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职场能力,我有5招速胜秘籍

(2016-06-16 13:59:57)

提高职场能力,我有5招速胜秘籍

文/吴寒笛     微信公众号:吴寒笛可爱多(whdkad)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讲个笑话: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人生都是在职场上度过,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收入也都是来自于职场。但是,好笑的地方来了:


大部分人并没有花时间学习以及练习那些帮助自己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价值的技巧。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3009595.jpg

哈!哈!哈!


我知道上面的故事一点都不好笑。


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头而已。


毕竟,我是个淘气的boy。


(一秒变严肃脸)提升职场价值,其实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然而,市面上已有的职业提升理论,在我看来,没有多大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流派:


吃苦派:这一派的核心观点是:只要你足够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类似的说法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之类的。


关系派:这一派的观点是:努力不重要,业务能力也不重要,关键是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衍生的理论有“站队论”、“逢年过节送礼论”等。


读书考证派:这一派的观点是,职场遇到瓶颈了?多读书呗。职场收入不够?多考证呗。


以上这三类观点,不能说是错的,在很多情况下都有它们的合理性。


但是,它们各自都有很大的问题。


吃苦派的观点,片面强调主观意愿,否认客观方法论的作用。很多人,很多职业,干得很苦,但是收入很低,而且也不见什么涨势。比如…,算了,就不举例了,免得得罪人。


关系派的观点,对于官僚主义盛行、流动率低、任务导向性弱、政府属性强烈的单位和公司肯定是比较适用的,比如公务员系统、国企、巨型公司;但是对于其他状况,比如创业公司,比如流动率比较高的行业,比如任务导向性特别强的行业,“与领导搞好关系”跟“职场升职”之间的正相关性就没有那么强。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3279368.jpg

读书考证派的问题在于,只对初级水平的能力提升效果比较强烈。要想持续进步,更多的是需要提升解决问题的内在能力。而面对一些高级问题,书籍知识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有限,而证书也只能帮忙装点一下门面。


那么如何快速提高职场能力呢?


最具普适性的方法,还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职场价值。自己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成了一些事情,在行业内有了口碑和影响力,不管是在哪家公司工作,不管是打工还是创业,都能实实在在的占据主动。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像我这样善良正直,且有真才实学的人,肯定不会搬弄些不靠谱且没有指导性的理论来忽悠大家。


以下方法都是我多年精心总结、亲测有效、超级硬硬硬的干货哟!


1.用思维导图总结各个工作模块的框架、细节和关键路径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3452139.jpg

思维导图是一种拆解思维层次的图形工具。


用思维导图来拆分工作模块的好处是,第一,能帮你建立整体框架;第二,能帮你归纳细节;第三,你可以从中看出关键路径。


从宏观框架到微观细节你都掌握了,那么你的能力,至少是理论水平,就比别人高出一大截了。


以互联网公司的常见工作模块——新媒体运营为例。新媒体运营的工作模块,按渠道分一般可以分成:微博/微信/论坛,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往下面再细分。


比如论坛可以拆分为贴吧/行业论坛/其他等等,每一个不同的渠道对应的推广和运营方法也不一样,在某些平台上,你就需要用你的专业度赢得别人的信任,纯硬的推广是不合适的。


思维导图的拆分技巧,有几点需要注意:


a.拆分的逻辑由你定,是按目的拆分,还是按工作时间段拆分,看你自己方便。比如上文提到的微博模块:既可以按加粉/制造传播/增加粉丝信任感,也可以按内容生产/渠道投放来拆。


b.尽可能拆得细一点,对行业细节的了解决定一个人专业度的上限。


c.要在你的思维导图里面标出关键路径。别让你80%的时间花在那20%的低效工作路径上。


2.多积累行业词汇

行业词汇通常是行业特定分支、现象、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当听到或者看到不懂的行业词汇时,一定记得把它记下来,查一查什么意思。


就拿营销来说吧,弄懂4p、4c、整合营销传播、长尾理论这些初级词汇,基本也就入门了。


要是能熟练说出植田T理论,随口解释一下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的区别,旁征博引科特勒和特劳特的各种模型,那么恭喜你,说明你已经向高段位的营销人迈进了。


当然,熟悉行业词汇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装逼。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4041806.jpg

设想一下,部门开会,其他人都是口水话半天说不到点子上。轮到你一出马,噼里啪啦说出一大堆专业术语,对不对暂且不论,这专业精神的范儿估计就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下次涉及到晋升机会的时候,是不是就比其他人领先一步?!


3.多尝鲜

“多尝鲜”的意思不是让你在职场上随便去泡小妹妹或者去追小鲜肉。“多尝鲜”是指尽量多的去接触自己没接触过的业务单元,横向扩展自己的技能范围。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4207254.jpg

比如你在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帮公司发微博,发微信。那么你是不是有机会看看同部门的pr是怎么工作的呢,看看他写的稿子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和提高的地方呢;他去和媒体处关系的时候,你能不能也顺便跟媒体朋友博个交情积累一下资源;pr生病请假生孩子的时候,你能不能帮他顶一下就当提高文案水平呢?!


同时,像其他业务单元,比如活动策划等等,甚至是财务环节。


在公司规范内,你都可以多接触了解,甚至熟悉一下对应岗位的技能。不仅是将来跳槽时选择范围更广,薪水更高(因为你技能更多样,身家更高),也是为创业撬动更大蛋糕做准备。(好多创业者当年打工时不怎么“尝鲜”,导致自己独当一面时短板太多)


4.保持信息流通畅

在Stephen Covey所著《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有一个重要的提高效率的习惯是:自我更新。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4304808.jpg

对各个行业里的职场人来讲,与行业信息同步非常重要。也许你身边是年长得多的资深员工,但是只要你一直保持学习状态,加强知识的新陈代谢,很快你就有超过他们的机会,至少是在局部知识上超过他们。


信息通道包括但不限于:行业网站、行业论坛、行业微信群及你的各种内部渠道。


活到老学到老,古人诚不欺余也!


5.对于关键技能进行刻意练习

每个行业都有对应的关键技能要求,找出来,在工作和业余时间里,专门去练习这一技能。


举个例子,我在读研的时候,曾经在某品牌车(中国)总部实习。当时实习的岗位是产品经理,专门负责S-ClASS和SUV两个系列。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外企。虽然我英文不错,但是对于汽车知识懂得不多,每天面对德国老板,也听不太懂他讲的什么意思,压力非常大。


当时适逢十一长假,我花了七天时间恶补汽车知识和汽车英文,看大量汽车相关的视频和图文资料,看品牌及竞争对手官网上的内容介绍,向懂车的朋友请教,还花了一天时间,约公司邻座的德国实习生小妹妹出来玩(抱着讨教经验的目的)。


总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特别是用前文所讲的思维导图的形式拆解了所负责的两个车型S-Class和SUV的相关知识。


终于…终于,在节后被德国小妹妹的男朋友发现了….。


开个玩笑,我终于在节后跟上了工作节奏。作为一个曾经连车轱辘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车盲,最后竟然还拿了优秀实习生的称号。


所以,腾出专门的时间去练习关键技能非常重要,就像足球运动员光踢野球是不太长水平的,得到健身房里去专门练身体,得花时间专门看录像学习战术。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5614824.jpg

小结

职场能力的提升,是人生幸福的关键路径之一。


市面上已有的职业提升理论,包括吃苦派、关系派、读书考证派,没有多大作用。


用思维导图总结各个工作模块的框架、细节和关键路径。第一,能帮你建立整体框架;第二,能帮你归纳细节;第三,你可以从中看出关键路径。


多积累行业词汇,有助于快速摸透行业,还可以装专业逼。


“多尝鲜”是指尽量多的去接触自己没接触过的业务单元,横向扩展自己的技能范围。

保持信息流通畅,能够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帮助你超越资深同行。


对于关键技能进行刻意练习,能够快速提升对于行业的适应力和统御力。


对于大部分职场人来说,上面的所有方法铁定有效。阻碍大家提升的关键障碍,必然是意志力不足造成的拖延症和难以坚持。


罗伊•鲍迈斯特在他的心理学著作《意志力》里面讲: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很难在同一时间坚持多件事情,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先选取一种方法尝试一下,坚持两个月形成习惯,也看到效果了,再尝试其他办法。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有美好的职业前景,感谢阅读,各位加油!


来源投稿:吴寒笛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616/146605719225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