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活在谎言的社会里 | 那男女撒谎有什么不同?
总觉得自己活在谎言的社会里 | 那男女撒谎有什么不同?
文/言寺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真实世界中真的存在那么多谎言与虚伪吗?
简单的从字面上来说,的确是这样。
1996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的心理学家贝拉·迪波洛发表了一个关于人类的“丑陋面貌”的研究:每个人都会时不时的撒谎。她的实验要求参与者们每日记下他们和谁说话了,他们说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否说了实话或是撒谎了,即使是非常闲聊的谈话也要求记录。最后统计出的结论是人们每天平均撒两次谎。
2002年,马萨诸塞大学心理系的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的实验更直接,请所有参与者在身上携带一个微型录音机,记录自己一天的谈话。他的结论是60%的人在一个10分钟的谈话中至少会说一次谎言,平均是2-3次谎言。
很多数据都表明,人们的确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里。当人们的社交从现实生活中搬到网络上以后呢?
有研究表明,10%的社交网络使用者承认在网上说谎,男人说谎是为了保持一个酷酷的个人形象,女人说谎是因为害怕来自朋辈的压力。大家总爱在Facebook或Twitter上说谎,把自己的生活描述的很有趣。
三分之一的说谎者承认他们的生活如果不美化就显得太无聊了。而朋友们会发更多开心/积极/活力四射的朋友圈或新消息,这会让他们嫉妒,导致撒谎的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面对面的互动至少能提供一点非语言提示(比如眼神交流),让人们被谎言蒙骗的可能性降低。而网络作为新的沟通平台除了让人们的交流变得便捷,却也给人们的眼睛蒙上了一层雾。
为什么谎言无处不在?
人们为什么要撒谎?因为人们都倾向于保护自己。
为了避免尴尬或是负面评价,人们会变得不诚实;而现在为了保持对外塑造的虚假形象,人们同样会不诚实。有的人则是会试着掩盖他们犯的错误。无论如何,这些情况导致的谎言和虚伪都是基于人们的自我保护。
事实上很多人都是由于害怕才说谎。那么,你到底在害怕什么?
◆不想显得太脆弱
“很多时候,人们内心有一个批评家,指导人们不直接表达自己想要的或对他人的感受。你可能心里有一个警卫在时刻提醒你不要太脆弱。你可能会淡化你的情绪或者表现的好像你不在乎,因为你不想表现的像个傻瓜。”
◆对自尊心的保护
人类永远追求别人的认可和赞赏。这可能会导致人们塑造出真实身份之外的虚假形象。这种虚假的身份会促使人们说谎,不管这个虚假世界是否有随时坍塌的危险。这与人们对于自尊心的重视密不可分。
即使人们并没有创造一个新形象,大家还是想要在别人以及自己眼中有一个完美的形象。从逻辑上来说,人会杜绝任何会使自己看上去不太好的事情。
◆反射性的谎言
几乎每个人都会试着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有时这个过程会很困难——当自己无法辨别真实的自己和塑造出的自己时。相比承认真实的自己,人们更喜欢把虚构的自己当做真实的。
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会反射性的说谎来维持这种自欺欺人。而自欺欺人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严重者会永远活在自己创造的伪世界里,真正的“弄假成真”。
◆省略事实的谎言
人们为了隐藏一些重要信息时也会使用“自我保护性谎言”。这很可能会是为了维护和谐(“为什么我应该告诉我男票我无意间碰到了我前男友?”),或只是想避免伤害别人的感受。另一个会导致省略重要信息的原因在于人们试图操纵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表达友好的谎言
为了避免摩擦或是与他人友好相处,总少不了一些甜蜜小谎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遵循惯用的社交规范来回答:“我很好,谢谢”,即使我们当时not ok at all。这一类谎言也包括善意的谎言。比如说,虽然不喜欢,我们仍然会说我们喜欢他们或他们做的事儿。
男男女女撒谎有区别吗?
尽管社交中谎言无处不在,但是男人和女人的谎言是有差异的。
究竟是男人更喜欢说谎还是女人更常说谎?令人吃惊的是似乎两者都不是。二十一世纪福克斯曾做过一个调查,总结出男人更常说谎。但是这个调查的科学性仍待商榷。所以一般认为男人和女人说谎基本不分伯仲,但说谎动机却有很大区别。
“男性说谎并不比女性多,但男人说谎倾向于让自己感觉更好,而女人说谎更可能是为了让别人感觉更好。”
所以说男人撒谎更多是自吹,而女人的谎言多是恭维。
虽然每个人都会说谎,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谎言可以让别人的心情变好——比如夸一句新衣服真好看,有些谎言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不被打扰——比如选择性忽略个人的隐私。所以,不是所有的“谎言和虚伪”都是恶劣的,white
lies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我认为最可怕的是人终有一天会被自己的谎言所说服。撒谎太多,自己都要信了。俗话说,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去圆。它让你不再相信真实世界,而相信自己说的谎言,不断修改脑海中的记忆,从而让谎言取代了自己的记忆。
这是最恐怖的,还是好好呼吸真实世界的空气吧!
参考文献:
DePaulo, B., Kashy, D., Kirkendol, S., Wyer, M. and Epstein, J.
(1996). Lying in everyday life.
Feldman, R., Forrest, J. and Happ, B. (2002). Self-Presentation and
Verbal Deception: Do Self-Presenters Lie
More?.
Mueller, S. and Mueller, S. (2014).
Psychology Today. (2016).
Science, L. (2006).
Warman, M. (2013).
来源邀稿:社会学了没
公众号:社会学了没 (ID:socialor)
微博:@社会学了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UxOTIyNw==&mid=2654260388&idx=1&sn=e47f4f77499026cdb23d618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