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见过大世面?

标签:
房产 |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508/14310499062860.jpg
@张若鸿:
会讲究,能将就。
@张亮:
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坏的。
@姬轩亦:
看到这个题目脑子里浮现出的第一个场景:
吕后称制二年,芒砀山。
大汉的游侠正在这里茁壮成长,年少的洛阳子弟喜欢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一路游历,沿着当年高祖进京的路线,直到高祖起兵的山岗上,少男少女饮酒击剑,相互追逐,把自己想象成开国元勋的样子——这正是一代代的少年都喜欢做的事情。
一个干瘦的无须老头,此刻就坐在林中看着他们,他淡漠地一笑。
几个少年注意到了他,有意在他面前卖弄本事,老头的脸上露出善意的表情,并点头表示赞许。
怪老头儿,长得像个老婆婆呢。有个女生悄悄地想。但很快她的注意力就被那个英俊潇洒的同伴吸引过去,他们打闹着,走得远了。
“我当年刺杀皇帝的时候,你们还光着屁股呢。”狡黠的神色一露即隐,留侯缓慢地站起身来,走进深山中去了。
@张佳玮: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以上,苏轼说的。
他本来还有一句: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我觉得这句略微理想了一点儿。
如果是眼见天下人的行为做派举止是非,都抱持“未必全同意,但能够理解其难处”,差不多可以了。
@Roy Li:
没什么大不大世面的,无非就是有经验的话可以减缓紧张感,压迫感。
@胡丽文:
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欧阳笠:
对人: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对事: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丑恶,黑暗和虚假的事情,但依然愿意相信真的,美好的东西。
@张Ender:
就是各种边界值,推的比较高,比如血腥程度,痛苦程度。所谓高,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遇到的情景,都远远达不到你的边界值。
@秦浩然:
我以为,见过世面的。应该不是知晓所有事物。而是在面对未知时,不卑不亢,以已有的经验智慧,很快的能学习下来,为己所用。
@gthEric:
再没有什么事情和画面能让你拿出手机拍下来了!
@纽布里奇:
外表不卑不亢,内心气象万千。
@胡明威: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见再大的世面都不害怕,受再多诋毁而不愤怒,这也许就是见过大世面吧。
——苏轼《留侯论之大世面》
@sile:
遇到大事能慢慢说话的人。
@庄泽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艾小果:
当你明白无常,你就不会张扬。今日华丽风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场。当你明白无常,你就不会悲伤。今日愁云惨淡,明日可能满天阳光。当你明白无常,得,有什么喜。失,有什么伤,得失在不停转换中。当你明白无常,一切都觉得正常。真正时时看见,看着无常的心,获得真正的平静安详。——生根洛珠堪布
@王博:
初中的语文课本里面就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时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今天可以问问自己,看看洋世中之人,世间有几个这样见过大世面的大丈夫?
@布织:
酒席间,见过点世面的人夸夸其谈,曾看过的风景,品尝过的美食,讲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真正见过大世面的往往话不太多,你到过的地方他也曾涉足,但他走得更远,你吃过的他也曾浅尝,但绝不止于这些。他只是懂得适时保持沉默,把发挥的机会留给别人。
@Daicy:
尊敬的对待生活最低层,不屈恭的对待高层。
@Cross:
历经沧桑,看透世事,即使如此,还能抱有一颗赤子之心。
@Lusimov:
“习武之人,要经过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个见天地就是见过大世面了。但还不够。
王家卫说:见自己,就是影片中宫二说的“不迷不成家”;见天地,就是心里要装得下世界;见众生,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回馈众生。这三个阶段是“一代宗师”必须达到的境界,否则你就只是“高手”,而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公子大白: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
@顾小梦:
不因食珍馐而昂首;
不因食粗食而低头。
@悠悠荷:
旅游过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体悟;
接触过很多人,有广度、有深度;
经历过很多场景,包括各种悲催、最孤独最无力的时候;
参加过比较正式重大的场合,比如见到名人、经历重大仪式等。
来源网络:知乎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508/14310497721714.jpg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2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