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爸妈,但真的不想顺从他们
我爱爸妈,但真的不想顺从他们
文/曲玮玮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
自从公众号开了「来信」栏目之后,跟大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从前我一直是个温和派,希望自己的文字是春泥而非尖刀,像呢喃而非凌语。
但读了大家这么多信,我突然就理解了电台晚间节目的女主播,为什么那么毒舌那么犀利,像个绝经的老班主任一样不解人情。因为有时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啊!气不打一处来啊!
聊聊昨天收到的粉丝来信吧。
姑娘说,她从小就是那种挺乖的小孩,父母都是中学老师。她刻苦努力考上了985,想念新闻专业,但父母希望报金融这种看似更「有前途」的专业,她就委曲求全听了父母的。
读了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她并不快乐,用她的话来讲,过得比较「浑浑噩噩」。终于到毕业,她还想当记者,但是求职之前,依然打电话问了父母的建议,父母表示希望她回家在银行工作,她又心软了,虽然心有不甘,还是温顺地听从了建议。
姑娘对我说,「我好恨他们为我规划人生啊,当初都是他们让我报金融专业,让我大学抑郁了四年一事无成,现在又来干涉我的未来。」
你们以为我一定会站在姑娘这边,帮她斥责父母的顽固倔强还有强权干涉吧。
没!有!
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反而把姑娘骂了一顿!
其实她爸妈的态度并没有很强硬,还是非常明事理的,语气中只是表露了「希望」。
这件事的本质,是姑娘自己立场不坚定,对未来迷茫,对人生选择模棱两可,想反抗父母,却不敢一意孤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其实就是懦弱啊!
你想做新闻,但你连面试都没去,就先征询父母的意见。如果你先去做呢,先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让父母放心呢。几年前报专业的时候,如果你态度强硬些,如果你多去搜集一些资料,你完全可以说服父母,但是你也没有。
如今把自己塑造成受压迫的悲情角色,把对现状的所有不满都推给他们!
你这样真的合适么?
其实我理解,很多乖孩子也是想逃离束缚的。跟父母住在一起,想逃离他们的唠叨和干涉,但转念一想,那就要以后自己付房租,要天天吃外卖了,还是算了吧。
有人想逃离父母给安排的家乡稳定工作,去一线城市互联网公司,但转念又想,拼搏太累了,又要重新开始,还是算了吧。
归根到底,很多人心理上还是认为爸妈是有经验的,聪慧的,意见不可违抗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太把父母神话了。
有个结论听上去很残忍,但是也颇有道理——如果你的爸妈现在在做小生意,或者是个某个小岗位的普通人,那么二十多年前,他们可能就是班上那群最懒的同学,每天打游戏打架不学无术。
二十多年过去,他们成了你的父母。
瓦尔登湖里有一句话,不要去相信所谓长辈的经验,因为他们失败的经历同样很多。
有件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搞不明白,很多人选大学专业和找工作,不信任自己,不信任师长和同学,偏偏要信任守在县城,已经落后时代几十年,没念过大学不懂得现代生活,依然信奉稳定的爸妈?
为什么固执地相信爸妈能给出建设性意见?
跟父母之间当然有亲情,当然有爱,但这跟未来抉择是两回事啊!
可怕的是,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父母帮你选择人生,却不帮你承担后果。
我家里有个姐姐想当设计师,而家里人很反对,认为小姑娘就应该在小镇医院找个安稳的工作,结婚生子,平淡如水。天天催她毕业回家,干涉她找男朋友,要帮她相亲。
但她没理会这些,准备用实力说话,当慢慢经历独立,在社会独当一面,自然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现在她每个月给父母打钱,父母四处旅行享受生活,开始过自己的人生,再也不把那些唠叨挂在嘴边。
豆瓣有一个小组,听上去挺危言耸听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各种各样的人在控诉。
别说什么父母皆祸害,那是因为你的纵容,因为你不够坚定。祸害的源头,是你自己。当你内心足够强大,父母又何尝能成为干扰。
我妈直到现在依然经常催我考公务员,但又有什么用呢。我从小学开始就梦想做一个真正的作家,直到今天,坚持了十几年。
我已经对未来有足够把握,也愿意为了梦想无畏付出。这一刻,就算有十几个我妈在我耳边唠叨,也撼动不了我。
虽然我爱她,但不等同于顺从她。
我们长大成人,不就是为了独立吗,活成坚韧的芦苇,而非脆弱的稻草。
来源邀稿: 曲玮玮
作者简介:曲玮玮,青年作家,两届新概念一等奖得主,知乎大 V,复旦学霸。
微信公众号:曲玮玮(qvweiwei1111)
微博:@曲玮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Q2NTQ4MQ==&mid=2654118885&idx=1&sn=37526b88607f8454bc5880a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