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人们常说10个创业9个死

(2015-09-17 11:20:16)

为什么人们常说10个创业9个死

文/兔撕鸡大老爷(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根据现在的大环境,综合二三线城市,各种创业项目,达三年以上者,略低于十中存一。
我从三个方向论证,
列举他们可能犯的错

一、态度方面
许多青年创业者,在学院期间读过一两本成功学和传记,就觉得人家的成功之路可以复制。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并非偶然。有的人擅长营销,有的人追求产品更新,有的人精于服务,形形色色的优点归功于上进。许多店铺,是精于某个闪光点,努力完善成了特色。在最终扩张时,招到相关熟手,进行了全方位发展。

而创业者们,脱离了最初的狂热,他们能做到孜孜不倦吗?
相当多的人,自哀自怨,认为是地段不好,投资少了,项目不行,不求改变。
很多连账务都没有记录

二、理论操作
1、
守业是个枯燥的事,没有玩出花儿来,自然是无趣的
很多店铺经营了一年,都没有更新换代,没跑几年就得死。
纵观优秀企业、店铺,哪一个敢不勇进。麦当劳肯德基,换的我只认识墨西哥鸡肉卷了...喔..还有薯条。

要么更新的东西莫名其妙...不具备实用性、不被大众接受。
有会被接受的新品,没做好营销。不做视觉投放嘴巴也不张..

2、开店简单吗
每个优秀企业的领导班子,都有一些强手,懂心理学、经济学、逻辑学。擅于分析客户心理、需求,把产品往这个方向靠。甚至一个物件摆放,
布置结构都是心机

欧美体系的超市,沃尔玛、大润发(台湾),大型超市入口会在二楼,进门是电器、礼品类,再到日用百货、烟酒、零食,转到一楼,经过日常食材,冷鲜区域,最终来到收银台。
很多人就想买买菜,咦?怎么拿了袋薯片、牛肉干!买烟酒看到礼品,唔...要不要买点。
都特么是人性设计,玩的就是心理战术,还有个挺有意思的案例。
说到情人节,大家都想到玫瑰和巧克力,欧洲可不是这么玩的,他们把红酒和套子放在了一起,你看,符合了国情,销的爽歪歪。
某中国超市试了下,环比增加了24%
就像绿豆汤是烧烤的无印
良配...

失败的创业者们,根本就没用脑,只做到了局部。
举几个反面例子,他们会存在的点:
小餐饮:不外卖,不网络化,不更新产品,不做套餐选项,不口头推荐。
大餐饮:不做品牌维护,旧的要散架的菜单,格局别扭,服务意识差,没有本土化补充菜品,定价不合理。
服饰:灯光太冷,货架摆放不合理,脸冷,无话术,产品过时,不知道搭配。
售后行业:零跟踪,无节日拜访,效率低下,没有业绩分析。
制造业:质量,生产制度,安全意识,服务,信息反馈速率,快速反应处理效果,人员培训。
各种各种。


三、实践方面
好的创业者和很逊的我都见过,抛开本钱制约,列举一下其他缺陷。

1、敢随便开店的人很多,逛了alibaba就敢装修,【成本核算】这个概念从来没进过大脑。
到了伸手要钱的时候,才会去一一列举,不是忘了这茬,就是漏了什么大件。这种人,成功率极低。市场都没有考察,就敢夸夸其谈,要知道可行性,回本情况是必须了解的。
评价:
太过随性。优点:想到了就做。这个族群也有优秀的创业者,但最终都学会了成本核算,也认为有用,属于二次创业的必要技能。

2、选择地段没考虑人流量,没算过软硬成本,甚至没算过怎么样的销售额可以回本。
做商业,
流量为王。很多人不懂,把更多的钱砸在了装修上面。
最离谱的就是跟风,鱼疗这个瞬间死亡的加盟潮,不知道大家知道吗。很多人看第一家店火了,就敢砸钱,亏了装修,亏了租金,赚了寂寞。
我这个城市,今年兴起了龙虾潮,店铺多了4倍有余,估计亏的一塌糊涂,半价卖了好久。
评价:
欠缺考虑,盲目跟风

3、生意好的,通常笑颜如花,待人和善。有好多店子手艺不精,还冷的像林正英的僵尸...死的惨烈,死得其所。当店主都没有三陪的觉悟,可怕。
陪笑,陪玩,陪聊三个基本点,是收获粉丝的重要手段。
君不见微信号,微博的强大,当年造就一批死忠,至今还有人记得我的小店...
很多店没有做到客户粘性。
评价:
缺乏服务,不善维护

4、许多店铺舍不得让利,拒绝了网络化销售,而且觉得麻烦,抵制了美团、大众点评、百度外卖的介入。到了最后,被分流的受不了了,才想起来顺应潮流。可是别的店铺,口味和口碑都做起来了,又输给了“习惯性”点餐。
许多方方面面都跟这个点类似,比如
不使用新的技术,不开扩新的平台,认为只要产品好,无营销也行,许多产品,光靠自然水军是不够的。《大圣归来》没做宣传就火了,是个异类,但不能代表所有。
评价:
不能与时俱进。
做了利润低,不做..又很苦逼。


5、资金运用不到位,各种纠纷
这是一个常例,很多人是集资创业。识人不善是常事,容易混进假大空的水份成员,“他”理论多,不管事,或者小气爱挑刺,矛盾自然就多,需要约法三章。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花了冤枉钱,装修要用好的,这要什么设施,那要什么材料,一个一般地段,用了星级酒店标准...
你投那么多钱,指望快速回收,在不可靠的人流量区域,能够达成吗?日子长一点,因为期望落差,各种负面情绪冒出来,不耐烦与纠纷四起,拆伙是必然。
有这个实力的人,路子多,亏了,当买了教训。但合伙人不一定都有钱啊~
这是我朋友遇到的真事儿,主要说,
没有有效的利用资金,做了过度的投资,生意不仅仅是生意,还包含人情冷暖,一旦期望和信任破灭了,那么项目也就完了。


6、还有的空有其形,不得其味卖衣服卖皮具的,需要视觉营销,不仅是布置展示,暖光冷光也需要良好搭配,才能把产品烘托的尽善尽美,有购买欲望。
有看过几个店家...用一排排冷光灯照的产品冰冷,毫无吸引力...亲和力没有,甚至话术也太烂,酷炫屌炸天,活的是个矫情自在。
屎一样的觉悟,开店是害自己。
埋怨业绩,不找原因

7、整个消费市场低迷,只会传统做法没有竞争力。房租材料与物价极不协调,低利润时代。

以上,列举了大多数创业者容易犯的错,一时兴起写的。

最后说一句,
创业没那么简单,三思而慎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
愿诸君,一步一个脚印,迈向理想地。


-----------------------------------
很多人把创业想的很崇高,在我看来,凭借自己的资源,徒手开创能养活自己的事业,就叫创业。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叫做二次创业。关于什么算创业,我就不辩了。

评论区辛巴说了一段话,挺符合实情,总结的很棒:
一开始激情万丈,想了点子就开干,脑子只有屌炸天的想法却很少理性的数据规划等等,随着困难的增多,激情被磨灭,兴趣直线下降,人变的不想再为之学习,然后情况更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来源邀稿:兔撕鸡大老爷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917/14424598263852.jpghttp://www.zhihu.com/question/35387523/answer/625683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