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越多会越孤独吗?

(2015-03-20 09:13:43)
标签:

佛学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320/14268138316331.jpg

  文/筱蕾(知乎)

  本文系作者授权“清南”发布,如要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也许今天你读了一本米兰昆德拉的《不朽》,发现身边的人只读过落落的《不朽》;

  也许你今天读完了《史记(全四册)》,发现身边的人只读过《成功原来如此XX(全四册)》;

  但是若不是这样,你捧卷的时候,又怎会有如获至宝的感觉。

  走出读书的误区

  1、读书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

  任何领域,你深潜进去,都会造成与他人的一定隔阂、差距。

  听古典乐的对着只听流行乐的,孤不孤独?满屋子看综艺的,你看《沧浪诗话》,孤不孤独?

  如果仅仅因为与他人的差别、差距,就不深造,也许你对现在所学习的东西还不够热爱。

  如何看待这种差别,是你必须思考的问题。

  解决的方法是与人分享,当看到好的东西,和和喜欢的人分享,无论对方处在什么水平,用适应他的水平的方式来和他分享。分享本身是一种反刍,更有助于你的理解,二来,也让你更深刻地从别人的角度了解到你正在学习的东西。

  我和学电力的讲音乐,他说那首电子乐就像交流电那样闪烁。

  我和学建筑的讲植物,他说那叶子上的脉络和结构,他说这片叶子的这种树木头用于哪里。

  在他们看来,你也不懂他们的领域,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难道不孤独吗?

  2、读书从来就没有一个别人理解你的前提

  不要说读书,做人也没有,任何生活中的所有事,没有哪一件是别人必定会理解的。如果害怕他人不理解,就将某件事束之高阁,你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小。

  懂得「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理应懂得你,一个人最应该争取的懂得来自于自己」是人成长的一部分。

  3、读书不是投资,不是说你读了多少本,就有多少「用处」,多少回报。

  4、保持与人交流,是一种态度,不是一项可以被读书削弱的技能。

  一定要张开自己、保持开放,知识不是用来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分隔开的,恰恰相反的是,我相信知识的终点是更好地理解、接纳这个世界的所有。

  不要因为读了几本书就太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太看一回事,瞧不起别人了,觉得别人庸俗了,大家在读你不知道的书,多得是在某些领域的造诣比你深的人,要懂得向别人学习。

  人的优秀是多方面的,不止学识这一方面。而且,不是每个睿智的人都喜欢秀内涵。

  5、所谓的「不孤独」,没你想的那么好。

  就算是少了可以和自己讲喜欢的书的人,甚至是没有这样的人,但是终究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当你遇到了,你发现人家喜欢那本书的理由和你根本不一样,你还是感到不被理解、孤独;也许他喜欢的点也和你一样,但是你却又觉得他喜欢的程度比你浅薄得多,不是常常这样吗?

  本来你喜欢一支小众的乐队,但是发现大家喜欢了,你反而不爽。觉得大家都喜欢了,便削弱了那种独特的感觉。

  这样的种种你经历过,最后就会发现,喜欢一样东西,根本是件私事,有些可以分享,有些完全不必分享。

  6、所谓的「孤独」,没你想的那么糟。

  书读得越多越明白,

  孤独可以不是寂静的,可以是喧嚣之中、无知音。

  孤独可以不是潦倒的,可以是名利之中、无真挚。

  孤独可以不是严肃的,可以是娱乐之中、无深思。

  孤独可以不是沉默的,可以是鼎沸之中、无良知。

  你会明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孤独,和你的孤独的内容不同,不一定比你不孤独。

  你会明白,为事业拼搏孤独、为学术执着孤独、为家庭付出孤独、为不平心痛孤独,孤独形形色色,挂在每个人脸上的是偶然,心里装着的却是孤独。

  很多书,都是从笔者的孤独中来的。

  读书,去细味别人笔下的孤独,像泡在笔者放好的温水中一般宁静舒服。

  孤独不是用来排解的,不是用来逃避的,孤独的时刻,是用来珍惜的。

  书读得越多越明白,人不孤独,难以深刻,难以蜕变,难以无畏。


来源邀稿:筱蕾


http://www.changweibo.com/ueditor/php/upload/20150320/14268136957047.jpg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049661/answer/170094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