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暴力且患有神经过敏症的极左女博士
文/funky_lady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
对面坐着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波浪卷中长发披肩,身着黑白格子杉的女性。隔着西餐桌,正在用似打量又非打量的眼光审视着我,为什么我会觉得是审视而不是注视呢,我又看了看左手边的相亲资料,上面赫然印着“研读社哲”几个宋体黑字。被一位有着学院派气质并且研读社哲的女人所打量,有一种被探测仪扫描的异样感。
“你现在正在读博士对吗,好像还很喜欢哲学。”我小心翼翼的探出了我的利刃。她点了点头,“哲学的话只是蘸了蘸清水,粗浅得很。”我咽了口口水,接着道“你没有担心过读博士会造成自己在婚嫁市场上的贬值吗?” 她略有玩味地笑了笑,不置可否。
“您是想说,理性知识会伤害女人的女性气质么”她缓缓地端起了桌上的柚子茶,轻轻抽出吸管,在杯子边缘抿了一口。“古代哲学家和知识分子们大多更认可理性的世界,而隐晦地唾弃感性,制造了理性和感性的二元对立。并且把理性打上男性标签,感性打上女性标签,再让男性和女性二元对立,形成了男性高于女性的秩序。”果然,她开始摆谱了么,刚才话还不是很多,现在突然如泉涌般,我继续听着她的“说教”。
“然后,再对女性说,你的活动范围只能在感性的圈中,告诉她感性是女性美德,不可逾越。一旦涉及理性的圈子了,则会被觉得这是自己领土的男性们一脚踢开,用“变性词汇”对违纪者加以辱骂。喏,中国当下的“男人婆,双性人,女强人,第三类”就属于这些“变性词汇”。更为讽刺的是,千百年来,他们一边赞扬女人感性为美,一边却因感性低于理性的秩序论歧视感性,嘲笑女性。悖论啊悖论。”
“…………”听到这长篇大论,我下意识地看了看微掩在西装袖子里的右手手表,秒针走得仿佛比平常更慢了些。
“可是,男性偏好那类女性是事实,你无法扭转他们的基因吧。”
“那,请问你有没有想到过那种偏好也许跟进化论无关,本身也属于被社会建构出来的。性别文化,社会角色,两性气质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就是非天生,而是后天的,所以恐怕跟基因关系不是很大。”
“纯粹的【性感,可爱,娇媚,温柔】这种气质并不存在哦,我认为。我们所说的这些都是重重社会规范依赖社会强制反复书写,和【表演】自己的结果。女人这个性别的内在本质,是通过一套持续的行为生产,对身体进行性别的程式化,风格化【也就是操演】而稳固下来的,这些风格就是你刚才说的性感,可爱,娇媚,温柔。”她还是淡定地回答了我。
“关于这一点的话,很多性别歧视者都这么认为,说到底就是觉得女人在异性恋关系中,臣服才能成为她们的快感。,女人味也就是女人被性化的臣服过程中散发出来并获得肯定的一种本质罢了。另外,偶像剧越来越多元化,有各种口味的男性可供选择。”打字机般清晰吐出了这些字后,她合上了唇匣。
我感觉到了自己手心中出现的汗水,这就是气急败坏吧,从她那里得来的挫败感,想嘲弄她却不得的挫败感。呵呵,就算她口中所言是真,也无法改变我不愿意和这样让我失措,零女人味的女人共同生活,恋爱的想法。我抬起了头,张开嘴,鼓足勇气喷射出了最后的武器。
三秒之后,只见一个漆黑而泛着光泽的枪口对着我。
我感觉到自己的理性在那一刹那轰然崩塌了。
“当我用暴力颠覆女性身份时,你的理性就已经死亡了。”这是我最后听到的一句话。话语中带着些许兴奋和微微颤抖。
来源邀稿:funky_lady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022/14455080043836.jpghttp://www.douban.com/note/259303852/?start=0#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