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地不同,才是特立独行

(2016-01-09 11:27:44)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09/14523100383020.jpg

用心地不同,才是特立独行

文/蓑依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特立独行”是个用滥了的词,也是个很少会被用对的词。我见过很多另类的人,却很少见到特立独行的人,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日复一日地用心,用积水成渊的勤恳来换取可能不太惹人注意的精致,尤其是在这个看效应的时代,似乎效应越大,就越成功。

 

 朋友的公司要招聘,收到了上百封简历,但依旧觉得找到满意的人很难。这几天她一直在忙着处理各种客户提出的问题,零零碎碎的要求让她疲惫不堪,就在这时,一名想要应聘的姑娘把能找到的公司资料用数据化的手段,以报表的形式发给她一份客户信息分析图,瞬间理清了让她烦恼已久的问题,于是她只给这位姑娘回了一句话:“明天就来上班吧。”

估计很多和她一起应聘的人都会惊讶她怎么能够这么快且顺利地进入公司,无他,唯用心而已,只是多做了那么一点点,就让形势变得不同。经常听到很多人评价自己说:“我是个很特立独行的人。”但眼观他们的作为,只能说是另类,甚至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并没有从心出发,去产出有质量的不同,所以最后成为笑柄也不足为怪。

 

我一个朋友想去报社实习,可是实习生的名额已满,好像一点机会也没有了,但他不想放弃,又是真心热爱新闻,于是一个人坐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报社大厦,把这份报纸的主编堵在了卫生间里,请求主编给他一次机会。主编看到行李还背在身上、脸上还冒着热汗的他,口干舌燥地讲述对这份报纸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时,立刻打电话让人事部把他留下,三个月之后,他顺利转为正式员工。

每当听到准毕业生们说“好的实习工作没有门路”时,我总会想起我这个朋友的故事,也许很多人看到没有名额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只是用尽心力为自己争取最后一次机会,什么东西都抵挡不住用心,它可以让一切腐朽化为神奇。我喜欢这样的特立独行,有一种因为用心而带来的美。

我在做记者时,采访过几十位名人,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三位,以致于到现在好多年过去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些事带给我的思索与觉醒。

 

第一位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佩瑜先生的经纪人。因为条件限制,当时我对王先生进行的是电话采访,但我的稿件却要转化成人物报道的形式,这个叙述角度的转换过程对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很困难的。我改过几遍之后,便发给她的经纪人看。我知道大多数的经纪人只会快速地浏览一遍,只要写得没有出入即可,我想王先生又不是有各种绯闻的明星艺人,应该更容易通过,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我收到的是她的经纪人发给我的密密麻麻的修改稿件,具体到每个用字、每个标点。

看到邮件的一瞬间,我羞愧难当,我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写篇文章,竟然有大量的不通顺字句,更不要说还有错别字。在文章的最下面,她的经纪人给我留言说:“事实材料没有任何出入,但是一篇好的报道,首先要让人能够通顺地读下去。虽说如果不改照样可以发出来,可我觉得如果语句不顺畅,会影响到读者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对王先生也是不尊重的。”我把经纪人修改过的文章打印出来,珍藏了起来,并且在以后写采访稿时,于细节处也会多看几眼。纵然以后还是遇到过很不负责的经纪人,可我告诉自己:不是为别人负责,只是为自己负责。

王佩瑜先生的艺术水准非常高,就该有配得上她的才能的好文字,她的经纪人身体力行,用在细节处的用心,教会了初入职场的我:没有做不好,只有浮皮潦草。

 

另外两位让我另眼相看的是乐嘉和吴虹飞。我做好采访提纲发给了乐嘉的经纪人,她说会尽量说服他接受采访,没想到的是,刚刚沟通完毕,网络上展开了对他的一番争论,他不想在这个节点做太多采访,经纪人对我说明了缘由之后,又道:“真的很抱歉,但乐嘉老师让我寄给您他的一本新书,希望您能收下。”这一句话,让当时正在昆明公交车上的我瞬间感觉到了温暖。我想要采访的人很多,被拒是正常的,有时候,哪怕采访提纲被对方修改过十几遍,最后还是会被放鸽子,而我也只能无可奈何,但乐嘉对一个记者劳动的尊重,让我感受到了他的用心,我想这也是他事业蒸蒸日上的原因吧。

 

还有吴虹飞,长长的采访之后,她跟我要了地址,送了我她的新书《黄段子》。后来,不管人们对她有多少争议,我都深深地记得那个夜晚,她说要送书给我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感同身受。用心做事,不仅是在尊重对方,也是在尊重自己。

后来,我出了新书,编辑说:“你可以整理好赠书名单,由我们这边帮你发出。”我知道她是为我好,这样省钱又省力,但我没有。我希望在扉页处写上对每个人的祝福和感谢,在一笔一画中回想和某个人相处、相知的时光,虽然这花费了我很多精力,尤其是在新书宣传期时间那么紧张的情况下。虽然对方并不一定都能感受到,但用心做了,就会与众不同。有时,收到朋友寄过来的书,签名版和不签名版在我的心里分量还是不同的,即便对方会以“我的字很丑”为由来解释。

“特立独行”是个用滥了的词,也是个很少会被用对的词。我见过很多另类的人,却很少见到特立独行的人,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日复一日地用心,用积水成渊的勤恳来换取可能不太惹人注意的精致,尤其是在这个看效应的时代,似乎效应越大,就越成功。

我还是喜欢细节处带给人的温暖和信心,也相信这种力量能滴水穿石,终究会凿破矫饰的皮层,拥有别有洞天的精彩。

 

来源图书:蓑依《这世上没有毫无道理的横空出世》

作者简介:蓑依,一个值得你认识的美好而有力量的姑娘。戏剧硕士,跑步上瘾者、嗜书如命者。其文字真诚冷峻、常常一针见血地戳穿世人的伪装。已出版畅销书《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60108/1452233982432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