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何不忘了年龄这回事?

女人们,何不忘了年龄这回事?
文/陈雨叚
不得不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女人来说,年龄就像压在头顶的一座大山,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大山也在不断升高它的海拔。直到你喝下一种叫做婚姻的传说中的万能神药,这座大山才会倏然消失,当然了,接下来你可能还要迎接的是生娃这座山,哦,还有可能离婚这座山,等等。我们的人生就是要翻越一座一座的山峰呀,谁说不是呢。
问题是大多数人认为婚姻好像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和灵药,今天的中国就沉浸在这样一种婚姻万能论里。
只要结了婚,工作瓶颈不算什么,人际冷漠隔阂不算什么,心理过度承重的压抑不算什么,生活局限带来的惶惑绝望不算什么,好像我们通过有丈夫、有孩子、有家庭这样表象的完整就能忽略一切自我承受与发展局限对人心理精神造成的困扰甚至痛苦。事实上,婚姻后带来的龌龊囹圄远比寻求婚姻的过程更加艰难。
不可否认,丈夫、孩子、家庭,会带来很多快乐,满足,幸福。但明显这些不会是生活的全部。在相对论的另一面,我们有烦躁、失望、压抑、麻木、厌恶,这些情绪会通过不同的事被触发,它们是生活的内容,没有人可以幸免。
可偏偏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些。意识不到婚姻不是万能药,不是人生终点,它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更加复杂的考验的开始,此去人生还很长。
这里关键不在于婚姻与否的问题,而是在于何时婚姻,这个问题给女人因年纪增长而带来近乎变态的凌迟。今天的中国很着急,什么都很快,人生也很快,对于女人来说就更急了,30岁之前还嫁不出去,人生都完了,可不是可怕万分么。好像,只要一旦结了婚,人生就尘埃落定了,一切都不再是事儿了。为什么单身与非单身,已婚与未婚不被视为人生常态,而是森森的恶意?婚姻真的没有那么万能,人生和生活远比这个复杂得多,丰富得多。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504/1462344615428.jpg
婚姻万能论如此广受推崇,不排除根深蒂固老观念的强势,却可悲的是不少女性毫不觉受害者身份还在充当传播和强化观念的帮凶,我们时不时可见有年轻女人也急不可耐的把自己贴上标签,有时在朋友圈看到一个25岁的姑娘就在感叹要变成剩女了,真的分分钟想拉黑的节奏。拜托,25岁多么美好的年纪,可不可以不要听到26岁后还单身就自诩剩女,30岁后还单身就觉得人生已经无望的论调。即使到了30岁40岁,那一样是美好的年纪。
观念已如此偏颇,不少女性还自甘带上刑具。欧洲有超过50%的人单身,一点没见世界坍塌。西方女人40岁60岁还在谈恋爱也常属正常。头一阵很热的47岁离婚的邓文迪的恋爱绯闻,一时朋友圈里“真正强大成功的女人该当如此”的鸡汤风靡一时,女性朋友们争相传诵,可若要她也这样40多岁还离婚,她却是绝不愿成为其中一员的。看,这就是今天流行的精神、觉知都已高度非常而现实行动里却少有“堂吉诃德”的一种怪象。如果30岁就已经人生无望,那么剩下的30年50年要怎么过?那么长久的岁月,足以将前面的人生再过2遍3遍,都是苍白无内容的么?
反对婚姻万能论,并不是反对婚姻。相反,对于任何一个非独身主义者的女人来说,都应该一直保持像打了鸡血似的去追求美好爱情和婚姻的劲儿头。注意,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不管会不会成功。
婚姻只是一种人生际遇的美好结果和一种选择,它会带来不同的生活状态,但绝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504/1462344625609.jpg
女人30岁,与20岁的青春年少的确不同,相比那些所谓的成熟、和善、从容、温柔、知性是修炼,这时对一个女人真正至关重要又让部分男性爱恨交织的认知是,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
记得很年少时读过一个女作家的论断,说每个姑娘都可以做灰姑娘的梦,但是这个梦最多做到28岁就可以了。一个女人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有对想过的生活的设想和计划,就有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的隐约勾勒,就不会再被三言两语的情话哄得一股脑儿栽进去,也不会再被一个男人物质、外在的优越条件而忘记关注他的品性和彼此的契合程度。(这里谈论的是那些真正想要遵从内心诉求的女性)有人说,她们变得更加挑剔了。是的,她们挑剔到不愿去进入一段能让她们生活可能立马就能上一个台阶的关系或者婚姻。而宁愿,在很多个深夜,在参加完一场感动到哭的婚礼后一个人回去,在自怜的悲伤里,仍告诉自己,你会找到那个对的人。在这之前,你要快乐,并且勇敢。
看,有多少还单着的姑娘们,在坚持自己与向现实妥协这样的矛盾里还挣扎着呢。怎么没有过动摇和放弃妥协现实的念头,可是纠结着、矛盾着、坚持着,也又走到了这一步。
有身边30+的单身女朋友,说她过得真的很快乐。可是别人未必相信,就算是微笑不语的人,也不排除有觉得她是在自我安慰或者表面逞强的意味。对于那种不认为30多单身也可以过得很充实很快乐的观念,要理解真是火星撞地球的遥远。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感同身受这件事从来不存在。
头两天看综艺节目,某个年近四十的女星说自己依然还是少女心。一瞬间被这句话打动。是啊,谁规定30多40多的女人就不能有少女心了?年纪增长了,阅历丰富了,并不代表心性的衰老、枯燥、麻木,不代表就没有了因一束花、一份美食、一份小确幸甚至异性的一次恭维、体贴而雀跃快乐的小女儿情态。记得之前网上关于台湾五六十岁的阿姨还自称“人家”被不少大陆网友调侃,各种段子里分明有种一大把年纪了还装嫩的轻嘲,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大陆对女人年纪严苛的一个观念折射。
好在对女人年纪如此严苛的价值观念虽然顽固,也有觉醒的微火了。如果你敢于做一个反叛者,那就试着去做一个快乐的反叛者。谁说没有可能,未来什么不可能呢。重要的不是单不单身,结没结婚,而是,为什么,不活得随心?
所以女孩儿们啊,为什么不忘记你们的年纪。不因年纪而去仓惶做一些决定,不因年纪而打破人生的节奏,不因年纪而怀疑自己的坚持,不因年纪而让自己的生活逼仄紊乱。
你要走出去拥抱未知和广阔,你要试着告诉自己,无论在什么年纪,你都有让自己过得快乐的能力。这是指内心真正的丰盈、自在、安稳、喜悦。
并且,这样的你,从不拒绝爱情,任何时候它来,都欣然迎接。
你要知道,任何年纪,都是最好的年纪。
来源投稿:陈雨叚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504/146234464910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