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罩杯的少女呀,请不要来CBD上班

A罩杯的少女呀,请不要来CBD上班
文/龚莞婷
(简书)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走进六号厅看《我的少女时代》的我,和看完电影走出来的我并没有什么不同,究其根源——核磁共振感不够强烈啊…
我也没有胡编乱造,作为95后看这部定位在七八十年代为背景的片子,本身就隔了一个年代感,但也不妨碍,初心萌动这回事说到底是不会受时代更改而影响的,毕竟感情这种事,谁都有第一次嘛。所以电影里有了那句“在那个没有手机、网络的年代,消失是很容易的事。”但现代学生有几个没有手机呢?学校倒是会对此上心,禁止在校使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切问题都会有即可循的。倒不如拍一个我几年前高中时常发生的现象——老师在讲台抄起锤子现场砸手机,这才顺应时代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了,也不能全说这部片子不能不给八零后留有怀念青春的余地,导演有她的想法和定位,那我想说,你虽然不堕胎、不劈腿,但你能保证真的从头到尾没有沾染“不够血”的定义吗?
不狗血的定义是什么?至少得做到让观众耳目一新,然而这是一开场就落俗的场景,有点联想能力的观众都知道:一群男生夸她好可爱,一定不是那个丑到浮夸的林真心,自行车背后一定另有其人,你当观众都是傻子吗?
不狗血的定义是什么?这很宽泛,但一定是没有结尾处的那场戏——徐太宇遭遇各种脑补创击导致脑中有血块,为了让女主安心而故意选择和校花在一起,于是又插入那段大雨里“真挚”的难舍难分,明明想要靠近,林真心摔倒后看都没看背后,就伸出手拒绝了徐太宇的真情,林真心自己内心就足够纠葛,最后选择了自己以大哭的方式消化这段看似悲剧的狗血桥段,当然了,这个当口观众席上不乏有剧情太入太强的小女生哭了,但大多她们也是因为浮想联翩到自己曾经有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被自己的自怨自艾打动哭的,和你这个车祸后让好朋友校草来告诉林真心一切所谓的“真相”无关,还有啊,那一幕幕校草回忆徐太宇出国前给他讲一些发生在林真心身上一些细思极恐的事儿,像“她每天早餐都要纠结五分钟,最后还是选择萝卜糕”“她走路经常不注意看路”,其实都是老梗了,这种男人的情感看似细腻,实则并不常见,况且,一个男人愿意跟另一个男人倾诉自己如何具体爱一个女孩子,具体到细枝末节这种事,比搞基的概率还要小吧,男生之间的友谊根本不会这么细腻到琐碎的。
他们直接、坦诚、内心戏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刘德华和言承旭出现让观众席疯狂前,荧幕坚持一刻钟之久,把一堆纸上的语言一句句读出来,譬如“女生说不想理你,其实就是很在乎你,表现出对他很坏,其实是想靠近”“我们选择第一个砸中的人不是真的讨厌他,而是眼里只有他”…等一系列道理,将观众内心积攒许久但不知如何表达的情愫总结出来,令人哗然,虽有点强行的性质,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乏味和不舒服,这是影片较好的一部分。
扯回正题,之所以说这是台湾的少女时代,是因为它的确不太符合我刚经历不久的初高中生活,最夸张的是那次校会表彰,由徐太宇被污蔑作弊一事引发学生集体抗议闹事,最终校长妥协,剧情上虽给人一种快慰,但太不真实,经历过高三的我们都明白,那是一段我们哪怕再怀念也不愿重蹈覆辙的路,因为那时我们的内心都被高考挤压到一种近乎畸形的变态和脆弱,我们小心翼翼,有后怕的女生甚至控制自己上厕所的次数,体育课都留在班级写作业为了节省时间看书,我们是压迫下的奴隶,谁又敢轻易做领头人为事不关己的人豁出一切,放弃保送的名额?台湾的教育比较开放,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学业不会给出太多压力,而我们不同,尽管会恋爱也是私底下偷偷摸摸,要躲避多少道外界的眼光,生怕相互间一个略带暧昧的眼神就被教导主任看穿、被喊家长,现在我们看来不足挂齿的小事,在那时候真的像“天塌了”的即视感。
还有还有,真实的青春其实在大多人眼里,还是枯燥的课堂上弄出来的一些小闹趣最为记忆犹新,比如为什么数学老师总是秃顶,他们上课的语言为何总是有好笑的规律,还总有人记录成段子供我们往后捧腹大笑,不然你看中国大学生这么多,还能真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好好学习,翘课出去溜冰,与小混混斗智斗勇吗?虽然我几年前的初中也不乏这种事,但这总是少数和阴暗的,很多可以还原班级里为大学奋斗向上的趣事,才是编剧真正应细细挖掘的吧。
说个真实的到必须接受的现实因素,那样的林真心遇到所倾慕的各方面全能的校草容易,有个处处维护他的徐太宇骑士可是难上加难,而且我身边还有朋友上大学还没恋爱过的呢,你可以说他们传奇,但人家也有自己的青春,能力就是他们的青春,这又如何定义?
而这部片之所以被吹捧的火热,主要是近几年来大陆拍的青春爱情片都不谋而合的一致,如出一辙的滥情桥段导致观众们的门槛放低,而我想说,起点都已放宽,精彩又怎样?
不过一味的调侃它的不好,也会太显得装腔作势,至少“追星”会有共鸣;“现在一起养狗 以后一起遛狗,日久生情,狗又生狗”台词还是看出来用了心的;至少“幸运信”事件使得情节引出的自然还是诙谐,有看点的;至少大家考砸了自己用笔改分数,还是常有的。
虽然噱头十足,立意浅薄如A罩杯,但至少,从让自己开怀一笑几分钟这点来看,它还是值得一看的。
来源邀稿:龚莞婷的莞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123/14482650753351.jpg
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4c138fe06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