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父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204/14545549193864.png
“消费父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文/蓑依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在大学做老师的朋友最近被八竿子才能打着的亲戚家的事情烦得要命。事情是这样的,亲戚家的姑娘在朋友所在大学读大四,马上临近毕业了,大家都去找实习单位,她不找,因为她觉得这个社会不公平,死乞白赖地拿着简历给人堆笑脸,人家都未必待见,于是,她来找我朋友,我朋友一看她是这种态度,就想着不能帮她,要让她好好锻炼一下,不然以后正式找工作怎么办呢?朋友就一片苦心地把她劝走了。
谁知,没过几天,她和她的六十多岁的父亲同时出现在了朋友家门口。朋友惊愕不已,从他们家来学校至少要坐一晚上的火车,老人家哪能受得了,朋友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老人家一进门就打开手中的尼龙袋子,依次拿出小米、花生和红枣,说“我从老家给你带过来的,你一定要收下。”朋友看着他有些哆嗦的手,瞬间就想流泪。按照他现在的收入,哪里还要劳烦老爷子从老家辛苦运来。
老爷子也不含糊,坐下之后,开门见山就说“我这次来,是因为我们家姑娘找实习的事儿。她说她来找过你了,你不太想帮他。孩子,你要知道,你小的时候,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朋友有几次特别想插话进来对老爷子说:不是不想帮她,而是她心态有问题,但都忍下去了,直到最后,他听到老爷子说“你看,我这么大老远跑来,你不看在我从小看你长大的面子上,也要看到我五六十岁来看你的面子上,帮帮她”,他觉得自己的确应该忍,对于这样的父母,你还怎么做解释呢。于是,朋友抱着“少惹事儿”的心态,托各种关系,帮她在中学找了一份实习老师的工作,觉得终于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之后,女孩儿又来找他了。这次的事情是她的毕业论文开题一直通不过,她想要我朋友帮她给老师说说,通融一下,让她通过。朋友和她不属于同一个院系,并且和她的老师没有一点交际;再者,身为一位老师,怎么能做这种“违规”的事情;还有,你论文有问题,你去找自己的老师讨论啊,为什么要来找所谓的亲戚帮忙。朋友因为上次的事情还觉得心里不舒服,加之这件事情“三观”就有问题,于是果断拒绝。
这次“拒绝”的后果是朋友在半夜接到女孩儿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她的孩子要自杀,因为论文开题不通过,已经几天没吃没喝了,老爷子拜托我朋友一定要在天亮以后解决这个事情,否则女儿性命堪忧。朋友听完老爷子的“要求”,把他的号码拉了黑名单,实在是不想再有任何瓜葛了。
同样的场面出现,他的父亲又坐火车来学校了,带着女儿去朋友家,仿佛要发泄愤怒一般,超大声敲门。朋友和家人从猫眼里面看到这个场面,只好装作没听到,因为实在不知道如何应对。老爷子带着女儿就在楼道里一站一天,直到晚上才离去,这一天,朋友的痛苦可想而知。
女生给他打了很多电话,朋友只好拉黑;没想到她还换着号码给他打,朋友就更加厌恶了。那几天,朋友说像做贼一样回家,生怕遇上他们。他知道对于这样一对父女,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只能听从,没有办法的他,只好一再逃避。过了几天后,她才知道所谓的“走投无路”的父女大闹了院系和学校,女儿被暂时要求回家休整。
朋友对我说这话时,喝了一点酒,眼睛里充盈着泪水,我能感觉到他一直在克制。我们这些从村里、乡镇走出来的孩子,知道这样做很不近人情,除了有一点点的自责外,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怒其不争”,是对“消费父母”的孩子的彻底愤怒。
对于一个大四的孩子而言,实习、毕业论文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也是作为一个学生最最分内的事情。如果做不好,就像是考生没有考好一样,是考生能力的问题,和父母一点关系也没有。为什么要让年迈的父母“出场”,在他最不熟悉的“舞台”上,显得狼狈?
父母面对孩子,很多时候是没有理智的,尤其对于老来得子的人来说,搭上命也要让孩子高兴。可是,孩子真的有权利让父母“搭上命”么?特别是在自己一塌糊涂的时候,有什么资格让父母来为你的不负责任买单?!
在我读幼儿园和小学的时候,经常会有被打、被骂的小朋友叫他们的父母去学校,为他出口气。那个时候,在我们眼里,都是瞧不起这样的孩子的,在我们根本不懂事的年龄,我们也是模糊地认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才是英雄,即便父母来了,打了别人一顿,又有什么好逞强的,又不是你自己的拳头。而且,根据我后来的发现,那些去学校帮助孩子大人的父母,不管是在村子里,还是在单位里,基本都没有好人缘,而且亲子关系也很差。
“消费父母”真的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让父母去给人“送礼”,让父母凭借自己的颜面去绑架亲戚,让父母为了不争气的孩子在学生和老师面前呈现“闹剧”,这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我们做得不好,做得特别出格,本身就已经伤害到父母了,更不要说让他们来为我们买单了。
读高中时,班里有男生打架斗殴,班主任没办法时,就会把他们的父母叫来。我从窗户往外看,楼道里、站在班主任面前的父母像是一个错做事情的孩子,涨红着脸,使劲低头,赔着不是。每到那个场景出现,我心中都会泛起各种滋味:有的是对老师的不满,为什么学生犯错,要来羞辱他们的父母,尤其是有些老师嗓门极大、说话特别难听;有时是警告自己:一辈子都不给父母这样难堪的时刻;有时,就是想跑过去,揍拿个男生一拳。
前段时间,我也被父母“绑架”了一次。有个高中女生给我写信,说了很多和同伴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学习上的迷茫之类的。那段时间,我一边忙着参加考试,晚上还参加剧本研讨,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回复,并且说实话,我就算有些时间,也不会回复。
每天收到大量的邮件或者留言,我基本都会看,但只会挑选我应该回答的、值得回答的去回答,总不能有人告诉我“我今天吃撑了”,我也要说“哎呀,记得吃点肠胃药哦”,真没那么闲去管和朋友闹了点小矛盾这类事情,也许对于她来说,这事儿比天大,可是,我也是有选择权的不是么?
然后,是一周后,她妈妈来给我留言,强烈指责我说:我不回复她女儿,我是不负责任的。我回复她说:阿姨,我觉得那些事情,你身为她的妈妈和她谈谈更好,我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您就在她身边啊。她妈妈立刻“软了”下来说:姑娘,你可不可以把她给你的信发给我一下,孩子有什么事儿都不和我说,只是今天告诉我让我以妈妈的身份来帮她来催一催你。
“以妈妈的身份”“以爸爸的身份”貌似好使,因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可是,孩子是否知道,如果遇到一个脾气也很火爆的人,她母亲说的那些话,足够让人家更加恶言相向地对她妈妈反击,妈妈会很难过的啊。没有事情是只有“父母出面”才能解决掉的,疼爱应该珍藏,万不能随意使用呢。
来源投稿:蓑依
作者简介:蓑依,一个值得你认识的美好而有力量的姑娘。戏剧硕士,畅销书作家。已出版《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
微博:蓑依;微信公众号:蓑依。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510421797.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