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生活失去热情怎么办?

(2015-05-07 09:29:37)
标签:

佛学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507/14309606705048.png

对生活失去热情怎么办?

  发现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完全没有动力去奋斗。觉得就这样做一个小人物就很好,回家当一名老师,嫁一个人,跟父母在同一个城市里过完余生就挺好。没有热爱的梦想,没有志向,没有抱负,感觉内心世界很空。人生像是已经达到了某个峰值开始回落。我对自己的心态有点恐慌。

  文/Iris Fromm(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我就是题主。这是我在2014年6月的时候提出的一个问题,现在将近一年过去了,我的情况也有了一年前根本没有想到的变化,所以我决定回答这个一年前的自己提出的问题。

  当时大三下学期,毕业在即,心中迷茫,家里催着毕业回家就给我安排一份中学教师的工作,几年后无疑的就是嫁为人妇,相夫教子在那个我长大的小城里过完一生。当时觉得这样的结局安全得诱人,诱人得难以抗拒。就像是周末早上的热被窝,真想在里面舒舒服服地沉沦下去。但我同时心里也明白如果接收这样的轨迹,那我的一生真的是寥寥数语就可概括:“少年读书,学满毕业,复为人师。工作勤恳,然天资平庸,终泯然众人。韶华之年为人妇,期年又为人母,五十年锅碗瓢盆家长里短,五十年心系子女百般打算。年四十,丧考妣,年六十,沦孤巢,多病缠身,年七十,失侣,后期年,此身亦殁,一生无功无过。”

  人类本能上是追求安全逃避自由的。确定性对我们的吸引力简直如同地心吸引一样无处不在。然而人类世界的精彩就在于即使地心引力无处不在,我们仍旧能建成摩天大楼对峙苍穹,造出飞机让我们与云比肩,发射出脱离太阳系、去更远的世界看看的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我们所有的发展,都是在抗拒,抗拒那些难以抗拒的东西。抗拒安全的诱惑,抗拒舒适的堕落,抗拒本能。

  追求安全是我们的天性,而抗拒本能也同样是我们的天性。它们这对矛盾体无时无刻不在对抗,此消彼长。提出这个问题的六月,终于我内心对于这安全结局的不安推着我做出了一个不同的决定。我在知乎上私信了我的第一个老板,她在上海给了我一个实习的机会。七月,我孤身一人来到上海,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实习。我不知是该说自己天幸好命还是这世界本就如此美好,在那一整个夏天,我遇到了从未想过可以那么善意的人;真切摸到了一个行业的工作实体,那真是比读一百遍书都要生动的体验;同时我也瞥见了同事姐姐那种我从未想过会存在的……融入在生活点点滴滴中的爱情(上海很打动我的一点就是在这里的电影院,我能看到暮年老人互相扶持着来看电影,这是在我生活的小城所罕见的事情。即使我这一生都得不到这样的幸运,我依然愿意看见身边有人获得它们。美好到让人落泪。)这种感觉真的就是“世界那么大”。实习工作的那段时间,无数次走在夜晚回住处的路上,心中的欢喜快要溢出来,觉得这几乎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自由,独立,有价值。

  后来开学回校,几乎不再考虑回家做中学老师了。几个月后,再次投了很多心仪的公司,过上海这边来面试,最终进了其中一家。现在一个人住在公司附近的属于自己的小房间里,有时间的时候自己做点好吃的,去图书馆看看书,当然更多的时候就是一心扑在工作上。都说学生们刚毕业会觉得社会残酷,会不适应,但对我而言,恰恰相反,这些日子,远胜于学生时代那种跌入无边卷帙的虚浮空茫。我终于不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孩子。前些天,直接放弃了学校提供的教师资格证。我想如今我已做出选择。

  这一切都是一年前的我提出这个问题时所没有想到的。如今反观当时,我之所以提问,就是因为觉得那样不做挣扎的人生不妥,然而由于另一种人生无法预见,所以我胆怯,不敢选择。而当这条路终于被我走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不要给自己设限,试一试又何妨呢。我当初学游泳,也是害怕的不得了,但是当真的下水了,能游了,便也觉得不过如此。高山,若总不去攀,那就永远是高山,终生仰望,若去征服过,便成为你脚下的一方尘土。

  我的经历渺小轻微,比起那些年纪轻轻就经历无数成功的人真是不值一提。我之于他们犹如尘埃之于明珠。然而又如何呢,对我来说,我克服了自己生命里的一场地心引力。便觉得万分欢喜。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什么都得过且过,没有追求,这一切都可能是因为我们沉溺于安逸,沉溺于周末早上的热被窝,被我们本能力的地心引力所抓住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尝试一些新的选择,去走一条看不见结局的路,去从床上爬起来。因为如果不曾在早晨毅然爬出温暖的被窝出去走走,你就永远不知道外面清晨的世界有多美好,也永远不会知道这一次的早起会为你这一天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如果我们选择继续躲在被子里刷手机看视频,这一天就会很快过去,不仅没有早晨,可能连中午也没有,这一天过去的就仿佛从未来过。

  人生苦短,请去探索。

  我愿死在前行的路上,不愿死在床上。

  评论里有知友说时间长了,我还能这么面对吗?

  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没有人能知道明天的事情,更何况我还走在一条变数太多的路上。昨天我未曾料到有今天,今天也自然料不中明天。我人生的信条就是做好当下的事。我不知道努力会不会有回报,我不知道勇敢能不能获取命运的嘉奖,我只知道我现在选择了这么做。

  也许有一天我丢盔弃甲回到当初一心想要离开的家园。但那时回去的那个人,是十年二十年后的我,而不是现在这个满心热情,坚定向前的我了啊。

  一个人出来工作实习,远离家人朋友和学校,怎么会没有困难。那些在无人的办公室放声大哭的夜晚,那些在地铁上一路哭回家的夜晚,那些自己无法克制暴饮暴食的夜晚。它们都在,都在我这段自认为是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里。哪有人能只得到自由的好处而不承受自由的苦果呢。我只是选择在独行的路上给自己唱歌而已。

  好在,那些曾经让我徘徊哭泣的日子也渐渐过去了,最近这一个多月,一切都顺利的不像话。每天早上在阳光中醒来,从容地洗漱梳妆,慢慢走去公司上班,沿途有一座幽静的花园,看春红开,看春红谢,在办公室里充实地度过一天。虽然回家的路上有时可能会腰酸背痛,可能会觉得孤独,但,真的是快乐的啊。

  命运不曾辜负我,我也要努力不辜负命运。

  大家的评论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就补充一点吧,评论里很多人说过一两年我就会被现实磨去热情。我简直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何在。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身边有些人一开始大一大二很努力,但慢慢就变得懒散起来,各种逃课各种作弊。于是这群人就会对刚进大学的学弟学妹们说,哎呀你们现在这么天真这么满怀热情,等到大二大三就跟我们一样啦。事实上他们说的对吗?现象描述上是对的,确实大部分人都是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很努力,后来就懈怠了。

  但是!但是!这种预期判断对于一个刚上大学的人有什么用呢?答案是毫无用处。如果你大一就被告知你的热血是暂时的,你终究会懈怠的,这种告诫和所谓的泼冷水,不会有任何意义。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当下的他们谓之热血的东西。也许你会坚持不下去,可你放弃的理由不该是因为他们一开始说你最后坚持不下去。

  我的大学也荒废过很长的一段时光,我旷课,我不写作业,我得过且过。我以为大家都一样。其实大家根本不一样。我眼睁睁地看着身边有的同学坚持认真学习,从不旷课坚持了四年。真的,你怎么样,跟别人的人生毫无关系。即使一万个人中途放弃也仍有少数人走到最后。只是那不是你而已。谁都不会跟你的结局一样,除了你自己。 

  ”破晓

  我要看看你后悔,呵呵。“

  ……这个我也是不知该如何评价是好了。为什么会有人怀着对陌生人莫名其妙的恶意生活着?

 

  “余峰

  文科生天生矫情么?好矫情,一个人在办公室大哭?你是有多脆弱啊。我身边出来的朋友,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异乡孤独的打拼,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还有正在奋斗的,没听见谁说上了几天班就在办公室里哭的,就你这样的小心脏,乘还没有遇到真正困难的时候赶快回去吧,你就不适合大城市的这种竞争。你现在基本上在行业的最初级层面,当然没人关注你,也没人打击你了,当你真的有点作为的时候,你收到的困难和打击是现在百倍千倍,现在就哭,你也就这样了,不过是给自己打了鸡血,热血几天,估计不出两年就回家就。”

  首先这个同学我是理科生,其次我只是敏感并非脆弱,而你一个陌生人根本不知道我经历着什么就这么大言不惭地来高谈阔论我也是醉了。还信誓旦旦地下结论,不出两年就回家?

  咱们以后能不能不要随便说话?你要是真想预言我们就赌钱好不的啦?一人押一百你再说预言怎么样?zhi fu bao给我们做仲裁,两年之后我没回家自动转账给我怎么样?你要是对自己的判断再自信一点你可以赌一千块钱的啊,下注越多赚的越多,好过在这里毫无成本、空口白牙地乱讲话。

  人呐,总是觉得自己对别人无限了解,真是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能够这么自信。人与人之间的感同身受要真是能达到他们以为的程度,那争吵误会和伤害都会比现在少得多。往往就是这种自以为明白别人的人,带来各种自以为是导致的争端和不快。


来源邀稿:Iris Fromm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507/1430960473821.jpg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0966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