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人看脸“一分像”就觉得“十分像”了呢?
为什么外人看脸“一分像”就觉得“十分像”了呢?
文/This Is Not Tina(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这个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现象直指面孔的整体性加工(holistic
processing)。虽然我不做这个课题有一小段时间了...
希望可以趁着忘光光前写一写,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整体性加工,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把面孔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自觉地将各面部器官及其位置关系整合,所以单独加工局部信息就会受其他信息所影响。对,这种干扰效应就是科研中我们如何量化整体性加工的。
为了配合题主说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
其实我仔细观察过,只有脑门像爸爸。鼻子嘴巴都像我。头大也像爸爸。下巴和眼睛跟我俩都不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是什么导致了外人的这样的印象呢?难道说人看外貌时首先关注的是额头吗?
下面我用面孔合成效应(composite
face effect)大致演示一下。想看综述的同学可以去围观最新最全的Rossion (2013),一百多页你们慢慢看。
1. 乍一看下图,你会不会觉得...... 我去什么鬼?
2. 然而我要告诉你红框中的是同一个人(文中一作),剩下部分都是另外一个人(文中的senior author)
3. 现在你是不是要疯了,仅仅两张面孔就能变化出如下让你觉得"哇塞好多人"的感觉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59036350.jpg
图片来源:Richler,
Floyd, & Gauthier (2014)
可能很多面孔识别研究者都不知道,这个面孔合成效应最初是作为视错觉出镜的(Young,
Hellawell, & Hay,
1987)。这篇文章发表至今已有些时日,用的是当时英国四位红人(虽然他们应该都挺红,然而我只知道撒切尔夫人啦)。从左到右四个合成脸分别这样构成的:Shirley
Williams(脸1上+脸2下),Margaret Thatcher(脸2上+脸1下),Max Bygrave (脸3上 &
脸4上 ),Lord Snowdon (脸3下+脸4下)。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59372233.png
图片来源:Young,
Hellawell, & Hay (1987)
有意思的是,文中报告当两位不同人的脸一上一下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她)们仿佛变身成为一个你完全不认识的人了呢。可能是因为我对文中上个世纪的"网红脸"所知甚少,个人感觉效果没有很明显。不过机智如我,手动自制了一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如下二位的合成脸,我还知道要亮白几度奥巴马来配合布什先生呢,完美~
哎唷喂,首先你有没有觉得中间这位"乔治·奥巴马"先生要比布什和奥巴马本人要帅?然后,你有没觉得中间那张布什的上半脸好像因为奥巴马下半脸的影响而变得不像布什了呢?然而,这个"布什不像布什"的效果在右图将上下半脸错开以后就消失了,该是谁还是谁有木有?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59539033.png
好的,通过脑补题主描述中的"脑门像爸爸,鼻子嘴巴都像妈妈"可能是怎样一种合成脸以后,
我们来说说题目描述中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是说,为什么跟妈妈越熟的人越觉得孩子像爸爸。
比如我儿子,凡是我家里人,都觉得长的太像我老公(跟我亲近的人觉的孩子像爸爸),
而他家里人则普遍认为像我(跟爸爸亲近的人觉的孩子像妈妈)
我觉得是这样的,
1) 当娘家人对你的长相比对先生的要熟悉,
2) 且孩子有一部分脸像你,
娘家人看孩子的时候会
a) 更容易注意到不像你的那部分脸的信息,
b) 因为不像你的那部分脸从知觉上影响像你的那部分脸,使其不再像你,
两者作用叠加,导致孩子的脸从整体上感觉更不像你而像爸爸。
这个原理我们借用上图中间的"乔治·奥巴马"为"儿子",布什为"妈妈",奥巴马为"爸爸"更为直观地说明一下。勉强作为大家都熟悉的布什"妈妈",当儿子长着奥巴马"爸爸"的下半脸的时候(请勉强当作不熟悉的脸),会对长着布什"妈妈"上半脸的孩子产生什么知觉影响呢?
当然是更不像布什"妈妈"啦。
最后提一句,父母以上下脸合成方式生成孩子脸的方式并不唯一,比如布什和奥巴马还可以如下合成平均脸呢(这个就不是我自己做的了,是新闻图片)。如果你家的孩子是这种情形,个人觉得题主说的情况就不太容易出现了,这时候实际有几分像妈妈应该就是知觉上的几分像了吧。因为这种平均/合成脸是可以调两张脸之间的合成比例的,比如20%妈妈照片和80%的爸爸照片应该就是会更像爸爸的,只有在接近各自50%的时候才会出现难以知觉出比较像谁的情况。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60242323.jpg
图片来源:
注:
以上只是剖析此题的思路之一,欢迎大家热烈补充。
更了个新:
一般来说,学术界公认眼睛对辨识人脸起的作用最大。请看下图,细思恐极的周董张震一步一步合成脸,哈哈哈。除了周董和张震上下覆盖位置有变化以外,图片本身没有任何改动哟。然而为什么过渡态貌似房祖名(上二)和任达华(下二)呢?你们慢慢想~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60968415.png
Tina原创图片 (对不起牺牲了周董和张震,以及貌似房祖名和任达华的合成脸)
然而各面部器官以及其空间距离对面孔识别和熟悉程度都有影响而且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题主说的脑门作用也是存在的,以下示例。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61134309.png
Tina原创图片
(并无任何政治倾向,特此声明)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61261287.jpg
传说中的"毛巴马"
(脑门儿也是不小呢)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Richler, J. J., Floyd, R. J., & Gauthier, I. (2014). The
Vanderbilt Holistic Face Processing Test: A short and reliable
measure of holistic face
processing.
Rossion, B. (2013). The composite face illusion: A whole window
in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listic face
perception.
Young, A. W., Hellawell, D., & Hay, D. C. (1987).
Configurational information in face
perception.Perception,
来源邀稿:This Is Not Tina
http://www.cwbgj.com/advance/ueditor/php/upload/20160316/14580958333705.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999614/answer/7534807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