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要你逼着自己学时间管理

(2016-02-22 13:54:09)

我不要你逼着自己学时间管理

文/陈慧欣欣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099171294.jpg

很多人都知道应该“将精力和时间先分配给重要的事情”,那么,对于实践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是——行动。然而大部分人将精力和时间分配给——计划准备。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实况,因为大部分时间管理的书一边教人要“先做最重要的事”,然后几乎整本书都在教读者“如何制定一个万全准备的计划”(虽然一个好的准备环境能让你在实践任务中减少许多干扰)。实际上,除了外来的干扰,更大更难抵抗的是来自自己的干扰。而这种“内在干扰”不是计划和准备得好就可以战胜的。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099352734.jpg整理27本时间管理工具书的关键词

那27本书都极其关注计划准备阶段的重要性,那么,如果计划准备得不好,是不是就不用做了?

如果不知道怎么规划长期计划、环境脏乱噪杂、今天心情不佳跟家人吵架了、天气冷不想运动……是不是没有准备就没法开始了?

就譬如说,你想做会计,读了四年大学,然而,公司问:“你会做全套账吗?”

你知道全套账的流程,知道怎么怎么计算税额怎么计算报表,但你不敢说:“我会!”

因为没有人手把手教过你。

时间管理也是一样,你知道要记录时间开支,知道怎么设置计划。

但为什么你一看到介绍时间管理方法的文章就点进去想学?

嗯?

因为你不知道那些大牛在进行时间管理中如何抗干扰,他是怎样成功的?

靠”要自控“的自我激励吗?

为什么新生了那么多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博文、视频、公众号?

不是因为时间管理这个领域的知识越拓越广、越挖越深,也不是因为意识到时间管理重要性的潜在需要人群越来越多,而是——越多越多的人,他们想学时间管理但一直学不会。

由此产生了强烈而稳定的消费需求。

为什么你总希望照搬别人的成果,为什么你不试一下自创一个时间管理模型?

——————————————————————————

很多人极其推崇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做的事情都是他喜欢做的:

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科学回忆录……柳比歇夫的时间日志简直就是一部成就记录巨著。

但现代人想从时间管理学到的,是怎样去开展那些不喜欢做但有益的事。

譬如考试复习、譬如运动健身、譬如坚持阅读。

GTD=Get Things Done,大部分人关注 Done,此文关注【创建贴身的GTD模型】。

一个极具生命力的GTD模型应该能考虑到两种常见情况——

主观拖延心理、

客观事情太多导致没有自由时间实践任务。

贴身的GTD模型还需具备两个特征——

【灵动性】是指任务规划要有弹性,不能生硬地往时间格塞各种任务。

【适应性】是指这个模型应该要考虑到——

A. 由于拖延心理导致任务比计划开展迟了几小时

B. 有些日子完全没有个人时间去完成计划任务

C. 由于效率高/高估任务难度等原因提前完成任务后不知道做什么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099781221.jpg主题阅读  时间统计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001374.jpg主题阅读  释疑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0183161.jpg主题阅读  摘录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0348964.jpg主题阅读·关键词

 

27本书单地址:http://www.douban.com/doulist/1125026/

▲△▲△▲△请大家抱着“看书”的心理准备来阅读下文,近8000字▲△▲△▲△

(如果懒得看的话,自己去找时间管理的书研究去吧~)

一、创建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模型

1.1 主题阅读笔记

1.2 如何抗干扰:灵动性

1.3 如何达到“工作—生活”平衡

1.4 GTD成功的关键

1.5 为什么你看那么多技巧却学不会?

二、时间日志参考格式和日常操作

2.1 做创新机制的管理者,不只是做听话的员工

2.2 时间日志格式

2.3 第一周试验感言

2.4 日常操作

-----------------第一部分:GTD模型的创建------------------

1.1 主题阅读笔记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1387394.jpg时间管理线索图(简化)

三个对象:我、行动清单、任务

三个阶段:计划、实践、反思

关键特征:灵动性

【Body】

绿色那个小人,就是“你”,先撇开那些堆积如山的任务和远大宏伟的梦想,你需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不要把手机带上床,呼吸放松。(你可以利用手机软件默认的[计时],测一下从决定睡眠至次日清醒需要多长时间,也可以利用[倒计时]设置睡眠7小时,当然常规的闹钟设置8点起床也可以~)就算早上7点闹钟响但你懒床了3小时也不怕,灵动的GTD模型能容忍实践者犯错,它应理解人性中的懒惰。

(中午别吃那么饱,下午就不容易犯困)

【Plan】

1、 目标:简单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目标最大贡献值

2、 动力——

①感性

a. 情绪:正向自我内言、自信、主动热爱、好奇心、包容、人际关系(倾听、沟通、换位思考)

b. 决心:突破舒适区、价值观、态度

②理性:控制“自毁意识”(内在决定权)、追溯根源(问自己在逃避什么/擒贼先擒王)、对自己诚实、不抱怨、分类法思考、未来导向、投资当下、尊重人性(人性讨厌变化)、计划要灵动

3、 计划阶段——

①任务量(黄金分割点)

A. 求实际不求夸大、灵活、弹性、宽松(预留时间)

B. 排序:先计划完成重要性→擅长的(量化时间价值)、设Deadline

C. 排除浪费时间的项目、细分目标

D. 五年计划、工作——生活平衡(时间投资)、缩短固定日程占时

E. 创造大块时间区(譬如1小时)

②建立模型(计划-执行-评估-改进)

A. 模仿、创新、时间测评(定期检查模型运作性能)

B. 放弃等待时间、创造规律发掘惯性、每日找新方法节约时间

C. 成就上瘾、每月轻微调整人生目标

③环境准备(光线、香氛、整洁度等)

A. 闹钟提醒

B. 简单工具(工作篮、清单)

【Action】

1、 开头——做到>做好、把握时机(2分钟内能做完的马上去做)、Top Hard First、逆势操作(提前30分钟)

2、进行时——专注/不焦虑/积极稳定、做完一件再做一件、耐心=长时间的专注、克服无聊、沉浸时间、效率巅峰

3、抗干扰——积极应对环境刺激、环境整洁度、说不的底气、不为失败愧疚、立足于如何解决、正视恐惧/忧虑、适应能力、补充精力

【Rethink】试验与回顾——自我分析/剖析、边走边悟、定期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每日)

【Notebook】纸质笔记本:生活日志/统计日志/成就录、书面计划、善用卡片/白纸随时记录灵感、写下人生目标、自由书写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1691485.jpg

▲以上内容=27本书观点+欣欣式改良,是不是很无趣?是不是很枯燥但很眼熟? 

估计大家半懂无从下手,耐心点,等我再介绍完GTD 模型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关键的——灵动性——以后,有实际操作图解!!

1.2 如何抗干扰:灵动性

灵动性

——你可不可以保证对时间的绝对控制权?

不可以。因为总有人打扰我做手头上的事。

——你可不可以保证对自己的行为绝对控制权?

不可以。因为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想完成任务,譬如根深蒂固的拖延心理。

很多人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在于“管理”、“控制”,这种强势的认识观不仅会令后续的行为变得粗暴、生硬、难以接受,而且也很难持久实施。我希望,你们能够将问题的重点从“保证”、“控制”转移到“灵动”这个词语上。

▲我希望你能认同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既不能保证结果,也不能保证过程。

你既不能随心所欲地拒绝,也没有办法永远维持主流出版物提倡的正能量。

也就是说,你的精力并不如书中所说的“要积极乐观”就马上聚集在一块,甚至寻找完成任务的动力都要消耗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很多时候,对干扰项说“不”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因此似乎没有办法对抗人来干扰。

所以,时间管理模型,一定要,灵动。

什么是“灵动”?

▲灵活+动态发展。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1969441.jpg举例

▲来我们分析一下。

1、例子中的主角正在进行一项任务,可能他磨蹭了好久才进入状态,枯燥无聊转好奇专注。当主角进入“沉浸幸福”(心流)状态,动力、精力、体力三者组合达到效率巅峰,在此状态中,任务未完成的压力根本没脸浮头。

2、OMG,突然受到外界刺激,这种沉浸的幸福感暂停几秒,大脑得知此次干扰无法拒绝,必须停止任务去处理干扰项,不能再继续“沉浸幸福”时,动力转压力,精力降一半,情绪失控急待宣泄。

3、主角跟妈妈吵架了,不仅影响了人际关系、清扫质量,清扫结束后至少半小时时间去跟朋友吐槽平复心情才能继续写作项目(而且还以“心情不好”为理由拒绝任务)。也就是,对待干扰项的反应,将会同时影响你人生中的四个方面:身体、精神、社交、专业技能。而一个健康的时间管理模型,能做到这四个方面的平衡(第二部分详解)。

————————————————————————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2244016.jpg

拒绝EXCEL填表设置计划

▲灵活——尊重人性

相信你很喜欢把一天掰开几个时间段,然后往里面塞任务。这样的操作无意中就会认为“未来这个时间段就是用来做这个事情的”,而一旦事不如愿,任务不能按时完成,不仅打击了自信心,还容易养成埋怨的习惯。

(因此,我不建议大家使用excel列长期计划,因为计划变数太多,而且长期计划是很难每一个空格都填满的但我有强迫症那就是瞎折腾)

(!!)而灵活,是指,你要改变这种“固定时间做固定的事”的思想。尽管你计划了这个时间段做这件事,但如果突然有外界干扰项插入,视干扰项紧急性和重要性而言,想一想,有没有必要灵活地将这个干扰项重命名为“新建任务项”。

这叫做“名正言顺”地“翻身做太子”。

▲动态发展——

如果你决定暂停手头上的项目,去解决突然插进来的事情。那么,当“干扰项”更名为“新任务”,你需要以对待正规任务的态度去对待这个新建任务项。你需要像刚才看书、分析思路、整理笔记、写作一样,从枯燥无聊转好奇专注,像塑造一个美好的艺术品一样,享受这种“不被情绪操控”的成就感。(____________这个段落很重要!!!____________)

###  情况一,干扰项是同学/朋友/同事突然请你帮一帮忙,你也要想起“灵动”这个要领。新建任务项,认真对待,关注动态发展。最后——及时将此次胜利写进《成就录》。

“x年x月,正在写作,妈妈叫搞清洁,虽然我真的很想骂人很想发脾气不想搞清洁多脏啊水又冷,但是,我把瓷砖刷得很干净,用了威猛先生,把所有碗洗了一遍,防盗网也刷了,啊苍天啊怎么会有我做事这么认真的人!”

###  情况二,写字写到一半,突然想买过一盒笔,顺便买一些看起来很漂亮但永远写不完的笔记本,这时候是不是可以打开淘宝刷图?

NO。

◆当干扰并不是“say no 会死”的时候,你需要自产一种“君临天下”的气势,大手一挥拿出一叠便利贴,把灵感/想法写在纸上,待到任务完成再处理。

###  情况三,譬如写论文,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深深感觉到应该上网找一些文章来激发下灵感,可不可以上网?

OK。

但上网前,先拿出纸,写下你的问题,然后贴在电脑键盘上一点的位置,再调一个15分钟闹钟。避免自己上上网就顺便再看一看微博/豆瓣/淘宝/京东……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2598134.jpg抗干扰的灵动性

很多人对时间管理的认知停留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些片面的概念,而宏观上的角度,时间管理并不是单纯管理时间,而是要改进整个时间规划的模型。

★灵动性不仅体现在任务进行阶段用来应对干扰项,同样适用于反思检查阶段。

▲制定计划——行动——反思总结——再制定计划

(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最短可在1小时内体现全程,因为很多任务1小时内都可以完成到合格标准)

创造规律,可以是创造任务开始的环境。

譬如,我没有早上写日记的习惯,那么我在手机中挑一段纯音乐,每次写日记就播音乐,这样以后,音乐响,我就很自然去写日记了。与其说指派自己去完成任务,还不如创造情景让自己顺其自然做完计划。

譬如我很不喜欢吃完早餐洗碗,以前都是拖拉等到傍晚才洗。现在呢,我8点吃完早餐,学习得累了,就起来去装杯热水喝,走到厨房,顺便把碗洗了,也就2分钟的事。其实有些小事跟耗时无关,我就是懒不想做。

灵动性,关键在于“游戏的心态”。

计划定在9点开始学习,我偏偏提前15分钟就动手,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这样就赢了那个9点开始学习的自己呀,记得写进成就录喔~

平时8点出门要挤公交,现在提前半小时起床,7点半出门,发现交通状况没那么堵塞,车上人也少,早上静谧的气息一下子就在大脑舒缓开来。为什么要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不挤公车吗?当然不是,因为这样就赢了那个懒床半小时依然很眼困的自己呀。

平时朋友约逛街约开黑,现在我一句要学习就全挡了。你以为我不想去吗?我的自毁意识想去呀,但自毁意识不能代表我发言呀。我的自救意识是很想继续学习的。为什么不和朋友玩而在学习?仅仅是因为学习任务重吗?不是呀,因为这样我就战胜了自己阴暗的那一面。

以上战绩,请记得,写进,成就录。

▲记住:时间管理,不做选择题,做判断题——Do or out.

 —————————————————————————

计划延迟了开展,根据灵动性原则,睡眠时间原本计划7h,先调整到计划10h。此时,由于下午突然约定去逛街,原计划6.5h的任务,昨晚以时间分段安排,现在以任务量为目标。

因为,昨晚写计划的时候,无法预控效率和任务难度。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计划,而不是依据一开始的计划清单盲目地强迫着自己去达到相应的时间。刷时间。

**所以,任何超过1小时的计划清单,都偏向空想。

你不应在计划阶段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因为真正实质的计划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由于睡眠时间多了3小时,从而令任务开展延迟了3小时。

大部分人都会因此气馁,加上今天很多事做/要陪谁/要逛街/反正很多事做,借口多得不行,意图将所有计划任务延迟一天。

**而一个健康的灵动的时间管理模型,早就要考虑到这种“拖延”的开局。

1.3 如何达到“工作—生活”平衡 

工作与生活平衡,是大部分人时间管理追求的一个状态,他们将重点放在“平衡”上,认为工作占的时间太多就会影响生活质量,或者生活占太多时间会影响工作,而实际情况也正好是这样。

有什么问题吗?一切看起来都很合情理。

那么,欣欣想问:平衡很难做到,这也叫合理?

放错重点啦各位大大!

重点在于你们怎么定义“生活”!

如果你们将生活理解为——追剧、逛街购物、无目的不限时浏览网页、玩电脑游戏、睡到中午起床……这不是生活,最多只能叫颓废式放松心情。也就是,以上这种生活状态,叫“向下的生活”。你们希望“向上的工作”和“向下的生活”平衡,于是它们会争时间。因为“向下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达到颓废状态,这样留给“向上的工作”利用时间就非常地少。

而如果你每天规划8小时任务量去“向上的工作”,那么就感觉到没有自由生活时间了。

Everybody想到没,只有“向上的工作”与“向上的生活”才能愉快地达到平衡,同手同脚跑二人三足。“向上的生活”和“向下的生活”并不是反义词,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追剧”“不看网页”“不打机”就是向上,向上的生活同样需要行动,同样需要按照时间管理模型进行,需要计划、实践、反思、改进。

也许你会觉得这样好累,人生能不能不要那么累。有句老话说:“上坡费力,下坡容易。”如果成为人上人不需要出力气,那么优秀就不需要“追”。因为追也是要用力的。而如果用鸡汤来说,如果你喜欢鸡汤:“你的娱乐方式决定你的未来。”

▲如果用高层次一点的说辞:“平衡:向上的工作、向上的生活”

消费与投资的区别在于它对你的实际生活有没有积极性影响,向下的生活是消费,向上的生活是投资。你需要缩短例行工作占用的时间→空出来的时间进行再投资——《杠杆时间术》

▲所谓的时间投资,就是向上的生活。

1.4 GTD成功的关键

如果你为了把事情做完而去学GTD,那么你便很难把事情做完。

就譬如你列了一个书单,10本专业相关的书,但一直没有去碰。直到期末考试/毕业论文,你才开始急急忙忙去翻书。有人说:“这是因为事态紧迫!”但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需要更高一层的目的去学GTD。

那就是——出于创建一套适合自己用的GTD模型,而不是单纯为了Get things done。

这样,在你想拖延不想做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无法通过试验去创建GTD模型。

因为,一个完善的模型,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次改进。

因此,我们不能害怕或逃避任何困难,那些外来的、自产的干扰项不过是试验的一部分。我们不但要记录它们的出现,也要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和记录应对方法的效果。有了这样的觉悟,你就不会先挑简单而不重要的事去做。因为正是遇到了重要而不想做的事,才是我们试验模式可行性的高潮。

面对这些你不想做但有益的事情,你能提出多少种应对方法?各种应对方法实践后有何效果?你都要去试。一般人应对方法有3种:

1、逃避、不做;2、做任务;3、做与任务相关的边际任务。

1的应对方法,效果是:不能完成任务。所以你建立的模式不可行,需要改。

2的应对方法,效果是:完成任务,如果你创建的模式足够灵动,应该能尽快调动精力与专注力,以提高效率和任务质量。如果模式不够灵动,完成任务过程中你感到非常痛苦压抑,那么你建立的模式不可行,要改。

3的应对方法,效果是:间接促进了大任务的完成质量,在精力和意志力最差的条件下仍然延长了至少20分钟的试验时间,同时加强了试验者的自我满足感。如果模式够灵活,下一次应当能顺利直接进入计划任务的实践;如果模式不够灵活,连边际任务都不想做,建议你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同时遗憾地告诉你:你建立的模式不可行,要改。

不实践,就无法创造。

哪怕过程很尴尬结果也很难看,这仍然是一次载入记录的试验。

你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找到适合你的GTD模型。

在试验过程中,不论表现得完美还是失败,甚至拖延心理这种因素的出现,也是有用的信息。

因此,我觉得“游戏机制”是个很好的建议,有些人将“游戏机制”理解为定游戏规则并奖励成功,我认为这种“游戏”的作用非常局限,因为它与人的欲望相关联,而人的欲望很容易无限膨胀,届时“成功奖励”需要提升非常高才能引起人们行动的渴望。因此,“游戏”应该放大到整个GTD系统之中,即将整个GTD都视为一场试验。

1.5 为什么你看那么多技巧却总学不会

有些人一直在推荐四象限,我不喜欢四象限可以吗(冷漠脸)

难道我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吗?我知道啊,我太知道了所以我一直不想做啊。

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种分类对我而言,毫无作用呀。

因为我不想做呀。

我猜肯定有人想驳:“次奥,不想做还学什么时间管理,你永远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次奥,还文艺腔起来了。不想做代表你推荐的方法有缺陷啊!

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多难啊,泼水啊,你不敢泼就说“永远没有办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再者,他宁死不屈,那就帮他收尸咯。

所有时间管理工具书教的东西以“必须有动力去做”为前提。

那么没有动力的人怎么办?

(冷漠脸)

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研究出一个可行的时间管理模式,为什么那么多看了他文章的读者无法实践到位?”先照搬模仿,再创新。但是为什么你在“照搬”的时候困难重重,告诉我?

你可能会解释:“因为他自制力强,我自制力差。”

非常好!既然你知道,那就代表他的时间管理模式有缺陷,那就是不适用于自制力差的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不能一味指责生源差,而要尽量完善整个教育体系,对不对?

从哪里开始“照搬”困难?

计划阶段,计划很容易,写梦想、大目标、每年规划、每月每周每日计划,好写完了,然后——

开始阶段,不想做,嗯做不下去,然后——

没用。

对不对,你觉得没用。

但你仍然关注那些时间管理文章的更新,你希望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But,为什么你不自创一个?

这时候肯定有人想去找一堆时间管理工具书来研究,非常好,我提议你进行主题阅读,提问——找资料——解答。在你打算进行主题阅读并自创一套贴身的时间管理模式之前,欣欣想与你分享一下,我创建的贴我身的GTD模式,我甚至起了个名字:Alice's GTD,简称AGTD,它属于我。

希望你也有能力命名一种贴近你生活节奏的GTD模式,我希望你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品,无论对工作,还是对整个人生。

----------------------第二部分:日常操作图解---------------------

2.1 做创新机制的管理者,不只是做听话的员工

你学习GTD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听话的员工。

而是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有能力设计并改进系统运作机能的管理者。

在实践中计划,计划推动实践,而不是计划决定实践。

因为,你的计划清单只计划了学习,不计划思考。

①  不知道要思考多久,无法定deadline

②  不知道思考到何种程度,无法定质量

③  不够时间用。时间都不够去规划学习,哪里可能再划一个小时去思考复习。

但任何学习都需要预留时间去消化。

所以,你平时计划2小时学习,往往实际上需要3小时,因为你并没有计划理解消化的时间。

不是你不知道,你心里早就有预料,肯定不够时间用。但你还是定2小时。因为你怕。不仅因为你厌学习时间太长,同时也怕赶不上进度。而且定2小时让你心情更好受,因为任务看起来并不重。

你的计划,一部分是为了排列任务优先顺序,也为了让任务的完成有一个可测的截止日期。然而实际上的情况又存在极多变化,实际总不如计划如愿。

所以,你不能希望计划决定实践。计划最重要的功能,是选择先做什么。

最灵动的计划,是伴随着实践一起变化的。

2.2 时间日志格式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3053270.jpg准备工具

你需要准备3只笔记本(厚度1~2厘米,单行线>空白线>卡通萌内页)(由于买笔记本时没法拆包装看,所以欣欣买了三个不同格式的笔记本orz)、一个计算机、多色笔、长尺、几本A5白纸、回形针、文件小夹、双面胶……

 以下是笔记本类——

【统计日志】纸质。第一页,大目标多维表格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606465.jpg统计日志·首页

【项目表】首先列出你准备开战的任务,然后对应“身体、精神、社交、专业技能”打钩,如果无直接联系,就添加条件形成间接联系。譬如健身和专业技能的联系可以是“补充健身知识”。(注意:项目名称是——任务+量化目标)

【年进度条】将项目表中可量化的任务分成等量线段,每周/每两周/每月都可以补充进度位置。(本来设置了一个月进度条的,归并入年进度条更加直观了)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6217033.jpg统计日志第2、3页

第二页,例行事项表、本周进度

第三页,每日时间开销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7201113.jpg统计日志·例行事项表+本周进度条

【例行事项表】可量化的任务用数值填格,不可量化的任务打钩或画圈(不使用交叉)

【本周进度】每日统计时间开销后,标记每日进度。譬如2.阅读,2月8日看了2本书,完成20%计划任务量;譬如4.复习公务员,2月12日为止复习了10.5小时,达到计划任务量35%。每项任务底下的红色百分比是每周总结的达标率,譬如计划写作3篇,完成了3篇,达标率是100%;而公务员的达标率是12.6/30=42%。当遇到实际超过计划条时,在进度条最后的空白为止补充就行了,这些都随着你们的习惯去设计。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747607.jpg统计日志·第3页

【每日时间开销】

每个任务项前的铅笔数字,是实际用时/计划用时,这样每周总结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好感度的变化。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7686458.jpg统计日志第4、5页

右下角那个表格就是好感度变化。

由此表看出,我的阅读和写作任务一直很高效率,而复习公务员的好感缓减,复习初会骤停。

这个数据的变化涉及到多个因素,譬如心情、截止期限、设置的任务量等。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7859857.jpg统计日志·第4页

根据每日的时间统计,计划明日的任务时间。譬如2月11日学习了4.55小时,那么2月12日计划的任务时间应以4.55*1.1=5小时最合理,虽然你觉得“不够时间呀!”,但你也知道,并不是你计划成10小时,明天你就能复习10小时的。

一般来说,计划明日任务时间应该是本日实践时间的1.1倍,特殊情况下,全部时间都砸去任务。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8185748.jpg统计日志·第5页

有些人喜欢用手机软件计时,有些人喜欢用纸质本记录,哪种方式让你感受到生命真真切切在流逝,就选哪种。

时间成本——

1、有效时间——眼睛、手、大脑看着任务

2、投入成本——专注+放松,达到放松程度就回神。达到放松状态仍然放松的就不是投入成本(5分钟内,超过10分钟的放松就是玩了)

譬如我将2月12日 整理工作环境也算进了时间成本,因为它有利于全部任务。

实在没兴趣,换任务(从相关性大到相关性小去试,每个5分钟)

1、注重时间管理模式

2、注重学习/办事流程改进

譬如2月11日、2月12日我看视频真的看的好烦,那个男的究竟在说什么!!!好无聊,实在想拍桌了。这时候我就思考,看学习视频的相关任务有——做题、看教材、背书,看教材和背书依然枯燥,做题呢?试一试。于是有时候,因为将计划任务换成相关边缘任务,我的学习时间会延长15-65分钟不等,同时加强了我的自信心。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8524192.jpg统计日志·下周计划格式

【每周分析报告】

针对首页的任务项和本周的时间开支进行分析,发现了什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872460.jpg统计日志·分析报告

【生活日志】纸质。每页分两部分,上部分写感想,下部分写鸡汤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893934.jpg生活日志格式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9144637.jpg但我买了本……

(我买错了……谁知道打开居然是卡通萌orz)

【成就录】随时写进心情好的事情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942582.jpg成就录

任何一点小进步都可以写进成就录,任何一点令你开心、感动过自己的成就都写进去成就录

我真的很讨厌洗碗,讨厌胶手套的塑料味,讨厌手接触泛油的碗碟,所以我的成就录每天肯定有一个大家并不怎么看得起的成就——洗碗

记得每一件开心的事后都打个√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9662029.jpg每日必备2张纸:计划清单+自我内言记录

以下是白纸类——

【日计划】日期、压力、睡眠质量→首行

临睡前抽出一张白纸,根据周计划,写上明天要完成的任务

上部分为必须完成的大项,下部分为备忘录小项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09836128.jpg2张纸格式

【Day Count日时间记录】

左边写具体准确的时间点,右边写感受和灵感。

左边的时间点,记得在你停顿时,mark一个时间,如果停顿时间超过5分钟就要记录。

低于5分钟归入学习时间,当时学习中必要的放松成本。

每当任务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写在“感受栏”中。(请注意:当你的负面情绪告诉了别人,话的内容便成了事实;然而如果话写在纸上只有自己看得到,选择的结果如何还可以改)

2.3 第一周试验感言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10103911.jpg自我内言记录·Day Count

 不知大家看不看得清我试验期间大写的“无聊”……我几乎是内心流着泪,理性压抑着暴躁和癫狂,大脑里一个声音在尖叫,另一个还在歇力去理解材料成本差异。

鞭炮、烟花、公扩音响(谭咏麟mix宫崎骏)、综艺节目里群众的笑声mix家人的持续长气雄厚高音调笑声、“敌军还有30秒钟到达战场”的游戏提示音、邻居打麻将、亲戚拜访、活灵活现聊电话“你现在打电话来吵着我妹睡觉诶”(凌晨12点半)、微信语音公放、刷红包的咻咻咻音响公放、家人争执“都晚上11点睡觉啊!”“不睡啊你好烦啊!”“给老娘睡觉!”“不睡啊出去!”之类,还有某人偶尔几句带偏见情绪的语句"吖欣总是这样的啦做事莽撞根本不靠谱%&……"和某人附和认同“不用关小音响呀她在打字而已”还有嫌弃、质问、不屑、指手画脚、和“好为人师”的“你坐好听我教你做人”等外界噪音。

和我心里对上述bull shit的反抗还要自我开导,既当他们的敌人又当他们的盟友帮他们找借口安慰自己。

Day count纸上“感受栏”上写满了“无聊”“好无聊”“眼困”“争吵”“烦躁”“好难集中精神”“亲戚熊孩子到访”!!

2月10日那张歪斜着写着:“不怕,我有梦想!!”

这几天我还学到一个道理:不要用自己的痛苦去证明别人犯错。

【学习草稿纸】学习时不要急着把笔记抄在整洁的装订式笔记本上,而应该拿出1-2张白纸,写重点、思维导图等,笔迹可以缭乱,完成任务量后再整理首次学习的草稿,正正规规抄写在装订式笔记本上。

**** 善用草稿纸

譬如学习,很多人第一次看教材时,一般就是拿出个笔记抄抄写写,结果大部分时间都放在抄写上,合上书本自己记得多少?复习?复习又是未来要计划的未知项。

善用草稿纸,第一次看教材/看学习视频时,先用一张白纸做笔记,然后再整理白纸笔记,抄到笔记本上。你会发现笔记的水分少了很多。装订式笔记本上的笔记变成零星几个关键词、几句话。如果你看这些文字很难理解,也就反映了一个现实:“你并未学懂。”这时候你需要翻习题册,做一些练习题,将错题或者其他值得研究的题,抄到笔记本上,结合简练的关键词句去理解。

过了几天,再看回笔记,还是不太懂?翻书、做练习题。不要寄希望于将笔记写得完整就不用翻教材,你的目标是——学习,不是——抄写一本浓缩版教材。

【灵感纸】偶尔产生的灵感,也可以抽出一张白纸记录,200字以内零散的文字写纸质,感觉想就一个观点发表言论的,请打开电脑用word记录。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10359653.jpg

纸箱的妙用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10532242.jpg

纸箱内部

白天写过的所有纸都用一个夹子保存好。

1、关于教材学习:整理【学习草稿纸】,抄写到装订式笔记本上。这样等于学习+复习。

2、关于偶尔想法:整理【灵感纸】,word备份。

3、关于每日时间统计:根据【Day Count】登记【统计日志】,顺便写一下【生活日志】

4、关于计划明日任务:看看【日计划】上有没有未完成的项目,新抽一张纸,计划明日任务;次日起床抽一张白纸快速写“日期,day count,压力,睡眠,感受,竖线”开始试验。

2.4 日常操作

1、计划7点起床,但实际9点才起床(懒床不怕,记录下来,再思考解决办法)。在【统计日志】的例行事项表上记录起床时间,然后填写【日计划】那张纸首行的“压力”和“睡眠质量”,大致看看今天要什么,从第一个任务开始做。

2、拿一张白纸迅速写【Day Count】:2/15(一),Day Count,感受,画竖线。开始试验。

3、看一看现在多少点,譬如9:30,然后复习。任务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干扰或者感受都可以写在【Day Count】的“感受栏”,当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挑选相应边缘任务(譬如看教学视频、做练习题、找人释疑等),每个边缘任务试5-10分钟并记录效果。

** 任务过程中断<5分钟,当作放松神经,计入时间投入成本;超过5分钟的话,在【Day Count】左栏写上“-10min”,结束任务后记得将这10min减去;

** 如果边缘任务也觉得厌烦,便看一下【日清单】开始试下一个任务;记得在更替任务时记录时间。完成任务后在【日清单】打钩。

** 实践任务时如果有什么灵感,可以马上写在白纸或者在电脑上打字;

** 如果有事情需要提醒去做,可以在“感受栏”写——

□ 等下记得打电话给某某;

完成后记得打钩。每天检查“感受栏”的提醒事项。

4、22点,拿出【Day Count】,按计算机合计用时,写在【统计日志】的“本周时间数据”,然后在“本周进度条”划相应的进度并计算百分比,再填一下“例行事项表”。

5、写【生活日志】,顺手写本日时间投资。打开【成就录】,记录今天开心的事情。

6、设置明日计划。譬如今天时间投资5小时,那么5*1.1=5.5,小时,然后在【日清单】上写——

2016/2/16(二)   压力_______   睡眠________  

 复习公务员      2h

 看《书名》      2h

 写书评           1.5h

————————————5.5h

洗碗

整理房间

7、睡觉,不带手机上床呀喂!

---------------------先捂住胸腔一口热血 ---------------------

1、我已经可以预料到90%的人嫌文长字多内容杂,一直滑屏看结尾。如果你的确有心想学习时间管理,我提议你不要吝啬一个点赞,先mark下来,有时间有心情再看看。

2、当然,我也可以预料到,即便有些人点赞mark下来,有时间有心情去看,也没耐性去研究我的心血成果。不过我已经保全了自己写作的良知——分享自己的经验尽量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保留着一部分心理准备,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能get到我的心意。 

3、其实我研制出来的时间管理方法操作很简单——要灵动,在实践中调整计划,而不是计划决定实践因为这不可控。如果你get到这句话,结合第二部分那几张纸格式,本文就看完了。全文有75%内容特意写给拖延症和暴躁症的朋友看的,对自己要诚实,不要用物质激励动力因为这个途径不够持续,对付人性的劣根,请用人性的光辉。

4、我只是一个GTD的入门生,如果本文有什么错误的观念,欢迎交流学习。但究竟是不是真的错了,还需要读者大大实践得真知。究竟有用还是没有用,试过才知道。

站在我本人的角度,我希望读者能赞同文章的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

然而为了各位的思想独立性着想,我又希望你们在面对一些看起来似乎正确的事时能始终持保留态度。我希望你们能通过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依赖网络上繁杂如海的“好技巧”“好习惯”。大家经历过小中学教育都不喜欢填鸭式教学,不喜欢背答案,然而这种僵硬的思维模式——即喜欢套用答题模板——依然根深蒂固跟随你们来到今日。诚然我不久前写过一篇介绍思维模型的文,但如果你沿用了我的成果却不加以创新,我情愿当初你未看过这篇文章。

(所以你有没有胆量开展一次为期一周的时间管理试验?)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22/14561110773065.jpg


来源邀稿:陈慧欣欣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19/14558462277345.jpg

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53960847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