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为何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文/爱小臭(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Youtube上的Vsause有一期视频很详细的讨论了这个问题:
https:///watch?v=Pxb5lSPLy9c&index=5&list=PLZRRxQcaEjA7kcmXICcmzIT
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几乎都是对数的(Logarithmic)而非线性累加的(additive)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0912140.png比如人类的听觉:
开一个扬声器,你的耳朵感受到一个音量;如果你打开另外一个扬声器,音量调到一样,声波的振幅达到了原来的两倍,但是你耳朵感受到的“音量”却远远不到两倍。而如果要达到“两倍音量”感知,你需要大概10个扬声器,“四倍”则需要100个扬声器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1154116.png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1158670.png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1157144.png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1155663.png
这种感知是被“硬集成”(hardwired)到我们脑海中的。因为对于自然选择,“比例”比“绝对值”重要得多。比如我们评估危险:那个草丛里面藏了1只狮子可怕还是2只狮子可怕?当然是两只啦;但是如果是198只与199只相比呢?好像没什么区别。两种情形下,狮子差别的绝对值都是1只,但是造成我们对“危险性”的评估是完全不一样的。
但是“比例感知”不总是有益的,很多情况下,逻辑上,“比例”并不比“绝对值”重要,但是我们还是会潜意识的倾向于”比例“感知:
”被宰困境“:假设你买菜,一斤小白菜市场价5块钱,黑心菜农坑了你,卖你10块。知道真相的你眼泪流下来,愤恨不已;但是如果你买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市场价500万,但是黑心商家收了你505万,知道真相的你,也许就没那么气愤,或者有,但是也没有买小白菜被坑一倍价钱那么羞耻。虽然理性上讲后一种你损失了多得多。
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同样是这样:2~3岁经历了一年,和我已有生命的总长度一样;到了80岁,再经历一年,只是我经历岁月的1/80。“比例感知”让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对数级增加。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1772897.png
显然这种感知是”非理性“的。对我们”好好过着一辈子“也是不利的。但是像”被宰困境“中一样,我们可以依靠”理性“来”纠正“这种”感知偏差“。但是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对时间的敏感。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同时和我们的经历有关---如果一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新奇的,未知的。这样的记忆在我们脑海中”感觉“时间更长,这样的经历几分钟,和一个下午捏泡泡的记忆相比,前者会占据更多的空间。这并不是你的大脑为这些记忆创造了更多的信息,而是制造了更多”拷贝“。对于年轻的你:几乎每一刻都是新奇的,令人激动的: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看到动画片,第一次学习数学,第一次去商场,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交到交心小伙伴。这些里程碑式的记忆在随后你的岁月中,会”感觉起来“占据了”更长的时间“
(Because your brain is putting in all these new details, when you
think back on it later, there's so much more to remember, it just
seems slower)。
有共性的回忆趋向于粘合在一起,标志性的回忆倾向于鹤立鸡群(Common experiences bland together;
iconic memories stand out)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2036162.png
所以,大家想到对策了吗?没错,如果要抵消我们的”对数感知“,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生命精彩程度“指数级增长---我们要不停的创造”激动人心“的回忆----精彩的、奇怪的、酷的。在人生中树立无数的里程碑:小到读一本新的小说,尝试新的音乐,养一种难以成活的植物;大到下决心去读一个博士学位,在陌生的城市工作3年,写一本书。
真是艰巨的任务呐,不过不是不可完成的。如果你不想让你珍贵的生命咻~得一下,就飞走了。
另外要说一点:“再不疯狂就老啦!”是一派胡言,隐藏着“老了就该弃疗”的有毒思想。按照上文说的,老了才应该更加“疯狂”好么?“退学去旅行,再不疯狂就老了。”你老了就不能旅行了么?相反的,你老了你能做到:学什么一学就会,练身体一练就强么?
来源邀稿:爱小臭
原文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24529/answer/74554726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217/14503332934440.jpg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824529/answer/7455472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