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如何评价《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
文/小表妹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我印象很深的是,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妈她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她说你觉得如果冷清秋不怀孕,她会不会嫁给金燕西啊。
那时候我说肯定不会,我说冷清秋本来就不喜欢这种纨绔子弟。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把佳人和才子之间连上了红线,欧阳老师才是最适合骄傲的冷清秋的那个人。
现在想想,还是会的。
冷清秋是个典型,她不是万人如海中的只身一位。她的出身,到心性,到她的归宿,她的每一步都能在这个社会找到一个准确的参照。
冷清秋很幸运,她长了一张很漂亮的脸蛋,这可以是她实现阶级跳跃的第一门票,只要她想。
冷清秋的心态经历是阶段性,起初是涉世未深的自我意识。
她追求纯粹的形式感,认为内涵的人最重要,而金钱和地位是内涵的头号敌人。
在她眼里,还未熟识的金燕西就是酒池肉林的化身,和纸墨笔砚毫无关联。
随口是疯狂的追求,追到家里,追到学校里。
这时候也是最值得玩味的部分。
这时候她接触的是另一个世界,她惊讶于金燕西的倜傥风流,沉溺于金燕西的温柔周到,她似乎意识到,才子不再是穷秀才,而是真少爷。
她沉迷了。
冷清秋的个性是矛盾的。
一方面她独立大胆,行事果敢,她在人生追求上坚持脱俗的理想。
一方面也有着俗世女子的追求:我想要的无非是荣华富贵。
外刚内柔。
不过婚前吃禁果这一点,倒是冷清秋性格中非常磊落的一部分。
第三个阶段是最为丰满的阶段,也是整个电视剧企图传达给观众最多情感的阶段。
很久以前我听到有人提了这么一个词:
齐大非偶。
阶级差剧带来的观念差距是二人婚姻和爱情中最致命的点,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冷清秋对自身的宽容,她并不想催促自己战胜对阶级的恐惧,她就一直闭口不谈。
冷清秋在婚后一直还是渴望做那个冷冷清秋的少女,她希望自己永远纯粹着、骄傲着。
比如婚后拜见公婆那一段,冷清秋打扮得华丽又庄重,是传统的敬畏和才女的端庄,冷清秋共持了女学生和女诗人的气质,是极度清高的。
但金燕西不是啊,金燕西爱你,也为了占有你,一切就绪之后,他还是要过最让他痛快的人生的。
后续的剧情跟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一样,没落坍塌,冷清秋的清高似乎也转化成了固执、迂腐。为了独立而独立的意味。
但我很喜欢这样的变化,因为这才是符合实际的,符合冷清秋出身的。
她初期的清高自恃独立果敢,本就归根于她的出身,情绪是必然的,病理是存在的。
而金燕西不是良人,不是良药,他没有治好冷清秋。
对阶级的恐惧,对施舍的厌恶,这些东西一直跟随着冷清秋。
我是很难过的,尤其当我听到很多对冷清秋的负面评价,说她用自尊掩盖骨子里的趋炎附势的时候,我甚至是心痛的。
她是个悲剧形象,她才情本不输任何人,却因了地位,因了出身,她的清高是别人赐给她的。
如果她是富家小姐出身,她的才情会是点缀的珍宝,而不是老天恩赐。
“如果我不是穷学生,我拥有的一切才情和浪漫,你们都会说是理所当然。”
说到底张恨水是真的懂女人,庆幸于他没有把冷清秋写坍塌,他深知女人的执念和苦楚,冷清秋不管是女学生,还是少奶奶,还是最后一段人生中,她那股如同名字一样的清秋气质贯穿始终,从未消失过。
一个男人理解到这一步,实属不易。
这样的冷清秋现在也都有,多的是出身底层却饱含才情的姑娘,难免也许遇到一个风流公子金燕西,沦陷沉迷,这样的爱情里,深情是一桩悲剧,必将以死为句读。
给真爱殉葬的,往往都是自尊。
来源邀稿:小表妹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1009/14443594804356.jpg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038693/answer/6651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