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不要为了“如果的事”拧巴自己

(2016-04-15 15:27:20)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415/146070518794.jpg

请不要为了“如果的事”拧巴自己

文/夏苏末   微博:夏苏末z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后台收到读者的留言,姑娘是一名大专生,毕业前辗转多次都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眼看着同学陆续都拿到了offer心里很焦躁,最后签了一家并不是特别满意的公司。因为不满意,所以入职后工作状态很差,内心特别想改变,又不知道如何去做。
 
我问她:“那么,你想要的工作到底是怎样的?”
 
姑娘回复说:“我不想在工厂车间里倒班,我想要一份正常作息的工作,朝九晚五,下班后的时间自己能自由支配。”
 
这样的职场规划是符合常规的,而且实现的难度也不高,所以我建议她先梳理一下自己的优势,然后在工作的同时寻觅新的面试机会。
 
“可面试需要请假的,如果我面试不成,又因此丢了工作怎么办?”她问道。
 
我回复说:“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风险的,你可以暂缓你的计划,先攒些积蓄再换新的工作。”
 
“如果先攒钱,错过合适的机会怎么办?”姑娘继续发问。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毫不费力的收获,你人生里所有美好的获得,都需要付出非常的努力,要让自己心生欢喜就要一步一步弥补不足,完善自己。”我耐心地跟她申明。
 
显然我的回答并不能让姑娘满意,她陆续发过来大段预设状态的提问,一段段关于“如果”的纠结和困惑,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原因来自她的原生家庭。
 
我试探着问:“你是不是很少自己做决定?”
 
姑娘告诉我,是这样的,从小到大她已经了习惯凡事听从于父母的安排,父母做的决定都是为她好,而她只负责听话就好。
 
我问她此刻为什么想起要改变呢?
 
姑娘说,毕业的时候,父母在帮她安排工作,她本来没有异议。后来,父母觉得她年龄不小了,他们帮她物色了合适的人选,回家的时候顺便把婚结了。
 
结婚的安排吓到了姑娘,她21岁,人生还很漫长,没有准备也完全不敢想象这样的生活,早早地结婚生子,然后把教育孩子作为以后人生的唯一目标。
 
于是,她逃了。
 
姑娘背着父母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只是这份工作无法与父母的期望相匹配。她很焦躁,很努力地想要换一份好的工作向父母证明她可以。但是,她发现自己似乎并不擅长做决定,做事总是顾虑很多,以至于还没行动起来,自己先崩溃了。
 
隔着屏幕,我能感觉到姑娘的恐慌和无助,很想伸手给她一个鼓励的拥抱。
 
我对她说:“你真是个勇敢又聪明的姑娘,你学会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开始改变的过程也许会艰辛,也许疼痛感十足,也许孤独无助,然而却没有人能帮我们做决定,只有自己亲手剥离过去,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后来我建议姑娘为自己内心做个梳理,然后选择自己最想改变的一件事去做,不要再为自己做预设。
 
事情最后的发展我不得而知,我只想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我是一个很拧巴的人,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也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自卑,我特别习惯否定自己,如果你让我列出自己的优点,我可能会词穷,我的亲人没有夸奖过我,所以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如果你让我说说自己的缺点,我定然会侃侃而谈,而且条理分明逻辑清晰,我对自己就是这么不满意。
 
因为不满,我特别想改变自己。
 
但每一次,我努力变好的尝试,都是失败的。
 
为什么?
 
我太在意给周围的观众一个交代了,做事常常瞻前顾后,不敢多一嘴多一言多一步前行,每次做决定总会预设很多未知的假设。我看了许多心理学书籍,渐渐试着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小孩对话,渐渐懂得这样的做事态度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的建立必须由自己完成。
 
两年前,当父母再次跟我提出重新去考公务员的时候,我表示不想再做这样的工作。当时他们还说了什么,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只记得我对他们说:“我喜欢写字,我愿意为这件事去努力。”
 
我的声音很小,但是当我清楚表达出自己意愿的那一刻,心底的轻松与释然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件事之后,我发现自己比之前果断了很多。
 
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让自己欢喜这件事上,尽管我普通又渺小。
 
亲爱的你们,如果你跟我一样爱自己,也请不要再为“如果的事”拧巴自己,别多想,尽管去做。


来源邀稿:夏苏末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415/14607051538400.jpg

https://www.douban.com/note/5482243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