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上又如何

输在起跑线上又如何
文/小什锦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但凡有孩子的亲人,必三句不离她家小孩。
“xx最近要上幼儿园了,成都好一点儿的幼儿园真贵,压力好大。”
“xx老不愿意去上英语补习班,有空你帮我说说他。”
“xx这次期中数学才考73分,补习也不认真,咋整啊?”
“希望xx这次考好点,能在西安上个好点的高中。”
“xx这周真不能来吃饭啦,高二了,上海考学压力大,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忙。”
看着这些大人们每天围着孩子顺时针绕三圈,逆时针绕三圈,心里再默默念叨一句“我这么辛苦可都是为了你啊。”就不由得叹气,却不愿意多干涉一句。
知识本身可以带来幸福,但都做成压缩药品塞下去,那可就无趣了。
想来我爸妈真是落得轻松,从不操心。
他们从未干涉我的作业,因喜欢读书,往往周五自己乖乖地把作业做完,周六周天就宅在书店里。
考什么样的分,读什么样的书,喜欢什么专业,去往哪个大学。他们都不曾给过我压力。
糟糕的是我一向成绩不错,所以一直让弟弟妹妹们生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打个电话质问我爸。
我:“为啥你从小就不管我学习?”
爸:“那是你的人生,何需我干着急?”
我:“为啥不给我报辅导班学习?”
爸:“那些正统课只需你上课时好好听。”
我:“为啥你从小就相信我的自制力。”
爸:“没啥相信不相信,我只是一开始就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该怎样选择,当属你自己。”
那是我的人生,何需他干着急。
别人家的小孩上小学辅导班时,我在书店看漫画。
别人家的小孩上初中辅导班时,我在书店看漫画。
别人家的小孩上高中辅导班时,我在书店看漫画。
你说,喂,有没有搞错,看漫画并不比上辅导班高级。
嗯?你没发现其中的差距——从未花业余时间弥补“正业”,且不务正业的业余时间是自由意志的选择。
虽然未上过辅导班,但当我说新开的毛笔兴趣班好像很有趣时,我爸马上收拾手势就出门交钱去。
若干年后的毕业季,当别人家的小孩都在忙碌地投简历。
我爸问我:“弹古筝看上去很有趣,你想不想学?”
我:“爸,正经点,我毕业呢!”
爸:“就说你想去不想去吧!”
我:“想去!”
爸:“行,那咱收拾收拾,交钱去。”
从大一的第一个假期开始,周围的同学就嗅到了应届生压力,陆陆续续进入了实习期。
我给我妈打电话:“妈,我想去国外玩。”
妈:“你同学们假期咋安排?”
我:“回家的回家,实习的实习。”
妈:“哦…….那你就去玩吧。”
于是我用大学的假期跑了八个国家和地区,坐廉航,住青旅,打工换食宿,当然也接受家人的给予。
后来和同学们谈起旅行,他们满是羡慕。谈起杂书,他们空无一物。而线性代数,他们又忘光了去。
我永不奢望去改变一个人,所以别人乐意那样管教自己的孩子,那我就不多言多语。只是为那些稚嫩的孩子们叹息——从小父母就为你操碎了心,将来又会怪你不够争气,自制力缺乏,知行不合一。可他们不曾想过,这一切,或许该责怪让你一直行走在安排完美的最好轨迹,而提早放弃自由意识的独立。仿佛思想被掏空,易长成巨婴。
可我们为他做的一切,那都是因为爱啊!
我明白,我理解,所以我不责怪。可是想闲言一句——
人生并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接力,这样的话。
输在起跑线上又如何?
来源投稿:小什锦
作者介绍:小什锦,又叫魏国栋,因为小时候喜欢吃什锦味果冻。我只说我想说的,并不一定是对的。正确与否,各位心中自有定论。而你每次点开我,都是值得的。啊!人间精品小什锦!微信公众号:小什锦集(ID:xiaoshijin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