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在床边放一碗血,晚上蚊子还会来咬我吗?

(2015-07-24 15:02:18)
标签:

佛学

如果在床边放一碗血,晚上蚊子还会来咬我吗?


文/Zardi(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我是一名研究蚊媒传染病的研究生,所以专业的意见是:会叮你,不会有效果。。

简单的说,有一个关键点:血液的温度。蚊子吸血前会被温度吸引,从而去进行刺探,直到找到血管。放一碗血温度很快降下来了,蚊子不会去吸,除非是鲜血。我们在进行试验的时候,会使用一种给蚊子喂血的装置,将肝素处理后的血液装进一个小型金属容器中,用一种仿皮肤的合成薄膜封口,连接仪器后,金属容器会恒定在37摄氏度,将封口一端放置于蚊子饲养铁笼上面,蚊子很快就会被吸引过去吸食。所以顺便说一句,有一位知友说“蚊子是靠人的血压来吸血”这一点并不正确。

另外,吸引蚊子吸血的因素很多,包括人呼吸的二氧化碳,人的体味,环境的温度湿度等等,因此当一碗血和一个活人摆在蚊子面前的时候,血对蚊子的吸引力显然不会有人那么大,蚊子会毫不犹豫的去叮人,而非血。


------------------------------------------
关于我们的研究目的价值,我不能说太多,不过可以透露一点,我们做的是让人们有能力抵御登革热、乙脑、西尼罗河、黄热病等一系列蚊媒传染疾病,而不是研究怎么不被蚊子咬。。

诚然,大家都讨厌被蚊子咬,我们也一样。但是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探讨人-蚊子-病毒三者的关系。至于蚊子怎么叮咬人,这自然有昆虫学家、行为学家来进行研究。科学就是这样,每个人做好自己这一部分,这样才能构成整个科学体系。

------------------------------------------

下面回答几个FAQ,有些问题与原题无关,但大家都很感兴趣,所以就借此进行一下科普。
先说几句:我的回答如果是属于我的专业范畴,那都是依据我平时的研究和观察,经过一些推理来获得的,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我说错了,欢迎大家指出。

1. Q:如果把血液加热恒温至37度,是否有效?
A:首先,离体情况37度下血液中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会很快降解,这样的血液就算有温度,蚊子也不会去吸(在实验室做饲血也仅仅只能维持30min)。其次,就算蚊子会去吸这碗热血,这碗血对蚊子的吸引力远远不及一个大活人在旁边。再次,就算你把温度、体积、营养、二氧化碳、体味、汗液等等各种因素都考虑了,制作成了一个跟真人几乎一模一样的血袋子挂在旁边,也只能让一部分蚊子去吸,而不能保证把所有蚊子都吸引过去。。

2. Q:答案中喂血实验用的金属容器是倒扣在蚊笼上,这样会因重力产生压强,这样不能排除血压的影响。
A:饲血时使用的金属容器中只能容纳500ul的血液,厚度只有几毫米,产生的压力微乎其微,可以近似认为无压力。当然,这个实验本来就不是为了证明吸血与血压的关系,所以并不严谨。但是我们平时在饲喂蚊子时使用浸湿的葡萄干(正常条件)或者沾了无菌葡萄糖的医用棉球(无菌条件)放置在蚊笼内的平皿内让蚊子吸食,这样理论上是可以排除压力影响了。
顺便再说一下为什么我认为蚊子吸血也不是靠毛细现象。我们采集蚊子唾液采用的方法,是用毛细管吸取一点葡萄糖液,然后将蚊子的翅膀和腿拔掉,将蚊子嘴插入到毛细管中,一段时间后将管中液体取出冻干,就是蚊子的唾液蛋白了。在这个实验中有一个现象,就是当葡糖液中加入ATP(一种高生物能量小分子物质,没有证据显示其有改变水面张力的效果)后,蚊子会吸得很饱(肚子会鼓起来);而如果忘加ATP时,蚊子仅仅只是正常吸取葡糖(肚子里只会装满液体而不会鼓起来)。如果蚊子仅仅只是依靠毛细现象吸血,这两种情况蚊子吸血的模式应该相同。

3. Q:我为什么会被蚊子咬而身边人不会?为什么蚊子咬我起的包比别人大?
A:一种可能,你的体味比较特殊、代谢比较旺盛、二氧化碳释放比较多等,使你对蚊子有更大的吸引力;第二种可能,你的体质对蚊子比较敏感,因此蚊子咬了你,你感觉很明显,而同时你的朋友对蚊子并不敏感,虽然蚊子咬了他,但他并没什么感觉。蚊子咬了人,引起了起包、痒等感觉,主要是由于蚊子唾液中有一些促进组织胺释放的物质,也就是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很快就消除了,而有的人会出现很长时间;不同蚊子引起的过敏反应也可能不相同。

4. Q:如何不被蚊子咬?
A:这里统一作答了:答主也不是搞防蚊的,所以真不清楚。。一般而言,主要也就是喷花露水、维生素B1、B2、点蚊香、超声驱蚊什么的。。最好的防蚊措施还是纱窗蚊帐这些。。

5. Q:为什么不研究怎么不被蚊子咬?
A:首先声明一下,我不主张灭绝蚊子这种做法。人类没有资格扮演上帝,没有权力宣布一个物种的死刑。人类能做的,只能是1)控制蚊子的数量、2)控制蚊子咬人传播疾病的途径和3)控制蚊媒传染病病原体对人的伤害。这三点同等重要。因为蚊子咬人这个事件短期内只能被降低,不能被清除,所以人总是有机会感染这些蚊媒传染病的。有人得这些病,总得有人医治,总得有人知道怎么控制。去年夏秋季广东登革热就爆发过一次,而蚊媒传播的登革热、西尼罗河与埃博拉、汉坦等被并列为世界十大恐怖病毒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研究这些疾病与蚊子与人的关系是属于火烧眉毛的事,因此与防蚊治蚊同等重要。
总之,还是我原来提过的那句话:每个科学工作者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才能构建起整个人类的科学体系。


来源邀稿:Zardi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724/14377212748476.jpg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167913/answer/55085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