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

(2016-07-18 15:25:17)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

文/沐沐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 

我常常在想,坐在同一个办公室,看上去接受同样任务的人,实际上做的并不是同一份工作。

每一天的细微差别,拉开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大学三年级,我们的一个课程作业是做住区设计研究。

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实践上欠缺。有一项是到各个楼盘的售楼处做咨询和调研。

一般售楼员知道我们是学生没有买房的可能,直接拒绝多交流,“请”我们出去。

哪怕售楼处没有其他人咨询,她们宁愿站着发呆,也不愿意跟我们聊聊她们赖以谋生的那些商品房。

碰壁十几次,终于遇到了一个不“嫌弃”我们的售楼员。

她很漂亮,看上去很年轻,但很专业。刚说两句话就看出端倪:“你们是学生吧。”

我和同学做了自我介绍并坦诚地说明来意。

她给我们看了工牌上的名字,说可以叫她悠悠。其实名字下面还有连个字,主管。

接下来悠悠仔细给我们介绍了楼盘的相关信息,仔细讲解户型,耐心地回答我们问的每一个问题。

也会问我们一些问题,有什么意见,问我们认为哪个户型设计得好,哪个不好,有什么问题,国内哪个小区布局好,西安哪个楼盘户型设计得好等等。

我们身份不同,还是存在理解有偏差、沟通不畅的时候,她会笑着说,你们是专业的,然后换一种说法提问。

工作日的傍晚,售楼处很冷清。我们聊了两个小时,一直到她们下班。

从售楼处出来,跟我搭档的男生说:“看来悠悠这么年轻就做了主管,是有原因的。”

是啊,其他售楼员,不管男女,都不愿意做看上去没有成效的事情,认为是浪费时间。悠悠不一样,她格局更大。

别人在放空的时候,她跟不同的人,包括相关专业的学生深度交流,若能拓宽认识就当学习了,不能学到什么就全当锻炼口才,也搜集建议,时间久了,她自然比别的售楼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全面的见解。

那些不愿意跟非潜在购房客户交流的售楼员,没有做错什么。

他们更“精明”,盯着成功率更高的客户,这样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才有更大几率转化为利益。

只是他们忘记了,站着发呆的结果,并不能让他们碰到一个潜在客户就能一举拿下。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职场上,像悠悠这样随时做储备的人,不常见,也处处显示着不同。相比那些宁愿闲着也不愿意多做尝试的人,她的每一份主动提升,每一次自我修炼,都成为她职场上顺利向前、向上的垫脚石。

工作中,很多东西不是摆明明面上的。短时期的业绩,只是一个结果。中间反反复复的求解、论证的过程,才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真正契机。

通常来说,同一天入职的新员工,在培训结束,有一部分已经可以脱颖而出,有一些已经被给了差评。

都不是空穴来风。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刚入职的时候,一个前辈给我传授经验:小时候作业写太快太好,就会被同学拿来抄,结果还是一样的。工作也同理,太勤奋就会被用坏,差不多就行了。

这条“经验之谈”不知道毁了多少人。

“能者多劳”在职场中的确存在——越能干就会被安排更多的工作,承担更多的责任。别人做常规工作就好,“能者”要啃硬骨头;别人边淘宝边把工作做完了,“能者”还在苦思冥想寻找方法;临时来的任务总是分配给“能者”,省事还放心……

短期来看,“太勤快”是吃亏了,长远来看,未必。

不管被“用坏”还是被“宠坏”的员工,同样被工作绑在办公室里,谁都逃不掉。

有些人工作饱满度也就30%,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没有多少在高效工作,其他时间荒废在聊天,娱乐,以及琢磨怎么偷懒,怎么应对领导,怎么做好面子工作。

而那些“被用坏”的人,工作量饱和,同样的上班下班之间,已经在三倍速成长。

“混职场”的人,只是在原地踏步。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为什么有人升职加薪有人还在原地踏步?

为什么有人成长快的普通人连脚后跟都看不见?

除了本身的接受能力之外,更多的是工作态度和思维习惯造成的差距。

有人把工作当做小学生写作业,“布置”什么就写什么,按部就班把课本上的答案抄下来就好了,如果可以,等着别人写完了拿来抄一份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些人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不仅给出了一个可以被当做标准的答案,还钻研了中间的过程,顺便把关联的东西都掌握了,像博士生做研究一样,构思立意,假设论证,钻研透彻了才算完,随后还要跟据成果写总结。

不久以后,这部分人成了“布置作业”的人,而写作业的那部分人,还在写作业。

生命有限,职场委屈,如果抱着混职场的态度,结果只会让自己白白受苦。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每一份工作,最终回报的都是你付出时候的样子。

说到这里,借用一下西游记里的角色。

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和白龙马去西天取经,一路上斗智斗勇,斩妖除魔,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在这个团队中,看似大家都走了那么远,都承担了风险,仔细想来,沙和尚和孙悟空做的事情并不是同一件事情。

孙悟空遇事走在前面,没少挨骂,没少被念紧箍咒。唐僧被妖怪抓走的时候,总是喊着“悟空……”

沙和尚不见得没有实力,只是低调得可怕,遇事就找大师兄,找不到大师兄等二师兄。

看上去什么都无所谓,宽厚老实,实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种无情的圆滑。他深知不出头就不会惹祸,遇事不掺和,不表态,不负责。

人情世故上,沙和尚“小心使得万年船”,该开口的时候揣摩唐僧心思谨慎说,该闭嘴的时候绝对不多说一个字,该避嫌的时候能自己洗的白白的(比如偷吃人参果那集,考虑的周到极了)

沙和尚这样顶着“老好人”的巨匾走到了西天,相安无事。

但是佛祖的眼睛是雪亮的。

最后孙悟空被封了斗战胜佛,沙和尚被封了金身罗汉。

如果沙和尚想从罗汉修成佛,可不是区区十四年就能做到的。

同样,职场上大家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最后的论功行赏终究会和一路上团队成员各自的表现相匹配。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花在工作上的真功夫,从来都没有白费的。

最好的年龄,办公室混上一天又一天是赚了吗?

别人焦头烂额的时候,用葛优躺的姿态冷眼旁观,很有成就感?

岁月会在不久以后扇过来一记响亮的耳光。

混职场,到最后混的只能是自己。

公司不是学校,领导不是老师。

工作更不是写作业,潦草应对,在最后收获一个“阅”就算完了。

真正的约束在规章制度之外,真正的成长在表面工作之下,真正的功底隐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工作业绩也会说话,自我成长掺不了假,在办公桌上荒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未来。

自带驱动,才是一个员工的自我修养。

养成自觉主动的思维习惯,高效工作,主动成长,工作自然会回报给你想要的一切。

踏踏实实走过每一步,曾经花费的心思,付出的努力,一点一滴都会成为未来的勋章,牛气哄哄,闪闪发光。

来源邀稿:沐沐

作者简介:沐沐,非典型工科女,正在努力成为建筑圈最会写字的,写作圈最懂建筑的。

个人微信公众号:MU事务所(ID:mushiwusuo)。一个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公众号。

听说,工作就像写作业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wMzM2Nw==&mid=2650763362&idx=1&sn=8cc57c8a65b49f869e3b290dc259e6c2&scene=4#wechat_redirect&ADUIN=552640804&ADSESSION=1468810015&ADTAG=CLIENT.QQ.5485_.0&ADPUBNO=26574#userconsen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