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2016-07-30 15:18:40)

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文/王诗月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1.

最近有朋友跟我说,她不想玩朋友圈了,因为“发什么都不对”。

她随口抱怨了一句加班太累,评论里跟着就有人说:不羡慕别人工作钱多,因为别人工作强度大付出多;不羡慕别人老公好,因为别人背后的心酸自己不知道;不羡慕别人不工作有老公养,因为别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流泪……

有天她心情不太好,朋友圈里便有人劝她:女人应该怎样怎样,不嫉妒,不羡慕,做个阳光的女人之类的。

这样的句子,多半也是从某些“正能量”朋友圈里复制过来的。

必须得承认,我不爽已经很久了。

所谓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你经历的每件事,遇见的每个人,读过的每本书……都如同你吃过的每顿饭一样,日积月累,化为你的骨血,塑造出你现在的自己。

你明白的每个道理,都在漫长的时间中被不断印证,最终才是你成长的一部分。

在道理与现实之间的,应该是岁月的打磨。

因此心灵鸡汤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它跨越了这个打磨的过程,直接扔给你一个看似无比正确、实则逻辑混乱的歪理。

这类文章普遍的价值观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才是正能量——是不是很眼熟,这跟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什么区别?

真正积极的选择,应该是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考虑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你所谓的“正能量”,才是真正的消极意淫。

2.

我的性格一直比较内向,从小到大被各种人教育,你应该活泼开朗,学着外向起来,好像这才是“正确”的性格,只有这样才是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内向,自然就是“错误”的性格。

后来长大了,讲究“正能量”。偶尔小伤感一下,抱怨几句,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不要老发“负能量”;朋友圈里,也越来越“和谐”。正能量是“正确”,是励志、坚强;负能量是“错误”,是矫情、软弱。

现在流行的价值观,在教育我们应该尽量愉悦不能悲伤,应该赞扬积极鄙夷消极,在鼓励我们活泼外向、积极阳光,因为这样才是“正能量”,这样才是“正确”的。

可是啊,人不是只有正能量组成的,就好像外向不一定就是唯一正确的性格。喜怒哀乐,这些正面负面的情绪拼凑在一起,才使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再强大的人也会软弱,再自信的人也会自卑。为什么一定要克服软弱和自卑呢?因为它是“不好”的吗?

3.

更多时候,其实正是生命中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哀伤让我们深刻沉稳、悲悯让我们同情善良、恐惧让我们小心谨慎、愤怒让我们拥有底线、厌恶让我们分清是非、畏怯让我们正视内心……

正因为那些“负能量”是我们隐蔽而罕见的情感,当我们袒露它时,才会触动彼此心底的共鸣,拉近我们与亲友间的距离。

没有悲伤,快乐的意义在哪里?没有软弱,坚强的意义在哪里?没有负能量,正能量的意义在哪里?

盲目的“正能量”,通常无济于事。烧过天际的流星的确绚烂耀目,然而亘古不变的是深邃广博的幽暗天幕。

每一种“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都在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是真正接纳自己。

人生如此艰难,我们会痛苦悲伤,恰是因为正视了这一点。

我认识一个小伙,每天积极阳光得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而当有人埋怨压力太大的时候,他满脸不在乎,置他的心事不顾,直接打断他说,“这有什么”、“多大点事儿啊”。

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多少愿意跟他交心的朋友。

4.

用所谓的“正能量”筑起壁垒,把自己武装得无懈可击,隐藏那些“负能量”,难道不是一种虚伪吗?

每个人的失落、迷茫和脆弱都不是毫无缘由的,大多是各自的工作生活遇到了问题。把这些情绪一律视为“负能量”嗤之以鼻,鼓励他们“正能量”、积极阳光,其实就是不负责任——因为问题依然存在,换再多角度去看,永远无法解决。

轻易以“积极”、“消极”区别事物、以“正能量”、“负能量”划分事物、以片面的观念看待事物、以偏激的言论评判事物、以窄小的视野局限事物,这样的人,当真狭隘浅薄,可怜可叹。

这样自己受了误导还要误导别人的人,主要的问题在于看鸡汤太多而读书太少。而鸡汤的目的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使人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这正是鸡汤的荒谬所在。

讲真,趁年轻,劝你还是多读点书吧。

 

来源邀稿:有书

微信公号:有书

.讨厌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g0MTQ3OQ==&mid=2660570066&idx=1&sn=4e9ecbd68c9ff79b49c48084703dff6c&scene=1&srcid=0728YOAI7p41DYRuG6OGRdDv#wechat_redirec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