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理解陈佩斯所说的“喜剧都有一个悲的内核”?

(2016-07-20 09:49:05)

如何理解陈佩斯所说的“喜剧都有一个悲的内核”?

文/人神共奋的李刚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哭不代表悲伤。你的眼泪可以是假的,你的悲伤却总是真的。你为一部电影伤心的根本原因是,你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无奈。

1

大人逗小孩,之所以哈哈大笑,因为小孩子的所有算计、所有反应都在大人的预期之中,而他们却一点也不知道。大人享受的是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的优越感。


虽然没有恶意,其实是挺残酷的——可这也正是喜剧片让我们开心的办法之一。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6398743.jpg

“小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华府的低等下人,9527就是你的终身代号。开始做事!”

这是唐伯虎进华府的第一天,武状元对他说的一句话。这一刻,就像看一本正经过娃娃家的小朋友一样,观众心里乐开了花,知道好戏要上演了——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要、倒、霉、啦。


华府的芸芸众生不知道华安是唐伯虎,而观众是知道的,这在电影创作中,叫全知视角。


喜剧用全知视角,是让观众有“剧透”的优先权,能够“俯视”角色,像笑看红尘的高人一样,看着剧中人物被欲望所困、受贪婪驱使、为虚荣所累——能不开心吗?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649523.jpg

《唐伯虎点秋香》就是一部古装版的《逃学威龙》(反过来说也可以)。观众看华府的芸芸众生,好像大人们看“中二病”的00后:武状元是那个有点块头就冒充黑社会的“胖虎”、石榴姐是那个无自知之明的差生、二公子是那两个拿家里的钱摆阔的富二代。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6721325.jpg

而秋香,就是文艺女青年的前生——“文艺女生”。请看我们文艺女生秋香同学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插班生华安同学的:


在一个淫贱来袭的深夜,唐伯虎得知秋香竟是自己的脑残粉,得意之下背了几首自己的诗,没想到秋香立刻沉下脸:“唐伯虎的诗从你嘴里念出来,简直是一种污辱!你没有资格念他的诗,马上滚出去!”


接下来,秋香以为华安是唐伯虎的朋友,态度180度转变,但骨子里仍然鄙视这个下等奴才。


最令人吐血的是,秋香与唐伯虎成亲后,立刻甩掉“文艺女生”的面具:“噉麻将,天九,骰子花灯十五胡都是但识饭啩?”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107948.jpg

电影把华府上下老小戏弄一番之后,连唐伯虎也不放过。祝枝山被当成唐伯虎抓进华府,顺势勾引脑残粉秋香,而真正的唐伯虎在一旁却百般无奈。在这场戏中,导演让观众的“恶意”尽情释放:你不牛叉吗?你不讲义气吗?你也有今天!


在老片《三笑》(1964年版,1980年在内地公映)中,唐伯虎虽然变成了华安,举手投足却还是那个英俊潇洒的唐伯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207235.jpg

(1964版的《三笑》)

《唐伯虎点秋香》的整个故事架构虽照搬《三笑》,却把华府从书香世家变成鸡飞狗跳的菜市场。各色人物在被命运地摆布的同时却浑然不知,如脱轨的列车一般,盲目的碰撞,上演了层出不穷的尴尬。而观众在不怀好意地围观中,捧腹大笑。


当真相大白,人人得偿所愿,观众也带着满足感走出电影院(关掉DVD),顺手在豆瓣上点了个五星。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322588.jpg

(所谓点秋香,不过是丑人太多)

所以,笑不是喜剧的境界,荒谬感才是。


据说卓别林终生为抑郁症所困,他去找医生,医生建议他多看小丑演出,说:“你会忘掉那些不开心。”但卓别林说:“我就是那个让你们开心的小丑。”


所以有人说,喜剧是一种残酷的艺术。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443923.jpg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那么悲剧呢?


2

皮克斯有个SadLab(伤心实验室),出了一部短片《The Science Of Making You Cry》,讲自己怎么让观众哭。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556652.jpg

(参加影片测试的观众哭了,工作人员好开心)

然而这都是胡扯,哭不代表悲伤。你的眼泪可以是假的,你的悲伤却总是真的。你为一部电影伤心的根本原因是,你在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无奈。


在韩国影片《杀人回忆》中,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警察:朴探员,本土直觉派,查案靠深入群众走访,偶尔也拜个大神什么的,至于审案嘛,心情不好时逼供,心情好时诱供;和他相反的是苏探员,一个空降学院派,不但是推理高手,还很有司法素养,崇尚证据说话。


这就好像一个团队,既有产品开发的高手,又有客户运营的精英,还有高瞻远瞩的项目经理,有什么产品做不好呢?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671781.jpg

可惜,《杀人回忆》最终讲了一个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凶手的故事。更可恶的是,凶手明明就在身边。


找不到凶手的原因,有时候是别人不配合。


柯南附身的苏探员,已经推理出凶手的杀人方式——雨夜,在电台点一首悲伤情歌,再干坏事。可当条件符合时,当地军队却回复说没有人手,苏探员眼睁睁地看着罪恶再次发生。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806469.jpg

但找不到凶手的最终原因,竟然是自己太努力了。


观众们都相信,影片最后的那个嫌疑人肯定是真正的凶手,但苏探员却要本着《走进科学》的精神,到美国再做个DNA检验,把案子做成人民群众满意、上级领导认可的铁案。

悲剧就此发生,他最崇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他亲手抓到的嫌疑人。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7979365.jpg

(报告出来,每一个观众都想替角色骂一句:“坑爹啊!”)


前面说,喜剧就是把角色蒙在鼓里,让观众成为上帝;而在悲剧中,观众却是和角色一样被蒙在鼓里,经历内心的挣扎。


影片的最后,本土直觉派的朴探员开始相信科学办案,而学院派的苏探员,却在无情的科学面前理性崩溃,想用私刑了结这一切。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8143114.jpg

(罪恶就像这隧道,永远不知道尽头会遇到什么)


无论哪一个警察,我们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我们大学时学的专业,就业居然被淘汰了;就像亲手带我们入行的前辈,原来一直在收客户的回扣;就像我们寄予厚望的医生,最终救不了我们的亲人……


3

回头再说喜剧,那一类笑中带泪的喜剧是什么视角呢?


就是你的灵魂高高在上,俯视在命运的红尘中拼命挣扎而不自知的自己,既优越,又无奈。

当我们再来回味《麦兜故事》那段经典的台词吧: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8337800.jpg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8347609.jpg

电影的这一段,麦兜在说自己有多蠢,但这一段的可笑却并不止于此,请自行脑补下面的场面:

有加薪吗?

木有加薪。

有升职吗?

木有升职。

此时我们还没明白:怎么什么都没有啊?那总得有年终奖、公司旅游什么的吧?

然而真相就是:凡是跟薪水有关的、跟福利有关的,都木有了。


导演还怕我们渲浸在麦兜的可爱中,他索性跳出来,直接告诉我们关于这部电影的“真谛”:

“原来有些东西没有就是没有,不行就是不行,没有鱼丸,没有粗面,没去马尔代夫,没奖牌,没有张保仔宝藏。


原来愚蠢并不那么好笑,愚蠢会失败……会失望;失望,并不那么好笑;胖,也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气,有力气也不一定行。”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88486287.jpg

在《菠萝油王子》的结尾,麦炳和他的“复国军团”在悬崖边无法前进;

在《春田花花同学会》的结尾,船长割下了屁股上的肉烤熟,却发现已经没有客人了;

在《麦兜响当当》的结尾,麦兜在“顿悟”的一瞬间,感到祖先力量附身,转眼却被众小朋友一顿狂殴。


在“比你成功的人比你还努力”经典励志后面,接着的却是“所以你再努力也没有用”的残酷。


4

还是总结一下电影与观众的关系吧:

在别人的故事里,你俯视世人的欲望,这就是笑的秘密。

在别人的故事里,你看到自己的命运,这就是悲伤的秘密。


来源邀稿:人神共奋的李刚  微博:@人神共奋的李刚 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720/1468979012852.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04909/answer/10458186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