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2016-07-11 10:03:58)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黄竞天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引语:情怀,从来只是商人的工具。


昨天,我的一个朋友与我绝交了,原因是一部电影,名叫《大鱼海棠》。

 

看完首映场以后,我在朋友圈发了一篇文章,《等了12年,你就给我看这个?》。很明显,我是在批判这部电影的。然而,她却对此表示反对,“就凭它的画风,我就给它满分”。因此,我点开了她的头像,向她表述了电影的缺陷:故事逻辑混乱、情感线生硬、3D效果鸡肋等等。我洋洋洒洒地数落了数百字,点了发送才发现,人家已经把我拉黑了。

 

再看朋友圈里,大多数群众已经趁着周末看完了电影,而他们的意见也颇为两极分化,不是将电影夸成花,就是将它骂成渣。有人说她看到泪崩,也有人说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光看评论,也许我们还不能说电影是否成功,但观察它的票房水平(上映两天超过1.5亿),我们可以很功利地说,这部电影已经获得了成功。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它已经成功收回投资成本(电影人也是商人,盈利是第一个考虑点);第二,同档期上映的《摇滚藏獒》(上映两天票房1500万),在票房上已经完全被压制,很难翻身了。

 

从理论上讲,这两部电影都有大投资(摇滚藏獒的投资据说达到6000万美元),两部作品都经过时间沉淀(大鱼12年,摇滚6年),都宣扬自己是正统中国风,而且都参照外国画风(大鱼日式,摇滚美式),都讲究情怀,而且摇滚还有郑钧加持,为何两者的票房收入会相差这么多?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对比去年票房异常成功,作为动漫电影当中异军突起之势的《大圣归来》,就让竞天来分析一下,《大鱼海棠》的营销成功之处,究竟在哪里?国产电影动画的成功热潮究竟是年仅一次的昙花一现还是行业朝阳?这种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如果可以,应当如何复制?

 

【一】小众包围大众

很多电影在进行营销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抓住人数最多的大众市场,但这是非常难的。第一,在于要引爆社会性的讨论,需要非常高的营销策划水平,以及雄厚资金的投入,才能带动舆论的走向;第二,在于大众的记忆周期是很短的,也许今天营销公司策划了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让大众记住,但第二天,有新的社会热点出现的时候,大众就会选择性遗忘。如果电影作品是好莱坞大片、热门IP,不差钱,当然可以这么玩,用钱砸热点,用钱砸榜单。但对于更多国产电影来说,是无法承担这样高额的营销成本的。所以,大圣和大鱼都选择了一种更加经济方法,通过引导小众发烧友的关注,来吸引大众舆论

 

观察大圣和大鱼,发现两部电影有一个相同之处,在于它们的画面都做得非常有美感,可以算是中国动画行业的领军水平。主创人员也深知这一优势,因此在创作期,他们主要走业内发烧友的圈子,在圈子中发布高水平海报、flash动画(04年版本),令发烧友和业内人士们先关注起这部作品,获得他们的圈子认同。

发烧友和业内人士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他们的圈子胜在专业,胜在专一。专业体现在逼格高一百个拥有五百粉丝的普通人唧唧歪歪说一大堆,都不如一个拥有五万粉丝的专业动漫人说的一句话来得有分量。而且他们喜欢动漫、关注动漫,只要获得他们的认可,那么不管1年还是12年,他们都会牢牢记得,而且等得越久,记得越深。因此,饥饿营销这种游戏,只能对发烧友玩

 

逼格高的小圈子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它们周边,扩散出去的二层圈子,影响一些对动漫有兴趣,但又不是太懂,时刻观察着那些核心人物从而模仿装逼的圈子。之后,影响力又传播到三层圈子、四层圈子……在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以后,它就成为一种社会新闻,从而影响主流媒体,再通过主流媒体的报道,去传达给那些根本对动漫电影毫不了解的观众,比如妈妈群体、中老年群体等,从而令这种影响力社会化。

 

通过小众来影响大众的营销手法是非常经济且有效的,但它的难点就在于,想要激起发烧友的热情,没有两把刷子还真不行。所以大鱼海棠就很聪明地展示了它的优点——画风(概念海报从几年前就开始公布);遮掩了它的缺点——叙事(预告片在上印前才公布)。而大圣归来,也一直在用国内最高水平画风、3D技术等等噱头,来吸引发烧友。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大鱼,每一帧都是一副海报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摇滚藏獒就无法做到类似效果

【二】利用观众贪嗔痴,戳中舆论G点

可以说,在制作期,大圣与大鱼的营销手法是相似的,但在影片上映以后,两者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相比较而言,社会对大圣是宽容的,组织“自来水”,自发购票、宣传。但大鱼却被骂故事狗血、逻辑混乱。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改变观众们正在主动、热切地对这两部影片进行讨论的事实。在这方面,两部影片的营销就很好地利用了社会的集体情绪

 

想要做好营销,首先要掌握人性的贪嗔痴。如果说,普罗大众都希望向专业的动漫发烧友靠近,以显示自己的逼格,是一种“贪”的话,那么,大鱼则利用明显存在缺陷的故事来引发观众的情绪落差,从而产生不满“嗔”;而大圣,则是用“情怀”、用“国产”来博取观众同情、从而产生的情绪纽带,羁绊和共鸣就是一种“痴”。不管是哪一种,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引起大众情感共鸣,引发社会舆论这里的舆论不仅仅是赞誉之声,同时也包含着骂声

我们都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骂声好过没关注。有人赞,并且持续地赞那固然是好,但若很多人骂,同时又有很多人赞,那就更好了,因为众多没有观看过电影的人,自然而然会对影片产生兴趣:这么多人骂它,又有这么多人夸它,它到底好不好看?人都是好奇的,而且舆论争辩得越激烈,他就越想用自己的眼睛去探个究竟,哪怕浪费一张电影票,回来能够加入骂战也是好的。

因此,在做电影营销的时候,不应光考虑如何让其“好”,也应该考虑如何让它“坏”。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三】大鱼能否达到大圣的高度?

这不仅是电影主创、投资人关注的,也是大量同行,甚至是亿万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所关注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回答是:很难。

理由很简单:大圣的成功,不仅仅有实力,有运气,还有一把最重要的尚方宝剑——政策。据传,当时大圣已经作为一种能够“扬我国威”的社会符号,被有关部门御赐为重点培养对象,直接发布红头文件到院线,必须保证排片场次。

虽然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营销二字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实体广告等方面,但对电影票房来说,影院的排片可是至关重要的。试想,你走入影院,所有场次都变成了大圣,你也只能选择它了……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孙大圣来势汹汹

大鱼的营销成功其实也有院线排片的功劳。据传,由于摇滚藏獒主创叶宁是由万达跳槽华宜的,因此与万达影业产生芥蒂,导致万达全线封杀了摇滚的排片,占比例13.3%的超级院线,排片占比只有可怜的0.3%。这种强权之下的不公平,观众连知都不知道(当然他们也永远不会关心)。

我们只能为资本市场的残酷剥削表示默哀。

 

但院线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若大鱼想要达到大圣的高度,必然还需要再往“高”处走。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四】普通的国产动漫电影能否模仿大鱼的营销策略

如果你手头上有一部电影要卖,而且是一部小成本国产动画电影(大多数国产电影的现状),那么你走大鱼/大圣的套路,将会:

必!死!无!疑!

首先,要打开发烧友的小圈子,是非常难的。正如前文所说,没有过硬的绘画技术,连一张像样的海报也拿不出来,怎么满足那些刁钻的发烧友?

其次,情怀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普罗大众也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珠玉在前,如果你的情怀无法超过它们(大圣投资一个亿制作,大鱼制作十二年,摇滚投资六千万美元),还要反复地去强调你所谓的情怀,那马上会被揭穿,而且当作装逼犯,死得很惨。

再次,大鱼和大圣的主要观影人群,还是80、90后,他们从小接触外国文化,看日漫和迪斯尼长大,不仅画面要求严格,对故事、逻辑也非常苛刻。在进行宣传以前,首先考虑一下,你的电影比不比得过迪斯尼,比不比得过宫崎骏。如果相差十万八千里,就不要口出狂言了。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那么,一部普通的小成本国产动漫作品,应当如何营销呢?在此,因为篇幅问题,我不多加赘述,但主要提出三点:

第一、明确受众和定位,要精不要贪,低幼就低幼,不要一上来就冲着全年龄段;

第二、画风和故事同样重要,制作和宣发同样重要,不要顾此失彼,缺了哪一个,电影都做不起来;

第三、好好整合现有资源,不管是多么小的成本、多么简陋的制作,肯定有属于自己的资源,用自己的长板,而非短板去竞争!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番外篇】大鱼海棠的故事漏洞究竟在哪里?

 

1、过于强调逼格,没有理清逻辑:

通过电影开篇时老年椿的独白,主创一开始宣扬天下:我要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全新的人间和神界。从头到尾,电影中也不断引用玄学古语,试图将电影中创造新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套上丰富的背景线索,野心可见一斑。然而,想要架构一个全新的世界,要么像指环王一样一拍就是数部,要么和宫崎骏的电影一样,将新世界的构架简单化。千与千寻就是一个妖怪世界,很单纯的妖怪世界,妖怪要吃人,人要逃出来。龙猫就是一个幻想世界,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带给你一场美梦。电影的时长毕竟有限,又要交代感情主线又要事无巨细地构筑新世界的规则,肯定会顾此失彼的。

电影中具体的例子就太多了:譬如椿第一次出发前往人类世界,母亲对她说“千万要小心,因为人类很危险”,感情投入颇丰富,但看客们却疑惑了,人类究竟危险在哪里,人类世界的危险究竟在哪里?包括后来,椿开始在养鲲,神界开始产生震荡,海水倒灌,天地崩溃,这又是为什么?养条鱼究竟怎么触犯天条了,故事也没有交代清楚……

2、感情的处理太过生硬:

椿、鲲、湫,三个人之间的感情开始得莫名其妙,发展得也莫名其妙。因为三个主角的人设都偏向青少年风格,如果这样风格的人,说出来的台词和狗血八点档或是粗制滥造的爱情偶像剧一样,是很影响观影感受的。最令人受不了的就是湫得不到椿的感情回应之时,在雪地里高喊“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云云。简直令人掉落满地鸡皮疙瘩。

参考类似人设的《千与千寻》,千寻和白龙之间的感情就是从普通的友情、恩情、患难与共的感情开始,细腻、温柔地发展成近似爱情的情感,从头到尾没有说一个爱字,但所有的互动都能直抵人心,好过反复强调“爱”,却又不能把这份感动传递给观众。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神界,so what

来源投稿黄竞天

 

作者简介:黄竞天,90后新锐作家&编剧,代表作《体面的普通人》、《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微信公众平台:上天独宠追梦人ID:EmilyHUANG301。新浪微博@黄竞天Emily。


大鱼海棠的善与恶|它的营销成功在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