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中国很多青春片的豆瓣评分很低?

(2015-08-07 09:01:01)
标签:

娱乐


为什么中国很多青春片的豆瓣评分很低?

文/梳本(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其他答案抱团取暖的一致结论是:中国的青春片里没有我的青春,所以是烂片。

很抱歉,我几乎不能认为这是国青片评价不高的原因。这完全是这些青春片自身的质量问题好不好,和有没有你们的青春有毛线关系?

亲们,不是有点过往就沧桑了,不是有点情怀就逼格了。恕我直言,大部分人的青春没有搬上荧幕的必要。

电影方宣传时打着“我们的青春”的口号才是你们应该吐槽的对象。

Ⅰ 故事与生活:“个人故事”结构性不足,只是对生活片段的呆板刻画,将表相逼真误认为生活真实。无论观察的多细致入微,也只能是小写的真实。大写的真实要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之后,之外,之下寻找,它们或维系现实,或拆解现实,但它们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
“保证商业成功”的剧本是一种结构性过强、过分复杂化、人物设置过多的感官刺激,与生活全然无关。
而故事实际是生活的比喻。告诉观众:生活就像是这样。因此故事必须抽象生活,提取其精华,但又不能成为生活的抽象化,失去实际生活的原味,但又不是分毫不差的照搬生活,以至于除了市井乡民都能一目了然的生活之外便别无深度和意味。以上来自麦基《故事》。我们青春片走的是“保证商业成功”,知友们偏向了纯粹的“个人故事”。

所以我不认为引起很多共鸣的@被迫生活下去 的答案适合拍成电影。

有知友举《大逃杀》、《三傻》、《岁月的童话》的例子,其实你举《牯岭街》也没什么问题。我想这要归功于相对宽松的电影环境和一群敬畏电影的人吧,青春片这群利欲熏心、导演技法拙劣的人拍这样的电影?还是洗洗睡吧。

Ⅱ大部分优秀的青春电影里得到很高的评价并不是因为里面有你我的青春,而是因为这些电影即便拿掉青春两个字,还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因为故事是有技法的,音乐是契合主题的、演员是看气质找来的、它想探讨的也绝不是虚无羸弱的成人不堪!

《小时代》描绘的人群很少有人共鸣,可这当然不是这片稀烂的原因,豆瓣【2014最面瘫表演】决选投票 ,陈学冬5167票,杨幂2760票,更不要说它的价值观和MTV制作了。《蓝色大门》里孟克柔也不是多数人吧,可青春里的一丝困惑、青春的不羁,每个人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绝大部分国产电影只是罩着青春的幌子,套上了一坨剧情狗血老套、立意肤浅、表演生硬、绝精老男人装嫩、MTV式的制作、打着美图秀秀泛滥的柔光、观众定位准确、宣传无下线的商业稀X(自行脑补),还想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窃以为这些硬伤才是国产青春片不及格的原因。最明显的例子是网剧版《匆匆那年》和电影版《匆匆那年》得到的不同评价,相同的故事为什么还是得到截然不同的评价?


青春片里可以没有我的故事,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一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但这份共鸣是感情上的共鸣,而不是形式上的雷同!不然这些导演以后拍片掺点你们追求的青春模样,端上来:你们的青春来了!!!一看,一坨五彩缤纷的,X(自行脑补)。


有人说我跑题,说评分不高就是因为【青春片里没有我的青春】的情绪表达,难道你们走进影院之前就是只听着一句“我们的青春”的口号进去并信以为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部电影“竟不是我青春的故事”?(本来就知道这是一部关于堕胎的烂片,进影院欢乐吐槽才更符合实际吧。)一部电影优秀的话,即便豆瓣打分也不可能很低,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来源邀稿:梳本

原文链接: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138138/answer/48529684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807/14389091217425.jpghttp://www.zhihu.com/question/30138138/answer/4852968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