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分享】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活动,助你求职、晋升
【纯干货分享】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交活动,助你求职、晋升
文/北方南方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7/14565579513174.jpg最近找工作搞得异常焦虑,今天打开LinkedIn,看到好友update一条信息,找到一家本地公司的金融工作,内心羡慕不已,一打听才知道是去一个Networking Events,类似很多会计、金融行业人的酒会,和一个经验老道的业内人士相谈甚欢,鬼佬经理格外喜欢她,就推荐给朋友,于是顺理成章过了一轮面试,朋友就拿下了令人羡慕的Offer。
刚好今天参加一个就业workshop,来自墨尔本KPMG的女生就提到了建立有效社交活动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网络不仅能让人开阔眼界,更能寻求到很多职业发展、跳槽的机遇。
为什么你需要社交活动
对于很多海外党来说,找工作比在国内时要艰难很多。除了最基本的VISA限制,别人的语言优势摆在那里,不用说Aussie了,马来西亚、HK等一水儿的人就能用叽里呱啦的英语把你瞬间击毙。
据统计,每个招聘职位平均被HR看过的简历就有250份。那么Networking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国际学生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帮助很多人找到当地的第一份工作。
其实鬼佬也是很看关系的。雇主更倾向雇佣自己之前见过或者朋友推荐的candidate。这样基本避免两个风险:这个人以后可能很懒;或者是她/他的个性不适合公司文化。其实这个全球通用的准则适合所有找工作者,包括想要换公司、晋升或者是职场新鲜人。因此,利用广泛有效的社交活动,能多帮你开启几扇求职大门。
社交活动途径
线上社交:Facebook, 博客,LinkedIn,Meetup
Linkedin是国外最常用的职业交流网站,基本每秒钟就有2个新用户,是职场人认识你的好机会。完善美化你的profile,突出描述你的亮点,多用Video或者项目的照片吸引人,说不定就能被猎头或者公司老板看中。同时,在很多聚会和社交场合结束后,通过LinkedIn积极联系想要建立关系的人,让他们通过你的个人履历对你印象更加深刻。
Meetup是为兴趣相同的群体建立联系的网站,身边真的有IT朋友通过Meetup组织的IT聚会找到了工作。
线下社交:兼职、实习、参加会议、Employment Evening、校友聚会、加入职业组织、志愿者活动、联系猎头
实习、兼职不仅能帮你了解行业、工作性质,更能结交很多同个圈子的朋友。所以在工作场合要多问问题,在自己不忙的时候多帮助其他同事,这是你学习更多技能的好机会!这位KPMG的女生很喜欢烘焙,所以周一总会把自己烤的cupcake带到办公室,这样促进与同事的良好关系,让大家更愿意教你、推荐你。
如果是会计出身,强烈建议尽早加入CPA、CA等组织,通过职业组织的一些活动结识同行业的中高层人事。很多机械、IT的组织的活动更多,遇到相关的workshop或者培训课程也会对个人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7/14565579753106.jpg社交活动前的准备
很多人觉得社交活动穿得差不多就走了,这可是大错特错。正因为这些社交活动是你显示自己的时候,更需要良好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吸引人的自我介绍
2、做好研究,了解当前行业动态、项目和重要参与者背景
比如金融、会计的同学可以坚持每天读AFR(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非常重要!说三遍!(三遍。。。三遍)让你在和大佬谈话的时候不是只充当一个“倾听者”,当你产生有效对话,和业界人士有所共鸣,才能让他对你印象深刻,而记住你。
如果是guest speech,准备好2-3个问题,可以问一些他个人的职业经历和对行业的看法。总之一定要显示出你对行业的了解,才能显示出你对这个职业的passion。
3、穿着职业
不用多说,google找下合适的职业装,同时注意一般邀请时的dress code。
4、创造自己的个人名片
即使是学生,也可以通过business card展现强烈的主动性和创意。当我第一次接到一个本科生递过来的名片真的是惊讶不已。特别是人多的活动,通常人转眼就会忘记今天见了谁,一张有意思的名片却可以留存在他的钱包里。另外,当你很想认识一个senior职位的人的时候,当你递过去一张名片意味着他也会礼貌地给你一张他的名片,这样你就轻易而稳妥地搞定了联络方式。
工作人士尽早准备好自己的名片,而如果是学生的话,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专业、电话、信箱还有LinkedIn的URL,这样收到名片的人可以通过LinkedIn看到你的个人简历。
5、活动结束后的follow up
可以在活动结束后写个email,比如love to keep in contact;或者可以通过LinkedIn。但是切忌在活动过程中就匆匆拿起手机让对方成为自己的社交好友。但也不要太晚,过几个月才去follow up,人家早都忘了哪儿认识你的了。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7/14565579897515.jpg其他注意点:
1、不要带太强的目的性去参加社交活动,重视build your knowledge
如果进门就想,今天来是要拿一份全职工作回家,那多半没人愿意跟你聊天。不要带很强的目的性,重视展示自己,倾听别人。即使是倾听别人的时候,也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回去后可以和同事、老板分享,也是让人觉得你不一样的地方。
2、给自己一个目标:每次活动都要和至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说话
很多人进入了社交活动的误区,比如拉着同专业的好友去一个酒会,结果两个人就在旁边一起吃小食、聊天,一场酒会结束,一个人也没认识,这就完全丧失了社交活动的意义。所以给自己一个小目标,每次活动,不论是别人的生日会、搬家宴或者是职业年会,都和一个不认识的人产生交谈。我的前辈A小姐有着固定工作还坚持每个月去一次networking events。
3、对待每个人都像是一场面试
墨尔本很小,职场圈很小,特别是进入固定的行业后,曾经针锋相对的前同事说不定就在下一个你要面试的公司里。所以,对待每个人都像是你的求职面试,建立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良好口碑。
4、要比自己想要达到的努力程度更加努力
其实,这是今天感触最深的一点。以为自己是国际学生,需要撒一堆钱,去考雅思、NATTI、PY什么的就是付出很多,其实每个人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拼搏努力。每一个进入graduate program的local学生也都有强大的经验、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能做的就是比自己要求的努力程度再多一点。
来源邀稿:北方南方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7/14565425552028.jpg
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54019585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