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大家变得肤浅又迷茫?

(2015-04-14 09:34:54)
标签:

佛学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414/14289749067368.jpg

  文/Li澤偉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记得有天,和朋友闲扯,从多拉A梦聊到了哲学问题——“人为什么会死?”

  说实话,当时我就被这个问题给迷住了。记得有些生物方面的解释,是因为染色体端粒的丢失而限制了细胞分裂的次数。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癌细胞不是可以永生的吗?当时,被一种不可知感深深的笼罩,又同时觉得通过思考这一类的东西,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或者说相信这个世界有着超越生命的存在,无论如何,这太有意思了。

  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

  “漫漫长夜里,有多少人仰望着星空?”

  “寂静的森林里,如果一棵树倒了,没有发出半点声音,那么怎么知道棵树到底倒没有?”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些有趣而又深邃的问题,那么的令人着迷。

  不过,似乎有趣和深刻从不沾边,它们像不同巢穴的蚂蚁,势必得争个你死我活。如今,不难发现,似乎深刻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记得有位作者(伊莱·帕理泽)曾经说道,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自己选择我想看到的资讯,每个人都像一个过滤罩一样,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给过滤掉。好比喜欢罗永浩的人基本不会关注方舟子,喜欢凯迪网的不会去看乌有之乡,甚至乎喜欢打DOTA的不去玩LOL一样。的却,互联网越来越个人化了,我们接受到的信息被高度定制,那么这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人们的视野变的越来越窄,而口味变的越来越重,变得越来越肤浅。

  这,必然是必然。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互联网的娱乐属性越来越强,喜欢段子手的人多了,而喜欢知识分子的人少了,喜欢听故事的人多了,喜欢讲道理的人少了,喜欢释放情绪的多了,喜欢静静思考的少了。

  正所谓没了信徒,神什么都不是。而那知识分子们没有了信徒,他们不慌吗?相信他们也慌。穷则变,变则通,像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高晓松,等一系列自媒体应运而生,并生存的很潇洒。他们似乎找到了有趣和深刻的平衡点,把这些看起来对立的两种东西糅合在了一起。

  这样的一场大雨过后,来自不同巢穴的蚂蚁的战争戛然而止。然后呢?大部分的蚂蚁找不到家了。

  这便是现状,这年头,人们更加迷茫。在茫茫的信息海洋,别说寻找一叶扁舟,寻找一块能安身的一块浮木都相当艰难。那么多的自媒体,那么多深刻的内容,那么多的微信推送,或许仅仅是传递一种“我在学习”的错觉罢了。订阅的微信号看都看不完,读纸质书已是在碎片时间中的一方净土,那更别提一字不漏的看完一本大部头了。

  虽说没有时间阅读可能不会直接导致迷茫,迷茫似乎是件更加复杂的一样东西,并且没有那么流于表面。

  记得《夜空中最亮的星》里面有句歌词唱到:“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同样《平凡之路》中亦有一句歌词:“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似乎唱出了点什么,又似乎击中了点什么。再仔细一听,这说的似乎既不是流浪,也不是远方,而正是迷茫。

  迷茫只是这个时代千千万万种脸谱的其中一种,只不过它出现的似乎有点多。这种状态出现在青春期的少年身上的话也无大碍,毕竟那是成长的一个阶段,可这现象在更广的范围出现。同时,人们愿意相信那些搞笑有趣的道理,而减少了自己的思考。再同时,深刻似乎和不会社交画上了等号,不过为深刻的东西点一两个赞似乎和深刻画上了等号......

  这样的现象太多太多,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我们反思的点,不应该浮于表面,毕竟真正重要的是其覆盖之下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也不太想装作知道。

  因为不知从那天开始,我们把听到的故事当做鸡汤,名人的事迹归类为成功学,学者的着作当枯燥。将一切深刻的东西敬而远之,非得在正经的课堂中才原因接受。这是为啥呢?

  一切没有娱乐精神的人和傻瓜,终将被这个时代淘汰。恰好,我们生长在这。

  但愿这一切只是我眼界太浅,毕竟在漫漫长夜,当你仰望星空的同时,有人在读经济学人,也有人在跳着他们的广场舞。

 

  本来这篇文章有着一个文气很重的题目的——《终有一日,深刻到不屑》,是篇散文中的散文。

  之所以改成这个题目,是因为想写一个系列,名为《为什么先生》。


来源邀稿:Li澤偉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414/14289745638664.jpg

http://www.jianshu.com/p/4cfad710ddd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