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414/1460613006321.jpg
财务自由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文/杨姓美少年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由于每个人的消费观,起点不同,财务自由的标准是非常主观的,每个回答都得绕好大一圈先对财务自由进行定义,然后才能写回答。
不过我倒是想出了一个对财务自由能有启发性的定义,同时这个定义也可以说明财务自由的重要性。
这句话叫做“ 能够不怕风险追求主观上的投资最优解了,就叫做财务自由了”
这个定义非常绕口,我得花很大篇幅解释。
我之前写过一个非常装逼的回答,大意是财务自由不是人生目标,过的幸福才是人生目标,财务自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然后我就以我为例子讲了一堆有钱人过的并不幸福的故事,我说我由于有钱但是过的不幸福,后来就破产了,很多人在评论里骂我不要脸,其中有一句评论把我逗笑了,我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他说:“在一线城市有一套房子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我认为我的说法并没有错,财务自由确实不应该是人生目标。但是评论里这句话其实也非常有道理,从侧面说明了我那个答案有多不要脸,我有房产,实际上就说明了对普通老百姓负担最重的刚需我已经解决了。我是站在已经财务自由的角度批评别人追求财务自由。
写了答案后我其实想了很久,为什么我有钱过的很痛苦,没钱了反而幸福了,后来想明白了,问题出在光有钱并不能让你追求主观上的最优解。
其实人的一生都是在不停的主动或者被动的投资然后获取回报,投入的是时间,精力,金钱等,希望收获的是幸福,而所有投资里投入大的项目就是投资自己,任何工作技能的习得,都属于投资,你看我自称又懂外贸,又懂写作,又懂魔术,又懂扑克,又懂股票,仔细想一想其中没有一项是不需要大量投资的,回报都是非常慢的。
其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外贸,也是让我过的最不开心的知识和技能,不开心原因在于----做外贸这个技能并不是我自己想投资的。
我怎么走上外贸这条路的这里就不说了,总之和我家里很有关系,比如说我父亲的同学刚好是个年营业额过百亿的外贸公司老总,没退休前会随总理出国访问的那种。
投资最小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写作,学习的成本在于:“把别人必须好好上学的时间都用来读小说写小说”
其实我在学习写作的时候,放弃了其他收益,沉没成本很高,换个更直观的比喻:我在这里刷赞刷粉的时间精力投入,拿去工地搬砖都能搬好几万块砖了,而我在这里刷粉刷赞,加上转载稿费和公共号打赏,加起来也就一千来块,这么想想其实我写作上的投资一点也不小。
我喜欢写作,写个几十万字没有回报我也觉得挺爽,但是对普通人来说写作这条路风险就太大了,在自己没有财务自由之前,其实一般人是没有能力投资自己写作的,只能偷偷摸摸的占用父母投资的资源。正常人能走的路子,都是家里有什么路子学什么,家里什么路子都没有的,就只能社会上什么工作赚钱学什么,条条道路通cs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村上春树有本小说叫的《斯普特尼克恋人》
女主角就是大学毕业后,他家里“投资”了她两年从事专职写作,后来女主终于写出来了,
我小时候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太酷了,她的父母太开明了,我虽然如此小的时候就展现了惊人的写作才华,我父亲都从来没考虑过“投资”我写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韩寒的父亲敢于支持韩寒退学,罗永浩的父亲敢于支持罗永浩退学,其实都是在投资韩寒/罗永浩写作,钢琴舞蹈台球这些就不说了,例子太多了,但是一般人没有投资子女自己的选择的能力,韩寒也就是他爸刚好是这个圈子的,韩寒又恰巧一下子火了,一般人哪有底气退学,韩寒要不是恰巧写作火了,哪有条件投资自己去玩赛车。
我们都读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很容易明白自己做事业能不能成功,听别人的意见不准,唯一的方法是自己试错,可是试错是需要成本的,小马自己尝试过河是需要冒着淹死的风险的(最好的结果也是浪费时间)。通常家长由于见识的原因也好,思维定势的原因也好,视野也好,是没有能力投资你想做的事情上的,他们会把资源投资在他们认为的最优解上 ,而很不幸,这通常不会是你主观上的最优解。
自己财务自由了,才有条件自己投资自己,追求主观上的自我投资最优解。
这么绕口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总之一句话,财务自由了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投资,获得主观上的最优解,不必追求别人眼里的最优解。
来源邀稿:杨姓美少年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414/14606126955682.jpg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677000/answer/938066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