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霾真的解决不了么?

(2016-01-29 14:27:49)

雾霾真的解决不了么?

文/汪恒(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第一,的确永远解决不了,下面的这幅图在中国的网络上流传非常广,是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利用自己的卫星数据计算的2001-2006年全球PM2.5浓度图,大家可以看看北非,西亚和新疆,都是浓度非常高的地方,但他们PM2.5这么高,是因为沙漠的缘故。即使我们把全中国的工厂都关了,到了春天,你也必须给沙漠盖个盖子,才能把PM2.5浓度降下来。(感谢 @建川的补充:澳大利亚占国土中间的那部分其中大部分是长满了沙地植物的沙地(也可以叫荒漠草原),类似于我国的科尔沁草原,年降水在300毫米左右,和我国内蒙西部、南疆的流动沙丘起风沙的纯沙漠年降水50毫米以下有着本质区别。另外,沙漠是本身就存在的,没有人类的时候也有沙漠,因此雾霾本身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不是要消灭沙漠,而是说,想灭绝雾霾是不可能的)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79484037.png第二,如果不考虑沙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能,至少我觉得能达到我们能接受的程度,但看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还是上面这幅图,很明显可以看出北美,欧洲,韩日的浓度还是要比其他欠发达地区(不包括中印和东南亚已经北非西亚)高,这说明PM2.5浓度与经济发展还是有关系的,但是中国印度这种bug级的存在,又说明这种关系是很复杂的。从污染源来看,我们可以把污染分为生活性污染和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本人研究不多,就不多说了,从生产源来看,其实污染排放基本可以由下面这个式子来决定:
Z=eψS
其中Z是污染排放量,S是经济规模,ψ是产业结构,就是经济总量中污染性产业的比重,e则是单位污染排放密度,就是一个单位的产出要排放多少的污染物。我们现在还要发展,因此经济规模基本是不能动的;ψ是产业结构,如果在市场经济下,这玩意一般都跟资本密集程度正相关,也就是说越有钱,产业结构就越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往往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说起来,这也没什么法子好想;最有希望的就是e,这东西是纯技术含量的东西,技术水平高,污染排放就少。说到底这也是烂大街的结论,但是做起来也很难。最简单的,技术改造也要钱啊,这个成本究竟谁出?在拿改造产业结构说,中国已经在重化工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一个河北的钢产量就已经傲视全球了,河北的钢就是便宜,能怎么办?其实,我觉得最可怕的其实是中国的工业规模,这不但造成了中国巨大的环境污染,还决定了没人能给我们接盘。在中国之前,从来没有那个10亿人口级的国家经历过如此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也没有那个国家的工业化规模达到中国这个级别,有些东西光靠技术是没有用的,首先你不一定负担得起成本,其次就算负担得起成本你也没办法完全消除污染,不然的话美欧就应该完全没有污染才对。随着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极重污染产业逐渐转移是个必然趋势,但是看看印度现在的污染,他们愿意接锅吗?这么大规模的工业转移水平,离不开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一系列条件,哪个国家能接?就算解决了,我们以后恐怕就得抱怨每年刮南风时,越南那边吹来的霾了,就如同韩日现在抱怨我们一样。
     当然中国也有绝招,经济的问题政治方法来解决,最典型的就是节能减排,中国政府直接规定你完成不了任务就别想升官了,这个政策超级牛逼,中国的几种污染物已经连着将近十年排放量持续下降。但是这种政治治理的后果是什么呢?山东临沂被环保约谈后“休克式”治霾关57家企业6万人失业。这种顾头不顾腚的治理,说句实话,没准过不了多久就要跟要治霾所以不准降油价的政策一样被人喷死。
由于没什么数据,只能就我自己研究的范围简单说一下,可能也没那么有趣。
————————————————

我来说说我们的e为什么高,我们着重来看一下能源结构。看看下面的表,这是2014年全球能能结构图,中国的能源结构实在是无解啊,全球原煤消耗比重不过30%,美国不过19.7%,中国居然逆天地到了66%,印度也到了56.5%,其实这已经非常能说明为什么中国和印度的空气质量这么差了。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79859738.png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79872707.png

《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这篇文献详尽的介绍了为什么煤是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我就不越俎代庖了,大家自己点进去看看看就好。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咱要烧煤呢?
两个原因:1、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要用煤。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的煤炭储量2013年底为2362.9亿吨,而2012年的消费量不过35亿吨;而与之对比的石油,储量不过33.67亿吨,消费量4.76亿吨,一对比就知道该用哪个。
2、煤炭的确更便宜。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目前上海地区天然气管道气工业用价格约每立方米4.29元,那么天然气产生热量的价格就是1865-1981大卡/元;而常规火电厂需一般需要热值为5500大卡/公斤的煤炭,按照今天阿里巴巴上980元一吨的价格(热能值为6300大卡/公斤),一元煤炭能产生5500大卡的能量。即使按照1.6元的民用天然气价格,1元钱的天然气也不过产生5000大卡左右的热量,10%的价格差价谁来补?但毫无疑问,天然气能够很大程度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但就像我回答有的知友时说的,PM2.5降了10%也许你体会不到,但电价涨了10%你肯定得跳脚。所以你在心安理得的用着高耗能电器或者享受着低价暖气时,请千万不要指责政府治污不力,因为没准你自己就是始作俑者。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80161614.png

为了更直观地让大家感受一下煤污染的厉害,我给出了2015年以来哈尔滨和沈阳两座城市的每周霾出现频率图(版权所有,禁止引用),发现没有,没供暖时两座城市霾出现频率基本为0 ,一旦开始供暖了吗,呵呵。
其实说到这,问题很清晰了,如果不用煤,核电大家支不支持?(别跟我提新能源,就现在他们的水平只能做配角),如果不支持,用天然气,提价10%(可能不止)大家支不支持?如果不支持,就接着忍雾霾吧。
当然后面的知友拿北京奥运会举例子,问题很好,但我推荐这篇文章,The Promise of Beijing: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2008 Olympic Games on Air Quality
陈玉宇写的。(他2013年写的一篇论文指出中国北方人的寿命因为供暖导致的大气污染而少了5.5年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奥运会的确改善了北京的大气环境,不过当年底北京的环境质量恶化就反弹了。大家觉得这样折腾很有意思吗?河北的工厂开了停,停了开,那些设备都是金刚不坏之身啊?其实我很想写一篇叫做开会开出来的蓝天的答案,太懒了,等有机会写出来,让大家看看中国这种运动式治污。
当然还有个问题其实我没提,就是我们究竟是怎么评价环境的价值的,这事实上是环境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这也直接关系到我们该花多大代价治污。
————————————————
再补充个数据,德国的电价,德国电价增幅居工业国家之首(《法兰克福汇报》网站5月12日报道,据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德国能源转型政策以及输电基础设施建设推高了德国近年电价。2002年至2012年,居民及大部分企业用电价格增长了83%,超过所有工业化国家。在接受调查的27个OECD成员国中,德国平均电价26.36欧分/千瓦时,只有丹麦电价29.83欧分高于德国。法国电价是13.63欧分,美国9.25欧分。德国工业用电自2002年以来增长125%,即使享受能源转型补贴,电价仍达11.57欧分,排第6位。挪威和美国的工业电价分别为3.58欧分和5.21欧分。
),这是商务部的消息,2014年的。德国是我很佩服的一个国家,不但放弃核电,还在减少化石能源。我很希望德国能成功,那样我们就有指路的明灯了,但是现在德国人正在承受能源不足的阵痛,2002-2012年的电力均价达到26欧分,两块六一度电实在太高。对于是否采用超常规手段治污我其实也不清楚,因为我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为此付出多少,又能得到多少。但是光从电价上看,我觉得老百姓不一定会支持。从我个人倾向来说,我宁愿电价贵点,因为我个人觉得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实在太有点自以为是了。


———————————————
我说霾是一种自然现象永远无法解决,且在沙漠地区非常严重的情况引起了很大的不满与争议。但事实就是事实,按照中国气象局的定义,霾是指当空气湿度不足80%且大气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这在沙漠中十分常见。如果还不满意,请自行搜索: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两种能见度仪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源受到沙尘暴袭击能见度不足100米。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83805914.jpg


资料来源:2014年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


来源邀稿:汪恒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9/14540487642530.jpg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63429/answer/772007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