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

(2016-01-20 17:27:58)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0/1453281933305.jpg

外国五十年经典长篇小说书单


日本(7部) 
川端康成《雪国》(创作期:1935—1947) 
谷崎润一郎《细雪》(1948) 
三岛由纪夫《金阁寺》(1956) 
安部公房《砂女》(1962) 
大江健三郎《性的人》(1963) 
村上龙《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1976)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1987) 

印度(2部) 
萨尔曼·拉什迪《午夜的孩子》(1981) 
阿伦德哈蒂·罗易《卑微的神灵》(1997) 

以色列(1部) 
阿摩司·奥兹《我的米海尔》(1968) 

摩洛哥(1部) 
塔哈尔·本·杰伦《神圣的夜晚》(1987) 

南非(1部) 
娜汀·戈迪默《我儿子的故事》(1990) 

美国(21部) 
1、罗伯特·佩·华伦《国王的人马》(1946) 
2、诺曼·梅勒《裸者与死者》(1948) 
3、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 
4、欧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1952) 
5、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1957) 
6、伯纳德·马拉默德《店员》(1957,又译《伙计》) 
7、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1958) 
8、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1960—1990) 
9、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 
10、凯瑟琳·安·波特《愚人船》(1962) 
11、楚曼·卡波第《冷血》(1966,又译《凶杀》) 
12、库尔特·冯内古特《五号屠场》(1969) 
13、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1975) 
14、约翰·欧文《加普的世界》(1978,中译为《诱惑》) 
15、威廉·斯泰伦《苏菲的抉择》(1979) 
16、艾丽丝·沃克《紫颜色》(1982) 
17、威廉·肯尼迪《斑鸠菊》(1983,中译为《铁草》) 
18、拉里·麦克默特里《孤独鸽》(1986) 
19、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 
20、E.L.多克特罗《比利·巴思格特》(1989) 
21、简·斯迈利《一千英亩》(1991) 

加拿大(2部) 
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1992) 
卡萝尔·希尔兹《斯通家史札记》(1995)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人物。 

澳大利亚(3部) 
帕特里克·怀特《人树》(1955) 
汤玛斯·肯纳利《辛德勒的名单》(1982) 
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1988) 

英国(9部)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1945) 
格雷厄姆·格林《问题的核心》(1948) 
威廉·戈尔丁《蝇王》(1954) 
莫丽尔·斯帕克《布罗迪小姐的青春》(1961)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1962)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1962)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1969) 
维·苏·奈保尔《大河湾》(1979,原为《特立尼达人》) 
A.S.拜厄特《占有》(1990) 

爱尔兰(1部) 
J.唐利维《姜人》(1956,书名又译《眼线》) 

法国(16部) 
阿尔贝·加缪《鼠疫》(1947) 
让·吉奥诺《屋顶轻骑兵》(1951) 
弗朗索瓦丝·萨冈《你好,忧愁》(1954) 
阿·罗伯—格里耶《橡皮》(1953) 
米歇尔·布托尔《变》(1957) 
雷蒙·格诺《地铁姑娘扎姬》(1959) 
克洛德·西蒙《弗兰德公路》(1960)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熔炼》(1968) 
勒克莱齐奥《战争》(1970)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1970)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暗铺街》(1978) 
乔治·佩雷克《人生拼图版》(1978) 
菲利浦·索莱尔斯《女人们》(1983)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1984) 
安德列·马奇诺《法兰西遗嘱》(1995) 
让·埃什诺兹《我走了》(1999) 

德国(5部) 
E.P.雷马克《凯旋门》(1946) 
君特·格拉斯《铁皮鼓》(1959) 
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1968) 
海因里希·伯尔《莱尼和他们》(1971,又译名《女士及众生相》)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香水》(1985) 

瑞士(1部) 
马克斯·弗里施《能干的法贝尔》(1957) 

意大利(3部) 
托·迪·兰佩杜萨《豹》(1958) 
伊塔洛·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1979) 
翁贝尔托·埃科《玫瑰的名字》(1980) 

俄罗斯(4部)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1957) 
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1966) 
索尔仁尼琴《癌症房》(1970) 
阿斯塔菲耶夫《鱼王》(1975) 

希腊(1部) 
尼可斯·卡赞扎基斯《基督的最后诱惑》(1955) 

塞尔维亚(1部) 
米洛拉德·帕维奇《哈扎尔辞典》(1984) 

捷克(2部)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1982)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西班牙(1部) 
佛朗西斯科·阿亚拉《惨死如狗》(1958) 

葡萄牙(1部) 
若泽·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1982) 

拉丁美洲(总计23部) 

巴西(2部) 
吉马朗埃斯·罗萨《广阔的腹地:条条小径》(1956) 
若热·亚马多《加布里埃拉》(1958) 

墨西哥(4部)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1955) 
卡洛斯·富恩特斯《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 
德尔·帕索《帝国轶闻》(1987) 
劳拉·埃斯基韦尔《恰似水于巧克力》(1989) 

危地马拉(1部) 
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1949) 

多米尼加联邦(1部) 
简·里斯《藻海无边》(1966) 

古巴(3部) 
莱萨马·利马《天堂》(1966) 
卡夫雷拉·因方特《三只忧伤的老虎》(1967) 
塞维罗·萨多伊《眼镜蛇》(1972) 

哥伦比亚(2部)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967) 
阿尔瓦雷斯·加尔德阿萨瓦尔《白痴市场》(1974) 

秘鲁(3部) 
何塞·玛利亚·阿格达斯《深沉的河流》(1958)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绿房子》(1966) 
布里塞·埃切尼克《胡利乌斯的世界》(1971) 

智利(2部) 
何塞·多诺索《污秽的夜鸟》(1970) 
依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1982) 

阿根廷(3部) 
埃内斯托·萨瓦托《英雄与坟墓》(1961) 
胡里奥·科塔萨尔《跳房子》(1963) 
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1976) 

巴拉圭(1部) 
罗亚·巴斯托斯《人子》(1960) 

乌拉圭(1部) 
胡安·卡洛斯·奥内蒂《造船厂》(1961)


来源网络:红豆居士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20/14532818476724.jpg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428/09/11548039_37282634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