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屎能治病吗?一场因诺贝尔奖而引发的中西医撕逼大战

吃屎能治病吗?一场因诺贝尔奖而引发的中西医撕逼大战
文/缓缓君(由缓缓说首发)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c2b021dad088d43ff0a991fa4d1fd2aa/a8b91f8b4710b912f64f7051c5fdfc039345223f.jpg
那么平均寿命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举例:小明家有兄弟三人,大明在5岁的时候夭折了,二明30岁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而小明呢,因为从教室里滚出去的时候摔断了腿所以免除了兵役,最终活到了70岁,那小明家三兄弟的平均寿命正好35岁。
古代婴幼儿夭折率高,战争频繁,所以平均寿命低。但从历朝历代的法定退休年龄可推断,成年男女自然寿命超过60岁是一种普遍现象,以古人平均寿命短来否定中医贡献是不成立的。当然,真正显著提高人类平均寿命的,还是西医,因为抗生素的发现大幅提高了婴幼儿的存活率。
对于论点二,缓缓君通过四个问题来进行解释。
第一个问题:科学是什么?
答: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并且是目前为止最严谨最可靠的方式。
严谨在哪?可靠在哪?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初步结论再根据结论作出预言,并且这些结论和预言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吧啦吧啦……
文科妹纸请尽情跳过蓝色字体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科学最严谨最可靠,其结论一定是对的么?其实,科学的进步是在不断推翻过去结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牛顿说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但牛顿忘了告诉你,他站上去的时候把巨人也给踩死了。
第二个问题,医学研究是用来干嘛的?
答: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而所有的应用学科都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无论中医、西医或是古今中外的传统医学,无非就是研究你得的是什么病,应该怎么治,以及为什么。
缓缓君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因为你有病啊,所以我得治啊。
第三个问题,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答:西医是一门科学,而中医是长期经验的总结。
西医用科学研究方法,不断研究病理和治疗方法间的因果性,从而确定治疗方式。西医发现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于是经过取样检查和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中医是一种千百年来试错经验的总结,得出了疾病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古人发现板蓝根可以抑制感冒,就把它写进了药方——“治天行大头热毒”(《本草述》),但古人不知道板蓝根能治病是因为它有抑制病毒的作用。而追求因果关系是人的天性,既然治了病,总得有个高大上的解释吧,不然怎么交(zhuang)代(bi)呢?于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天马行空地把原因归结到阴阳、五行、六气、胎毒等等,“发明”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各种中医理论,其结果就是用正确的结论来支持错误的原理。
第四个问题:怎么看待中医?
先来看看中医典籍中记载的让人啼笑皆非的偏方,《本草纲目》中记载,“小儿夜啼:牛屎一块安席下,勿令母知。”
翻译过来就是:小孩晚上哭闹怎么办?《本草纲目》告诉你,把一块牛粪放在席子底下,还不能告诉孩子她妈……
为什么最著名的中医典籍中也会记载着类似于巫术的偏方?因为中医是千百年来的经验总结,而经验这东西,自然会有对的部分和错的部分。《本草纲目》全书190多万字,收集医方11096个,受限于古人当时的认知能力,记载了一些愚昧的偏方怪方,所以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伪存精。
科学研究首先得有研究思路,并搜集研究的素材,而中医作为千百年来试错经验的总结就像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大量的研究素材。
就比如“怎么治疗疟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答题,而中医用千百年来的经验为这项研究提供了诸多的选项,把问答题变成了选择题。
屠哟哟在查询了两千多种中药方的基础上,从《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启发,并用西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取了青蒿素,拿到了国内自然科学领域的第一个诺奖,这是中西医结合的成功案例。屠呦呦在得奖后补充的那一句“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缓缓君认为是非常中肯的。
汉斯(诺奖委员会成员)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我们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得益于此)今天我们能够将这种新药推广到全世界,这是本届奖项的意义。因此你可以说(新药的创造)受到了传统医学的启发,但这个奖不是颁给传统医学的。”
中医不是科学,中医的理论基础很可能真的只是一坨屎(别忘了,屎也能用来治病),中医典籍中也存在着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偏方,但中医经长期积累流传下来的大量治疗手段是有用的,中医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大量的研究素材,这是中医的价值所在,也是本届诺贝尔医学奖的意义。
最后谈下缓缓对于这次撕逼大战的看法: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但首先它不是唯一的方法,其次它也从来都不是所谓的真理,在科学进步的过程中,过去的科学结论随时都有可能被推翻,而非科学的结论或许随着科学进步能够得到证实。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那些打着科学的旗号去全盘否定中医的人,对悬壶济世以身试药的古代医者是非常不公正的;由于观点不和而牵扯到人身攻击的行为更是粗鲁、狭隘和低级的。
科学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而不是让人变得粗鲁狭隘、唯我独尊,科学有它的局限性,所以缓缓君认为那些“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恰恰表现出了自身科学素养的不足。一个人首先应该有点温度,能够尊重不同领域的贡献,能够感受和传递世界的美好,如此才不至于变成一个有知识的撒比。
来源投稿:缓缓君
公众账号:缓缓说(huanhuanshuo520)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908/14416943947012.jpg
http://tieba.baidu.com/p/4093529229?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