇居北侧,人口不足3000的老街区,聚集着无数学校、书店和出版社。这里有学士会馆(东京大学校友会)和如水会馆(一桥大学校友会);这里有明治大学、法政大学、日本大学和共立女大;这里有海贼王、火影忍者、龙珠、灌篮高手等动漫的诞生地小学馆和集英社;这里还有三省堂的本店和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书街。传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东京轰炸时,美军也特意避开了神保町地区,为使文化不受过大的损失。这里是东京咖喱餐馆最密集的地带,被称为“咖喱激战区”。
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在神保町,最不能错过的是那些传说中的拉面店!
ラーメン二郎 神田神保町店
ラーメン二郎翻译成中文其实就是“拉面二郎”,作为英国卫报提名全球必吃50所之一、东京最富盛名的传说拉面店,由于挑战难度极高,也被称为“恐怖的上级者拉面”。即便如此,拉面二郎神保町店的门面依旧是那么的不起眼,开在一座破破烂烂的六层小楼底层,店面面积不足二十平米,在肩并肩人挤人的情况下也只能同时容纳十人同时用餐。
https://pic4.zhimg.com/7ea06646dbcfd00201ed0bedec6c7fe3_b.jpg|
但无论是简陋的环境还是狭窄的空间,都无法阻挡东京人民成群结队来吃二郎的脚步,这间店的平均排队时间在40分钟左右。无论刮风下雨,二郎的店门口永远是这样的一副场景。
https://pic2.zhimg.com/1c92e03c0f69983403e78aa1e9a49495_b.jpg|
为何二郎会被称为上级者拉面店呢,其实只要看到端上来的碗就全明白了。当你面前摆着一碗由拉面、大块叉烧、豆芽和卷心菜堆积而成的小山的时候,我想所有人内心的第一反应都是崩溃的。二郎不单分量极其恐怖,价格也要比普通拉面店低廉,500日元一碗,600日元一大碗(大盛),没有做过功课的同学绝对不会想到端上来的是这样的一盆东西。
https://pic1.zhimg.com/660d67a93d68c326b3a6fdd6e30d016c_b.jpg|
二郎的拉面使用日清制粉的硬质小麦粉制成,所以面本身比一般拉面店的要更厚、更粗糙,而且卷曲。汤头则是使用肥肉和千叶产的味增酱油一起熬制而成,配上厚切的大块叉烧。上桌时在面上加上大量的豆芽和卷心菜,用来缓解叉烧和肉汤的油腻,不过胃口小的人很可能吃完豆芽和卷心菜就已经饱了。由于分量过大而且排队的人多,所以在二郎吃得慢也会被友好提醒:“如果可以的话,麻烦您快点吃”,“没关系的,吃不完可以剩下”。有位给二郎拉面打一颗星的网友就是因为猫舌(吃不了烫的东西),十五分钟没有吃完就被赶了出来。
https://pic1.zhimg.com/299b466f26dc9771e1111cadd92f33e0_b.jpg|
最后八卦一下二郎的由来,这家店其实已经开业近50年之久了。最初1968年开业,受到了下面这张方便面海报(拉面太郎)的影响,取名“拉面次郎”。后来在一次搬家的过程中,油漆师傅把招牌上的“拉面次郎”写成了“拉面二郎”,老板懒得返工也就这么将就了。据说二郎刚开业的时候生意很不好,旁边中华料理店的老板实在看不下去,邀请二郎去店里学习。经过三个月中国餐馆的调教,以及一个北海道客人的“神秘建议”,才造就了今天二郎独特的味道。
https://pic2.zhimg.com/369f6b386cb8225e510e3386e7f54c59_b.jpg|
用心棒
同为上级者拉面的用心棒就开在拉面二郎的正对面,距离不足五米,同样简陋破旧的店面装修,可谓是二郎的姊妹店和死对头。许多慕名来吃二郎却又受不了排队的人,大多都成了用心棒的客人(这里平均排队时间为5-10分钟)。如果用一句话讲出用心棒和二郎的差别的话,那就是“贵20日元(1块多人民币),少一片叉烧”。
https://pic2.zhimg.com/cab38ee8d3f4c70fc45e84267d4c1a59_b.jpg|
漫画中对门前的场景还原度令人惊叹。店名“用心棒”不知是在向黑泽明的电影致敬,还是取了最终幻想10中召唤兽的名字。
https://pic4.zhimg.com/0f808f9ac4016f0f919bd95e2fcfb737_b.jpg|
用心棒也是我在神保町经常光顾的拉面店,由于店门口永远挂着一袋大蒜,以及拉面上醮着的厚厚的蒜泥,所以同事们经常也会把用心棒的拉面称之为“大蒜面”。
https://pic1.zhimg.com/dd39ccce94d1f2b459c986ff54fc7c38_b.jpg|
用心棒的拉面在用料方面更加极端。配菜方面只用大量的豆芽,配上两种大蒜(醮在豆芽里的蒜泥和放在汤头里的蒜蓉),以及揉成一个小圆球的辣椒酱,可以根据自己对辣度的要求搅拌开。经高人评测得出,这里的叉烧厚度为26毫米,超过了同类拉面店“千里眼”,紧跟二郎。
https://pic4.zhimg.com/057a7953f7a0821cd6903fbe507b764b_b.jpg|
当然如果吃不了辣或者不喜欢满嘴蒜味,也可以选择纯净的味增汤拉面。
https://pic2.zhimg.com/9c88bc0bbbf8080e436a26f09816b545_b.jpg|
極や
讲过二郎和用心棒之后,终于可以介绍一些入门级的拉面了,首推三省堂本店对面的極や(就先叫他极家吧)。门面和内装都是纯木质的,显得十分讲究,复古而有格调。
https://pic4.zhimg.com/445232d4506ade308a95da995a5b9c9b_b.jpg|
极家是比较正统的拉面小店,菜单远比二郎和用心棒丰富,享受拉面之余可以小酌一番。拉面的分量和味道也很正常,盐味和酱油味,配上海苔和叉烧,一碗刚好吃得饱。如果胃口特别好,这里也是一间良心的“替え玉無料”店,即可以免费多次加面。
https://pic1.zhimg.com/7ce9beab02647b5de375e1af025fdffc_b.jpg|
极家独有的特色在于,这里午饭时鸡蛋是随便吃的(卵食べ放題)。对,你没有看错,点过拉面之后小二便会拿取一小篮糖心蛋摆在你面前,示意请尽情享用。
https://pic2.zhimg.com/eb751f05a6be96fedf687612a49968c5_b.jpg|
除了秘制的糖心蛋外,这里的沾面也很有名。在日本素有拉面流和沾面流之分,虽然拉面一直是主流,但如果想要尝试更加清爽的吃法,这里的沾面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https://pic2.zhimg.com/36279c4e0a76f09bb31d703fc50a68b1_b.jpg|
哲面
哲面开在极家的对面,只隔着一条靖国通,旁边便是古书街以及三省堂的总店。虽说在食评网站上的分数远逊于上面几家,但还是值得推荐。
https://pic2.zhimg.com/781231a6ce4c708030387641db26c441_b.jpg|
有意思的是,这家哲面叫做“初代继承”,不知道究竟是原店的老板又开了一家店,还是老板的儿子开了一家店呢,总之在哲面的家族谱系上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也在高手林立的神保町占得了一席之地。
https://pic2.zhimg.com/54e4fb1752729173aa6ba6d144f51265_b.jpg|
哲面卖的也是标准豚骨叉烧拉面,据说汤头是熬制了6个小时的猪骨汤和熬制3个小时的鸡汤,再加上麻油配置而成。如果说二郎和用心棒都青睐超粗的拉面,那么哲面则走了另一个极端,这里特色品种是极细的面,同时也十分劲道甚至有几分“脆”的感觉。和传统的拉面店相比,这间初代继承也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比如下图这个虾拉面。
https://pic1.zhimg.com/81636e30e6d7f2e3595ab0693bcc4228_b.jpg|
结语:除了以上四家,胜本、面屋33也都是评价极高的拉面店,另外还有专注和牛网烧的翔山亭、精致的乌冬店丸香,更不用说激战区的咖喱店了。神保町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催生了它周边的美食,每天有无数的上班族、学生和读书人一起让这些拉面店红红火火。反过来想,也确是这些朴素而温暖的拉面店留住了形形色色背景与身份的人群,为这座城市注入平等、多元而灿烂的活力。这正是平民美食造就的神话。
来源邀稿:Kuma猫(知乎)
作者简介:专栏“日旅记”,分享日本美食与旅行小众浪漫的原创攻略,文化与建筑独辟蹊径的深度解读。微信公众号: kumamao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822/14718465854308.jpg|
http://zhuanlan.zhihu.com/p/21926848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