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608/1433754525248.png
东野圭吾:推理之王的进阶之路
文/ JennyLin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有人曾将“推理小说”归为“中产阶级的小说”,私以为他判定“推理小说”读者群的标准为: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一定的赋闲时间以及一定的经济水平。推理小说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英国,大行其道于日本,现市面流行的推理小说也主要分为欧美系和日系两大类。
“推理小说”这个名称,是在日本首先起用的。在日本文字改革时,江户川乱步和木木高太郎提出将“侦探小说”改为“推理小说”,它的内容大体与侦探小说一致,主要区别在于它注意科学的逻辑推理,运用推理手段拨开疑云迷雾,揭示案情和破案过程。
在日本,推理小说分为本格派、新本格派、社会派、变格派、硬汉派等,设立有关的奖项更是有上百种,而奖项也分为“专业类”和“非专业类”,其中的“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在我国也享有盛名。
推理小说是集理性与感性的综合体,它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极致地融合在一起,而日本它独特的历史、环海的边缘、狭窄的国土、曲折的海岸线,塑造了这个独特的樱花国度。崇拜宿命论、神秘主义,热爱自然又带有残虐性,大和民族人其内敛的个性、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不俗的想象力也将推理小说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无数的天才作家横空出世:本格派的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社会派的松本清张、森村诚一、宫部雪美;以及被誉为“日本推理小说之神”承前启后的奇男子----岛田庄司·····他们的出现,无疑成为日本文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将日本式审美带入了全世界。
那么,今天所要提到的东野圭吾,又是怎样进阶到推理之王的呢?
东野圭吾在遇到松本清张之前,几乎从未成为过某一特定作家的粉丝,虽会遇到喜欢的作品,但很少再去看这个作家其他的书籍,理由是“一个作家不可能写出那么多杰作”,直到通过阅读松本清张的书得以一窥社会百态,“对于不谙世事的高中生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很刺激的事。”
凑巧的是,东野圭吾成为我最喜欢的作家的理由也是----原来一个作家可以写出那么多杰作。
相较于其他作家,东野圭吾的出道经历较为平淡。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某公司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直到某天,大脑突然短路,不知哪根经发作,毅然辞职离开爱知,奔赴东京。虽说“作者”这份工作,在哪里都能开工,但东野圭吾却坚持留在东京,他觉得“也许人永远都摆脱不了成长环境给自己的影响”,他出生于大阪的平民区,习惯了钢筋水泥的建筑物,见惯了密密麻麻的商店和工厂。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也是喜爱,却无法长期融入其中。
东野圭吾从高中开始创作小说,父母误以为在准备学业,直到他斩获乱步奖,父母才知道儿子在写小说。16岁时,写出了一部300多张稿纸的长篇小说《智能机器人的警告》,他自嘲地说道:“如今回头重读才发现,这本以高中生活为背景的本格推理小说中所触及的深刻社会问题,根本就不是当年的我所能把握的。另外,我还洋洋得意地写了一个后记,我脑子里究竟都在想些什么啊!”
他曾经也对“导演”感兴趣,直到看了《星球大战》《第三类接触》等电影之后,放弃了想当导演的梦想,而转为成为screenwriter。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后写有乱步奖评选及投稿事宜,便决定跃跃欲试。他回忆道:“既然知道了投稿方式,我就下定决心一试身手了。写小说不花钱,而且可以边工作边创作。如果能得奖的话,说不定会有大笔稿费进账。另外,成为小说家就可以回大阪了,说不定还能买得起房子。总之,这么做有百利无一害。”
未成形、并且充满矛盾的《人偶之家》投稿给乱步奖,便入围了第二轮,于是抱着期待的心情东野圭吾投入到《魔球》之中,准备二战乱步奖,但第二次却以失败告终。
经历了两次的失败,东野圭吾做出了一个决定:
“我决定努力五年,如果五次投稿都没有结果的话,就证明自己没有写作天赋,人贵有自知之明,男人应该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
背水一战的心情下,他写下了《放学后》(1985年),这部细腻描述青少年情感世界以及校园冷暴力的作品,帮他摘下了江户川乱步大奖。
也因为这个奖项的认可,东野圭吾下定了当专职作家的决心。
凭借着《放学后》,东野圭吾穿着睡衣登上《朝日新闻》的“人物专栏”,由此拉开了他进阶推理之王的序幕。
借助乱步奖的金字招牌,《放学后》卖到了十万本之多,在当时低迷的市场下颇为震惊,而正当东野圭吾寻思自己何时能赶超这一销量时,他却开始了他十余年的“陪跑生涯”。
1996年,东野圭吾出道11年,但是《天空之蜂》却入围了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的候选名单,结果却一无所获,最有把握的《恶意》也落选了直木奖。紧接着的1997年,《名侦探的守则》依旧落选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并且经历了离婚。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他都必须重新开始了。
1999年,他开始将注意力聚焦于《秘密》的创作中,严格来说,这部小说根本就不是推理小说,而是一部有关道德、信念的伦理小说。但是《秘密》却真正地让东野圭吾红了起来,不仅图书加印、销量火爆,而且将要被改编成电影,将作品搬上荧幕的梦想得以实现,并且还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东野圭吾也在由泷田洋二郎执导的《秘密》中出镜,饰演一个打酱油的路人甲。
在《秘密》拍摄的同年,他的《白夜行》出版,这部风靡亚洲的小说讲述了“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的绝望爱情,让无数人为之落泪,但依旧落选直木奖。虽然成为万众瞩目的畅销作家,他的落选记录仍旧持续刷新。
2001年的《单恋》、2003年的《信》、包括在2004年出版的被誉为《白夜行》姊妹篇的《幻夜》依次落选直木奖。
直到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的发行,一举囊括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以及当年年度日本推理小说排行榜第1名三项大奖,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正式将东野圭吾推上了“推理之王”之路。
如果仅凭销量和奖项,就将东野圭吾奉为“推理之王”,未免有些牵强。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仅有着本格派的“古典”,有扑朔迷离的“诡计”和“解谜”,也有社会派的“新潮”,即通过普通事件来反映社会现状,针砭时弊,鞭策群众,再加上行文之中满满的东野圭吾式“讽刺”,让东野圭吾集大成者自成一派。
而且东野圭吾创作题材涉及之广,令人震撼。
如同村上春树爱将自己喜欢的音乐放在小说中,东野圭吾喜欢将运动这一元素贯穿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他甚至不惜笔墨很详细地在自己小说里流露出对体育的热爱,《白夜行》里提到唐泽雪穗与高宫城结婚时,明明是女主角新婚之际,他却写到“邻桌两个操关西口音的男子正大声谈论棒球,话题当然是阪神老虎队。这支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球队,今年却让所有专家跌破眼镜,优胜竟已唾手可得”,以及经常招来横祸的滑雪运动。还有,2012年出版的《解忧杂货铺》里描述备战奥运的运动员面临选择的故事。棒球、足球、乒乓球、滑雪、体操····增加运动元素,当然是作者个人的喜好,但能将每种运动时的情景、感受、练习时的经历,描述的栩栩如生,便是作者的功力以及所下的苦工。
但东野圭吾最能领先于其他推理小说家之处的就在于---它将案件发展、解谜的过程与既有的社会现象、发生的社会事件紧密地结合起来,描写了当代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更有一种时代的前瞻性。
《彷徨之刃》、《红手指》中揭露未成年犯罪事实,对日本《少年法》进行了强烈质疑;《信》中关注于----犯人的亲人,这个社会特殊群体的存在;《幻夜》将视线投在了经历大地震之后的人们,应如何成长的故事;《单恋》中变性人追求爱、渴望爱、勇敢去爱的艰辛与苦楚;《从前我死去的家》里将日本人不愿面对虐待儿童问题搬了出来····
1993年,他写下了《分身》,小说讲述了在北海道和东京,分别有两个素不相识却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子,她们不是双胞胎,却有着比双胞胎更为紧密的命运,对方的存在宛如在世上自己的分身。刚一出版,便被人评论为“根本不可能实现!胡说八道!”,对此东野圭吾很生气,却不知如何辩驳。直到1996年,英国实现了多利羊实验,才将东野圭吾的设想完全证明了出来。
他有时候只是走得太超前。
2013.5.31,55岁的东野圭吾卸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日本推理作家协会是日本最大的推理作家团体,初代会长是江户川乱步,包括松本清张、阿刀田高等著名推理作家均担任过该机构理事长。
这位27岁才初出茅庐的天才作家,原来也已经年逾半百,即将步入耳顺之年,但他的作品,却跨越了国度,感动着更多的人。
写到这里,想到能和如此卓越的作家生活在同一时代,是多么有幸与庆幸的事情啊。
来源投稿:JennyLin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608/14337544305241.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