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年,你被“名言警句”害惨了吗?

(2015-03-25 13:50:39)
标签:

佛学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325/14272624412791.jpg

  自小时开始,我们或多或少都会从老师、长辈那里听到名言警句,有的时候我们能从那里获得努力的正能量,而有的时候,却因为遵循它们而令自己陷入困惑。有网友列出下面的“名言警句”,认为被它们“坑害”了,你觉得呢?

  1、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例句:“人家为什么不打别人非要打你”,“人家为什么不抄别人的试卷非抄你的”。由小学初中班主任嘴里说出来最为可恶。

  @淘淘1989:这个就正好是一个巴掌打不响的经典例子了,没这些高楼那些恐怖份子要炸哪去?但是最恨的就是老师用这句来合理化他教训你的理由。

  2、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一张SHOUJI:这句话太凶残了,首先把家长置于一个负面的角色和不利的位置,不购买它家的商品,家长就要承担教育失败的责任,而且会在内心产生自责和内疚;其次这句话成了名正言顺增加学生负担的理由,使学生从幼儿园甚至托儿所开始就告别了欢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

  3、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问题儿童一个: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可以选择环境,而不是改变自己。选择且能够选择自己所在的环境,这才是强者的表现,世界这么大,社会如此多元,总有个适合自己的窝。反而改变自己,或者说自己被环境改变,这叫历来顺受,软弱并妥协,这是弱者的表现!

  4、读书无用论。

  例如:小时候天天说“读书好读书棒,会读书的孩子顶呱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诸如此类。现在自己考上个研究生,有些亲戚就开始天天念叨同级的孩纸XXX月薪多少多少、XXX混得怎么怎么好。反正不管怎么样,别人家的孩纸都比自家的好。

  @shantio:读书不是没用,但是现在大多数只是把读书跟钱简单粗暴的划等号,读了书没找到好工作甚至没工作,他们就会这么说,读书无用。但是,读书给一个人带来的深远影响,不是钱可以衡量的。

  @百科:读书是为了人生,不是为了生活。

  5、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罪之歌:小学时,有次跟家长坐火车。我说到站了,他们四个大人说没到。结果是火车停车位置偏了,看不到站标。火车妥妥的开到了下一站才停。

  6、细节决定成败。

  @呀拉哪一卡:实际上决定成败的还是“决定性”因素,并非细节,只是有些看上去像细节罢了。而这种矫枉过正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过分纠结无关紧要的小事,浪费成本。

  7、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Reno.Shaw:多少人因听此言而变得粗心,在工作上可能为公司带来损失,在个人上可能为麻烦埋下祸胎。而成就大事的人,又有哪些不是在小事上注重细节,从而做大做广成就事业的呢?

  看到这里,纠结感就来了:为什么有的“名言警句”竟然互为对立?

  @依然_12173:流传开来的名言警句,总是对某种现象或观点的总结。如果你片面的去理解它,或者用它去套用所有现象,不免觉得它狗屁不通。其实,句言警句中相互对立的也不在少数,就如同一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Shit-远航-Bill:我认为任何判断标准都不是绝对的,这些名言警句都是针对于某写特定的环境、情况、人等等来说的,情况改变了也许就有另外一种说法了。名言警句适不适合当前的情况是必须要思考的。

  @struggling楷:每一句所谓的名言警句都不可能适用于每一种情况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来源网络:九个头条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325/1427262312140.jpg

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11/172/1427254334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