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你缺少一样东西!
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你缺少一样东西!
文/佳少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2016年7月8日早上,朋友圈被一篇名为《我买好了30张机票在机场等你: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的营销文章霸屏了
今天,我要做一件事:就是现在,我准备好了机票,只要你来,就让你走。
现在是早上 8 点,从现在开始倒计时,只要你在 4 小时内赶到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机场,我准备了 30 张往返机票,马上起飞,去一个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
现在你也许正在地铁上、出租车上、办公室里、杂乱的卧室中。
你会问:我可以吗?——瞬间决定的事,才是真的自己。
这条微信经转发,「逃离北上广」再一次成为了周末的热门话题, 30 多分钟阅读数破 10 万,3 小时破百万,主发【新世相】涨粉 10万。据说仅北京机场,3个小时内就去了一万人。
无独有偶,前些天佳少接受了一位来自BAT的职场白领L小姐的在行咨询:
我独自来北京打拼,今年28岁,转眼奔30,工作稳定却没房没车没安全感。
都说三十而立,但人在北京立不起来,该怎么办?
我想在一个小的领域,有自己的一份小事业。深挖下去研究,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份事业,自己喜欢且擅长,即使加班也有愉悦感。
这份事业有自由职业的状态,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照料家庭,给未来的孩子多一些陪伴。
希望是住在天津,赚在北京。或者也可以叫赚北京的钱,在天津生活。比如可以一周来1~2次北京,接活或者开会,但是大部分时间在天津做相关的事情。
01 逃离北上广是理性选择吗?
活在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不容易。
L小姐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身在令人羡的慕BAT,照样觉得自己「三十而立」立不起来,憧憬逃离北京去过生幸福生活。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有双高,第一是房价高,第二是智商高。
什么意思?
北京的房价越来越高,冲进这座城市的青年才俊也越来越多。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总有几个人才20出头已经站在了财富和事业的巅峰;一些人30~40岁才勉勉强强贷款安家;更多人到了40~50多岁,生活依然不尽如人意。
前阵子有一部连续剧名字取得不错《北上广不相信眼泪 》,是啊,在繁华匆忙快节奏的北上广, 没有高智商没有高能力的人一定会被驱逐出去,逃离北上广折射出的正是一种理想与现实脱节的无奈与反抗。
L小姐:是不是只有顶尖的人才或者富二代才能生存,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只能等着被驱逐?
佳少:如今北京房价动辄一平米5万+,再小的住宅也不少于200万人民币。
一个24岁的大学生毕业生,如果把有房有车作为生存的必需品,只能等着被驱逐,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但三十而立不是世俗理解中的成家立业、有车有房、生活富足。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在《论语·为政》 所说「三十而立」,是指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如果不去追求高不可攀的房价,而将注意力放在都市提供的机会和生活上,你会发现:
北京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它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不管你是月挣3000的拾荒者,还是年薪百万的投行小资男。
北京是一个公平的城市,你有多大的能力,就能得到多大的物质精神收获。
北京欢迎你,北京不会驱逐你,被驱逐出去的只是不符合现状的欲望。
如果你坚信买房才能安家,才有幸福感和安全感,那么逃离北京,带着积蓄和能力回到二线城市发展就是理性的选择。
02 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
和来北上广打拼的职场人一样,L小姐当初也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心,等拥有了一份工作,刚开始会很用心很努力地做好它,一旦做熟便常有懈怠。
日复一日的高强度重复,没有带来幸福感、愉悦感,反而磨平了L小姐的斗志,熄灭了她对工作的热情。于是,她认定: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做的事情;事业是有意义,自己喜欢且擅长,即使加班也有愉悦感的事情。
L小姐:北京没有我的事业,如果这份工作还难以养家糊口,除了逃离,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佳少:你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吗?是什么?
你确定逃离北京后这个事业就能出现?
L小姐:我不知道。
佳少:罗辑思维最近有一期节目《雇主和员工的新型关系》,一个说法让我印象深刻。
当应聘者过来签约,雇主会问一个问题:「这次你打算来我们公司干几年?」
你可能会一愣:「我根本没有想过只工作几年,不是默认干一辈子吗?」
雇主听说你要干一辈子,会这样回复:「对不起,我们不招干一辈子的人。」
为什么?想干一辈子的人,是想干嘛?想养老,对吗?
所以,一个员工加入一家公司终究会离开,你是否会认真考虑【我会在这里干多少年?】
OK,你决定了:「3年吧,起码可以干3~4年。」
雇主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3年后,当你离开咱们公司的时候,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面对一份工作,我们要考虑两个问题:
❶ 打算干几年?
❷
选择一个职业有偶然性,甚至不是自己当时能左右的,但是当你从时间、收获两个维度来面对现在的工作,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等价交换:投资一段时间给公司,公司给你薪水回报和能力回报。
打个比方,你从事的是零售行业,你告诉自己【3年内,我要成为一个店长】。
那么,你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为自己成为一个店长而努力,期间你会加班,会背黑锅,会参加培训,这一切都无所谓,直到你达到一个店长的水平。
当3年过去,店长愿望实现,你不会裹足不前,你可能会告诉自己【新的3年内,我要成为一个分区经理】。
事业不会凭空出现。
没有人说眼前北京的工作一定就是你的事业,但只有在工作上不断精进,达成一个一个明确的目标,你才能越来越清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什么。
当你拥有了更多资源,拥有了更多的经验,拥有了更多的技能,价值观得到了提升,你才更有底气迎接属于自己的事业。
03
逃离北上广,其实在2010年被热炒过一次,一波职场人背起行囊,去到大理去到三亚开起了客栈,很快他们发现小城生活并不是诗和远方,还有房租、清洁、水电煤气、胡搅蛮缠的客人、隔三差五登门执法的安全检疫...
另一拨人回到老家找工作,发现二三线城市工作机会少,工资低,生活节奏慢,处处靠关系,没有人脉积累寸步难行。而且,二线城市除了房价尚可接受,其他生活成本并不低...
L小姐:我在BAT做过项目策划,做过产品运营,精通大数据分析,品牌合作和推广经验非常丰富。
凭借这些技能,我回到天津应该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只是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可能和BAT的差距较大。
佳少:很好,这说明你在北京培养出的技能是社会刚需,起码能靠它谋生。
再问一句,你是否还有其他不受地域限制的可以「变现」的能力呢?
L小姐:在进入BAT之前,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图书出版圈,我曾经是某作家的代笔,他曾经有一本书《××××》很火,其实那本书是我代笔写的。我想我有能力做一个写手。
佳少:逃离北上广,不是每个职场人都能在二三线家乡找到一份与之前职业匹配的工作,可以说大部分人之前的专业领域会毫无用处,得重头开始。
你能独立写书,是一项难得的「变现」能力,这条收入渠道一定不要荒废。
因为只要你的文字水平足够高,有媒体圈互联网圈的朋友提供机会,你都可以通过写书、写专栏、给平台投稿、甚至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来获取收入,无论你身在何处。
培养一种或几种可以「变现」的能力,并且这些能力不受地域的限制,这才是想逃离北上广的职场人最缺乏的东西!
回到正题,逃离北上广只是一种选择,无可厚非。
问题是,离开北上广,你依靠什么能力生存?你掌握了不受地域限制,且有「变现」能力的技能吗?
来源邀稿:秋叶
公众号:幻方秋叶PPT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gxNjc0MA==&mid=2650984545&idx=1&sn=56010218c5c65176d7fd04b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