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些书,再去旅行吧!

(2015-04-20 08:46:10)
标签:

it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420/14294907153556.jpg

读些书,再去旅行吧!

文/戈杜和他的白日梦们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最有情怀的辞职信爆红网络之后,网友大都不淡定了,太多人瞬间化身文艺青年,烂大街的矫情段子满天飞,朋友圈各种被刷屏。有朋友甚至有钱任性,直接飞到大理去,在丽江,在洱海旁发着自拍,再配上“人生就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年轻就要任性,正青春”,诸如此类不知被多少人用过的老梗。很多人真的是跟风如狗,令我实在无法忍受,不得不站出来说几句了。

我们平常大都认为去远方旅行会是增长见识,提升自我的最好机会,我也搞不清楚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下面的几个段子就一直刷新着我的朋友圈: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去做了。

还有一句装逼到极致的话出自高晓松,是这样的:生活不仅仅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类似的段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无论文艺青年还是部分普通青年(跟风狗),当然还有少许二逼青年,基本全是这个调调。有一段时间,我和人开口聊天,还没说两句对方的话题就变成了关于旅行,关于梦想的话题,大都是去西藏,去青海,去看那里的星空,去少有人烟的地方(这句绝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请别误解),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我挺疑惑的,旅行就旅行吧,你扯那么多干嘛,而且还必须是西藏,青海,最关键的是,干嘛要把梦想也扯上,旅行就旅行喽,关梦想毛线事。

现代人大概都有一种矫情的病症,我觉得这个已经深入骨髓,很难医治了。

好,继续说旅行这个事儿。

我挺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会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旅行去远方就能够获得一种救赎呢?我实在很想知道这个逻辑关系在哪里?

按说见的世面广了,自然见识就高了,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也有特例的吧,本着凡事无绝对的想法,我们来理理这个事。

要想见世面,自然便是去远方,这个远方可能就是一个你不曾到过的一个他乡城市,外地的一个小镇。这些地方你可能梦寐以求想要来看看,来看看这里的人,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看这里的山水人家。你兴冲冲的来到这里,住进当地的宾馆,在当地各个有名的景点转悠着,寻找着,没两天你发现,这里的人生活方式原来和老家的人也差不多呀,也是没什么稀奇的。顿时一种原来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冲上心头,你心中的梦大概也破碎了,这还真是个蛮惆怅的事儿。

但不能白来啊,虽然有点失望,但是既然来了,那自己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呀,你这般想到。你拿着心灵鸡汤段子改编过来的当做是自己的心得,照片段子不停的发,似乎自己得到了极大的心灵满足,完成了一次救赎或者新生。duang的一下,逼格满满。朋友圈的点赞数和评论看的你开心满怀,觉得又一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一不小心自己在心里又给自己升华好几个档次,duang。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觉得你所谓的是远方的地方,但在当地人看来,那不过是他们自己的家乡罢了,反而你的家乡在他们的眼中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远方啊!

我们总是习惯把别人的家乡当做救赎自己的地方,甚至一厢情愿的把那里当做是自己的故乡。距离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我们总是不予理会,反而对着从未见过,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充满了遐想。这真的是一件讽刺的事情。

你以为你的旅行在见世面,再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你不过是有钱任性去炫了次富罢了。如果去远方旅行一次就能搞懂人生,能够找到救赎,我估计早都没人工作了。

不知为何,我们似乎都有些焦急与惶恐,无论是鸡汤文的火热还是成功学的畅销,都无疑证实了这一点。我们总想着一步到顶,从别人的经验中学到成功的秘诀,哪里还管适用不适用,只要是别人侃侃而谈的经验,都要吸收一下。急功近利这个词形容的真是好。

之前自己写短篇小说,写好后拿给信任的老师看,老师对我说,你别想着早点成名啊什么的,你还是老实的去读书吧,功夫还是不到家。我不服气,便一个月中努力写,终于写就了五个短篇小说,风格迥异,很有想法,至少在当时的我看来是这样的。等过了一段时间(期间读木心先生的书有感)再回过头去看那五篇小说,才自觉我都写了些什么鬼呀!

年轻人呐,我们还是太年轻。

不过年轻,却是件多么好的事,能吃能睡能勃起,能跑能跳能失恋,想不明白我们干嘛要那么着急的,着急成功,着急事业,着急自己的状态。

在快文末的时候,再来说说旅行吧。

旅行大概便是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看不同的风景,体验不同的人生,感受身边不曾有过的美好。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发生了一段空间上的位移罢了,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谁又仔细关注过呢?

最后再啰嗦一下,你别想着你有那么多的感悟哦,你不是李白,你看到庐山瀑布,肯定是作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样的好诗的;也不是海子,随便因景就能写出“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的现代诗歌。你还是个小年轻呀,着急什么,古人不也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麽。可见读书还在旅行之前呀!

所以多读些书,再去旅行吧,那样你才会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


来源邀稿:戈杜和他的白日梦们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420/14294906788171.jpg


http://www.jianshu.com/p/e44ba6f8418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