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2016-07-05 13:45:34)

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文/沐沐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我这是在做真实的自己,不像有些人,一直在装。”在我的生活中,碰到一个人总是这么说,我心中会不知不觉的跟他疏远。

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做自己”的人,在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己时,“做自己”不过是“我偏不”的另外一种说法。在“我偏不”掩盖之下,刻意标榜的“做自己”往往是被扭曲的。

不讲究尊师重道,叫“做自己”,礼仪文明成了“装”;跟身份不符合的所谓个性穿衣,叫“做自己”,穿着得体成了“装”;口无遮拦满口脏话,叫“做自己”,好好说话成了“装”……

什么时候做自己演变为把自己的欲望全部的释放?见了好吃的就吃,看到好玩的就抢,一旦生活不如自己所愿,就满身的负能量和满嘴的脏话,这是你真的想要成为的自己吗?

扛着真实和做自己的幌子,在该讲礼貌的时候讲个性,在该努力的年龄讲究放荡,在承担责任的时候讲自由。一边鼓吹着扭曲的价值观,一边抵制着任何形式的“约束”和“礼仪”,利用网络的便利,不放弃任何可以攻击别人的机会。

做自己,本来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把控状态,什么时候变成了让自己生活失控的同义词?

上个世纪有一批人,“做自己”同时又赢得了我们的尊重,是因为他们再怎么做自己,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约束有加。前辈们所表现的真实的自己,是表现人生而为人,一种最理想的状态,一个不失礼仪,谈吐文雅,形象俱佳的人。这样是对自己的尊重,获得别人同样的尊重。

用更高级的标准要求自己,是一个文明人的内核。在这基础上,再选择用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实现理想,再谈论以最贴近人本性的生活,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做自己。.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李健和汪涵都是娱乐圈里的另类,有他们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他们的做自己,不仅是做自己想做并且快乐的事,而是多了很多的承担和坚持,所以赢得了尊重。

他们的做自己,从来都是在广义上自我约束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要走的路。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上坚守和钻研,生活中越单纯越好。李健说自己不是一个“歌手”,在他看来:“我相信很多音乐家还有另外的身份,但我并不建议音乐家有太多的爱好,因为时间有限,太多爱好会稀释对音乐的热情。”

汪涵在用很长的时间蛰伏,一直在学习“利用自己的职业,去传达内心想要传达的东西”,你也许记住他说过的“做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东西,最有气质的东西。”,也不要忽略他说的另一句话:“不管人也好、树也好,越想花枝招展,就越要往泥土里钻;往地下钻是痛苦孤独的,但只有这样才能蓄积养分。

真正的做自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需要一份承担的底气。在拥有这份底气之前,要花时间雕琢出自己“最有气质”的样子,然后再一步步让这个形象生动起来。

懂得坚守和退让,李健和汪涵都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家。经历过年轻时候的迂回和摸索,终于做好了事业,做好了自己,也做好的家人,把日常过的暖的像诗。.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记得曾看到一句话,拥有周边,才能拥有自己。因为做自己,从来都不是一种让人不放心的状态。也许爱你的人,会有一时的不理解,但是你要让所有人明白,你是在往前走,不是在后退。这时候,才可以骄傲的说,追求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把自己放在真真实实的生活里,考虑周围人的感受,学会让自己的内心能够平静地跟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才算是真实的自己,做一个自己愿意成为的人。

如果不遗余力的去做一个自己都讨厌的人,“做自己”的意义也无从谈起。

在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是真实,是幼稚。

前几天看到新闻上报道,刘亦菲在一次活动中,被一个男粉丝扑倒。如果这是某些人口中说的真实,我宁愿你是一个懂得克制的人,哪怕是是有些人口中的“装”。这至少说明他在变得更好的路上努力着。

小孩子在自己不知道的领域里犯错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是成年人在自己可以认知的范围内,像孩子一样任性,会把自己未来的道路越走越窄。.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做自己是保持自己心灵的纯净,不要让雨飘进了灵魂,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片泥泞里,随意翻滚。

网上流传的马云写给汪涵的几句话:三十岁之前做别人要你做的事;三十岁之后稀里糊涂学着自己做事;四十岁必须知道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五十岁的时候要考虑为年轻人做点事。

也许这几步是做自己必须要走的路,在还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候,先努力让自己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格局,耐心等待有一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判断,要做怎样的自己,如何去做。

我们在各自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各自的人生。一路走来带着纯粹的坚守,拿着一份叫做“理想”的地图,参考着前人留下的路标,不管最终能不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都会极大的丰盛了自己。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拥有真正的自己。

等到那一天,我们能不再守着自己的小世界,置身于更广阔的人生旷野时,就会发现“做自己”不是狭隘的,而是辽阔。

 

来源邀稿:沐沐

作者简介:沐沐,非典型工科女,正在努力成为建筑圈最会写字的,写作圈最懂建筑的。

个人微信公众号:MU事务所(ID:mushiwusuo)。一个有趣有用有态度的公众号。

 

.明明是“我偏不”,为什么要伪装成“做自己”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xODAwMzM2Nw==&mid=2650763288&idx=1&sn=4a9fe35ac35cf4d1f326e2e8001b9e4b&scene=1&srcid=070117leMQmQ8ErqZCAB3vJQ#wechat_redirec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