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的那些名言

标签:
文化 |
《三国志》中的那些名言
曹操: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武帝纪》注引《魏武故事》
许邵: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武帝纪》注引《异同杂语》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武帝纪》注引《杂记》
田丰: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武帝纪》注引《献帝春秋》
曹丕: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彫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文帝纪》注引《魏书》
曹髦: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
吕布:是兒最叵信者。——《吕布传》
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
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
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
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
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陈登传》
荀彧: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荀彧传》
郭嘉:兵贵神速。——《郭嘉传》
于禁: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于禁传》
张郃: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张郃传》注引《魏略》
徐晃: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徐晃传》
曹彰:大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曹彰传》
曹操: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曹彰传》
邴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邴原传》注引《邴原别传》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先主传》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
刘禅:此间乐,不思蜀。——《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
司马徽: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
诸葛亮: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传》注引《默记》
诸葛亮: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传》
张飞: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张飞传》
初,超未反时,其小妇弟种留三辅,及超败,种先入汉中。正旦,种上寿於超,超搥胸吐血曰:“阖门百口,一旦同命,今二人相贺邪?”——《马超传》
魏延: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魏延传》
刘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简雍传》
刘备:芳兰生门,不得不鉏。——《周群传》
姜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姜维传》注引《杂记》
姜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姜维传》注引《华阳国志》
张嶷:臣当值圣明,受恩过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陨没,辜负荣遇。天不违原,得豫戎事。若凉州克定,臣为籓表守将;若有未捷,杀身以报。”——《张嶷传》注引《益部耆旧传》
孙坚: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孙坚传》
太史慈:大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太史慈传》注引《吴书》
周瑜: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周瑜传》
曲有误,周郎顾。——《周瑜传》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丁奉: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丁奉传》
来源网络:黄粱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422/14296669493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